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处除三害是真是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周处除三害是真是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40 更新时间:2024/1/17 15:49:27

周处除三害是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和《晋书》当中的故事,不过这当中的三害和我们所熟悉的“四害”不一样,这些都是传说当中的,比如南山猛虎、西氿蛟龙,虽然说猛虎或许存在,但是蛟龙就是传说了。至于为什么三害只有两个,因为这三害中,周处本人还占了一个,可见周处在当时百姓心中的地位。那周处又是如何消灭另外两害的?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吗?

古代章回小说中形容一个人勇猛,总喜欢用“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这句套话。伏虎降龙原本只在神话中才能发生,但在中国正史的记载中,有一位将军曾经也做到过。这位将军就是西晋著名将领--周处。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上最重视出身门第,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周处出身于江南大家族义兴周氏,算得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周处的父亲是东吴名将周鲂,在东吴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出生在这样的富贵家庭,年轻时的周处未免沾染上了浓烈的纨绔之气。

大家子弟不知民间疾苦。换位思考一下,其实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就如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傻子。其实司马衷并没有到“傻子”的程度,只是自幼长在深宫之中,不知道还有食物短缺这回事。因此听到老百姓吃不上饭时,才会发出触及灵魂的一问:“何不食肉糜?”司马衷不懂得:饭都吃不上,哪有瘦肉粥让人喝?

这只是见识不同,造成的认知偏差。要是古人穿越到当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看到那么多人放着大鱼大肉不吃,只吃几片青菜叶子,会不会觉得这些人才是傻子?因此,周处的纨绔不是因为本性暴虐,只是由于不谙世事。

虽然纨绔得“直率真诚”,但周处的所做所为,还是给本已生活艰辛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破坏。这些,富贵公子周处也不懂。他还跟周边的老百姓闲聊:“今年风调雨顺,也算是个丰年。怎么看上去你们也不是很高兴呢?”家乡的父老乡亲大概也明白周处的为人:这个公子哥儿搞破坏是有的,一怒杀人、欺男霸女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的。于是父老很“耿直”地怼了周处:“有三害为除,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成天无所事事,一听“三害”之说便来了兴致,连忙问是哪三害。

家乡父老直言不讳地告诉周处,“南山吊睛白额大老虎,长桥之下屡兴水患的蛟龙,这是二害。加上你这个为祸一方的大家公子就是三害啦!”周处心中尴尬无比,这才知道家乡的老百姓是这样地憎恶自己。他讪讪一笑,心想或许除掉猛虎和蛟龙,大家对自己的印象就会改观。于是周处对着乡邻表态:自己将亲自去杀掉二害,为老百姓做实事。

说干就干。周处背着自己的大铁弓就上山了。古人有言:“穷富武”。富贵人家的周处有的时空闲时间,还出生在世代领兵的将领家庭,因此武艺是非常高明的。上了南山之后,周处顺利地射杀了大虎。但下水追击蛟龙之时出了一些意外。蛟龙眼见不敌,利用地利优势,在水中窜逃几十里地。周处追了三天三夜,这才成功的杀死蛟龙,这才兴冲冲地回了家。

一回到家,周处的高兴劲很快被冷冰冰的事实浇醒。正当周处以为乡亲们会对自己印象改观之时,他惊愕地发现大家都在庆祝:原来乡亲们都以为自己和恶蛟同归于尽,这样“三害”就一并消除了。周处这才发现原来大家是这样发自心底地厌恶自己。年少轻狂的周处这才幡然醒悟,痛下决心改正。周处本来就天资卓绝,一番用功之后进境千里,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中国。周处到了首都洛阳做官。后来,周处担任御史中丞的职位。御史中丞这个官职是为了监督官员而设置的,因此非常容易得罪人。西晋灭吴之后,从晋武帝而下,整个帝国的官员都耽于享乐,奢靡腐败成风。权贵们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的勾当。周处又是屠龙灭虎的性格,对权贵们的横行不法都是秉公办理,因此得罪了很多的权贵。皇帝的叔叔梁司马肜多有违法,周处依旧坚守原则,丝毫没有给这位权倾一时的王爷面子。这样朝廷上下都恨极了周处,一些人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

到了公元296年,少数民族首领齐万年起兵造反,这给了周处的敌人机会。西晋朝中的大官们出于一己私利,罔顾国家利益,竟然纷纷推荐身为言官的周处领兵平叛。他们说,“周处是将门之后,由他出马,一定能够马到功成!”可笑的是皇帝竟然相信了,更可笑的是军队的总司令竟然是一直对周处咬牙切齿的梁王司马肜。

