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琼为什么背叛王世充转投李世民?秦琼看中李世民什么?

秦琼为什么背叛王世充转投李世民?秦琼看中李世民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44 更新时间:2024/1/18 19:16:11

秦琼早年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后来还跟随过张须陀裴仁基等人。不过瓦岗军战败后,秦琼又转投王世充麾下,但他们二人也并没有合作太长时间,最后秦琼决定不再跟随王世充,和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世民。此后便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开始了他的建功立业之路,不过当时王世充乃一方群雄,势力不再李世民之下,为什么秦琼会选择跟随李世民呢?他究竟看中了李世民什么?

秦叔宝初为王世充之龙骧大将军,望王世充不似人君,与陈知节商议:“王世充此人狡猾多诈,总是喜欢与部下赌咒发誓,这是巫婆的作为,不是拨乱反正之主”。于是二人共约西奔李唐,一起骑马与王世充告别:“我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能给您把工作干好,特来向您辞行(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王世充并没有对他们多加为难,认为人各有志,就放他们走了。

秦叔宝不能接受王世充的领导方式与地域文化很有关系。王世充祖上为西域胡人,字行满。行,人之步趋也;满,盈溢也。行满即略有所得即止步不前之意。他通读兵书战册,懂得用龟策占卜吉凶,还能观看天象历法。这是胡人的特性。胡人文简,长于占卜,长于算计,长于经商,当时的巨商大贾多为西域胡人,至有笑胡人缺钱的俚语,以示所笑之人见识浅短。

王世充立国之后,每天上班就给臣僚讲话,常常一句话重复好多遍,以示这句话的重要性,臣僚们听得非常疲倦。有人劝谏道,您只要抓大事就好,有些小节没必要呶呶不休的亲自过问。王世充口头答应下来,但却屡屡再犯,方知此乃人性,想改实难。他还常常微服私访,轻车简从,不带警卫,游历衙门和市场,人民见了他只要立正就好,无需跪拜。

他还喜欢跟百姓拉家常:“以前的皇帝深居九重,不懂体察下情。我不是贪图权位的人,只是充当一个救时的角色。我就如一个州刺史,事必躬亲,很想听听你们的宝贵意见。就怕衙门规矩多,你们的意见不能尽情上达。我决定在顺天门外亲自设立信访接待日。有两个办公室,西朝堂判案听冤,东朝堂接见谏者”。于是上书的文件如雪片般飞上,根本看不过来,坚持了一段时间,也就把这项政策作废了。

王世充所部皆为楚人,楚人风俗迷信鬼神,宗教性的祭祀和祈祷在民间流行甚盛。从周朝起,楚人文化与华夏文化分野,华夏文化从“神道治人”转为人治,认为地上最高统治者为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天子),从而世俗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成为一切决策的最高指示。用政治理论家孔丘的话说就是“尊敬鬼神但是要远离他们”。

楚人文化还是神鬼文化,鬼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是人间一切个人意志的最高决定力量。战国时期楚国著名大诗人屈原的主要创作题材就是鬼神,《离骚》《天问》《九歌》《卜居》《招魂》《大招》等等,其创作源头就是现实生活中神巫的表演。故王世充喜欢装神弄鬼以为御下之道,并不是他的缺点,恰恰是他能够因人制宜的高明统御艺术所在。

尤其在击破李密的战役中,他熟练的运用了这一统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他先命令门卫张永通假言梦到有人对他说:“我是周公,能降兵帮助你们讨伐李密”。然后给周公立了祠堂,让巫人宣言:“周公命令我们赶紧攻击李密,如果不听他的话,军中马上就会起瘟疫”。军中楚人大恐,纷纷请战。他又派人抓到一个貌似李密的人,在战争处于白热化状态时忽然抛出,大喊:“李密被抓到了”。于是士卒奋勇,李密军被击破,李密仅以身免。

从某种程度上讲,鬼神对人的鼓舞力量要远远高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威,因此上古皆“设神道治人”,而非人道。随后而来的唐郑决战中,王世充故技重施,虽然李世民凭借个人魅力征服部众,然而屡屡涉险,多次死里逃生;王世充却能借鬼神的力量端居安位顽抗到底,可见他的统治艺术并无多少令人诟病之处。

但是秦叔宝为齐州历城人(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齐人自古以来争强好胜,侠义豪爽,齐字本为箭镞之形,齐地最早的居民由东夷组成,善射好战,勇武强悍,此风至今不衰。而且在思想上能够随时变通,与时俱进。管仲说齐人“贪粗而好勇,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司马迁说齐人“足智好议论,怯于众斗,勇于持刺,阔达多匿知(豁达开朗,不轻易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因此不能接受王世充隐晦曲折的封闭式领导方式,但对李世民正大光明的开放式领导方式却从之如鱼饮水。

大抵一个领导者的领导效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领导者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名”,一为领导者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也就是韩非所言的“势”。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都是二者兼备,而李渊和李世民无疑是此中佼佼者。