周处的结局已经注定。在梁王司马肜的授意之下,周处的直接上级强令他帅军五千去进攻敌军的七万人马。周处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勇猛出击,最后战死。西晋王朝的军队也被叛军击溃。直到三年之后,叛乱才会平定。

不过,周处死后极尽哀荣,受到了朝廷的各种表彰。义兴周氏成了西晋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后来江南多次发生叛乱,都是周处的儿子周玘带领自己的私人武装平叛。不知道周处九泉之下是否能够得到告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被称为是最开放的朝代,他的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被很多人称为是古时候最开放的一个朝代,那唐朝的开放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里的开放可以理解为,对其他事物的包容程度很高。唐朝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之前很难看到的兼容性,这也造就了唐朝不一样的风情,让人为之向往。对于大唐来说,似乎成为了现代人最想穿越回去看看的这么一个朝代。那这次就为

  • 司马睿姓司马还是姓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晋元帝司马睿,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但是却被很多人评价为最窝囊的开国皇帝。我们知道,晋朝分为西晋东晋,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朝代,没有其他朝代那样的繁荣和盛世,提起来的时候总是各种战乱。而对于这位东晋的开国皇帝,很多人都在怀疑他的身世,认为他其实应该叫牛睿而不是司马睿,这究竟怎么回事?司马睿的父

  • 崇祯皇帝南迁能否拯救明朝?只怕崇祯晚年失了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想要重振国风。但朝内党争依然无法停息,加上民间灾害不断,百姓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最终多处爆发起义。而明朝来到了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实际上明朝的灭亡,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当时崇祯皇帝如果还想保住明朝的火种,他能否直接南迁救国呢?历史上也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于

  • 李清照为什么叫李三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作为宋朝的一位女词人,同时也是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才女,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而她的很多事迹也流传于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而李清照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李三瘦,我们知道很多诗人词人会有一些外号,是别人对他们一些作品的总结,李三瘦其实也是如此。那么,究竟李清照的哪三个瘦,成就了他李三瘦的

  • 中山靖王刘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胜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刘胜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被后人熟知竟是因为刘备。刘备早年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人,那这位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呢?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和汉武帝是同时期的皇子,也能猜到当时刘胜的处境如何了。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著名的推恩令,已达到削藩的目的,那刘胜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

  • 曹操拿貂蝉当人质,能让吕布为自己卖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故事小编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风云际会的,各种人才辈出,这其中也不乏能人异士,文臣武将,说到文臣武将小编就想到了吕布,其实是真的很悲情的一个人,武功那么厉害却不能建功立业,悲惨,那么说到吕布我们不妨说说,当时如果曹操拿貂蝉做人质去迫使吕布为曹操卖命,这个行为是不是

  •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再说李善长吧,也厉害,明朝开国功臣,所以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但是后来朱元璋的皇帝位置坐稳了,这个朱元璋就厉害了,就开始越来越讨厌这个李善长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哦?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们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

  • 被臣子拥立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成为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很多被臣子拥立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是臣子们的傀儡,他们因为在朝廷中没有自己的根基,没有什么人会听他们的话,所以对他们来说,皇帝之位只是一个空壳,真正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大臣的手里的。不过汉文帝刘恒应该是个例外,他虽然也是大臣拥立的皇帝,而且远离朝政没有什么根基,可他却并不是傀儡,在这一点上他是

  • 郑和下西洋都带了哪些人?有一类人必不可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永乐三年,郑和带领自己的船队首次出海航行,此后在28年间总共下西洋七次。郑和是从南京出发,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行驶,中间拜访了30多个国家,最远距离到达过东非、红海地区。郑和下西洋也被认为是古代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不过郑和会带哪些人和他一起航行呢?其中有一类人是必不可少,而且大家应该很难想象

  • 刘备携民渡江是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总说,刘备所谓的仁义,其实都是假仁义,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就是一种假模假式的样子,做给别人看的。其中最有争议的或许就是刘备携民渡江了,刘备因为担心曹操再次屠城,所以带着新野和樊城的百姓一路逃亡,有人称赞刘备也有人斥责刘备,这样做的后果,刘备如果失败,百姓依旧会遭殃,而且他大概率会失败。&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