秦叔宝从唐后战功显赫,唐高祖赐以黄金瓶,并且亲自慰问道:“你能不顾妻子安危前来投靠我,而且立了这么多功劳,如果我的肉可以吃的话,我都会割下给你,何况子女玉帛之类身外之物”。于是授予他秦王府右三统军的职位。每次敌方有骁将锐卒出阵耀武扬威,李世民看了很为厌烦,就让秦叔宝出阵擒取之,秦叔宝跃马挺枪将敌将刺于万军丛中,鲜有失手之时。

他所用为特制的直径与长度皆加大号码的长枪,曾于两军阵前将长枪插在阵地上,郑军数十人骑马出来共拔,但是纹风不动。秦叔宝复骑马出阵单手将枪拔起而归。李唐平定天下后,每逢国家重大庆典节日,就把这支枪从兵器库中取出陈列于殿廷,以示嘉奖。所乘马号为“忽雷骏”,忽雷意为忽忽有如雷声,概指此马如奔雷般勇猛迅捷。秦叔宝常常饮之以酒。每逢月圆之夜,就让它出来走两步,能越过三领竖着排列的毛毯。秦叔宝死后,此马嘶鸣不食而死。

这就叫士为知己者死,李世民是秦叔宝的知己,王世充不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昭妻子王元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玩三国游戏的人应该对王元姬不是很陌生,她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女性,但并不是虚构出来的,和貂蝉不一样,王元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司马昭的妻子,也是司马炎的生母。只是,历史上似乎很少看到王元姬的出现,不知道王元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介绍一下王元姬。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

  • 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首选一定是一些发展的很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机会,也能学到更多东西,而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一个落后甚至是偏僻的地方。然而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闯关东,当时人们选择的却是一些苦寒之地,而不是去更加富裕的南方,这是为什么?难道富裕之地还不能养活他们吗?闯关东热潮最早

  • 明朝选驸马有哪些要求?过程严格结果却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要选出一位合格的驸马也并非易事。历朝历代对于驸马的人选基本都是出于政治考量,什么长相、人品往往不是最看重的,你背后的家族势力才是第一条件。但在明朝时期,对于驸马的选择出现了变化,开始同意公主和下级官员子弟或者平民联姻。只是筛选的过程十分严格,但从结果来看却显得有些不靠谱,这究

  •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秦昭襄王犯下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让秦国损失了近30万士兵,严重拖缓了秦国的进程。赵国虽然输了长平之战,但此后却同他国形成合纵之势,但秦国依然强行进攻,根本不把他国的援军放在眼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

  • 宋孝宗赵昚为何被认为是南宋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孝宗赵昚,虽然这个字并不好认,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将他评价为宋朝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不过,这个厉害究竟是厉害在什么地方,赵昚为何会被这样评价?赵昚是宋朝什么时期的皇帝,为何是孝宗,他的孝体现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宋朝最厉害的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生平简介。宋孝宗赵昚生于公元1127年

  • 刘禅为什么对关羽不满?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几乎也是无人不知,而一提起关羽,很多人都有些肃然起敬的感觉,他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人物。然而,刘禅对关羽却未必是像别人那样。关羽本人是很瞧不起别人的,即便是孙权他也不给一点面子,让孙权非常的尴尬。可是刘禅为何会对关羽有不满?这一点,从关羽死后,刘禅给关羽的谥号上就能看的出

  • 推恩令对汉朝诸侯有哪些影响?看看中山靖王和刘备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稳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汉武帝推出了著名的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诸侯只能把自己原有的封地分给后代,也就是说这些诸侯的领地会被越分越小,以此将他们给彻底限制住。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后人,而中山靖王正是汉武帝的哥哥,刘备作为皇亲国戚怎么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呢?实际上这便

  • 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会死那么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清朝时期,每三年会有一次乡试,这是全国科举界的一件盛事。乡试一般是在秋季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安排在各大省会城市举行。乡试中榜了就叫“中举”,中榜者也都俗称为“举人”,相信大家都听过,电视里也看过不少。一旦中举了,成为了举人,那么这人就有着做官的资格

  • 宋高宗为什么急着禅位?他是历史上禅位后活的最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高宗一生活了81岁,是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帝之一。不过宋高宗在自己55岁时,便主动禅位于皇子赵昚,自己又过上了26年的太上皇生活。一般来说皇帝都不愿提早退位,为什么宋高宗却愿意主动放弃当皇帝呢?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很复杂,毕竟当时南宋的处境也十分特殊。不过宋高宗也成了历史上活的最久的太上皇,下面就为大家

  • 秦始皇为何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不仅是赵高的作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或许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其中最根源的还是在于太子的问题上,秦始皇迟迟没有立太子,而明眼人也看得出来,除了扶苏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是合适的接班人,秦始皇应该也明白这一点的,但是他为何一直都没有立扶苏为太子呢?而到了最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