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用?真的能免死吗?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用?真的能免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4/1/17 15:42:42

影视剧的确是人们接触古代历史的一种办法,但却不能看到真正的完全的历史,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里面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在影视剧里面,这些黄马褂就是具有免死金牌的作用,然而就算是免死金牌难道就真的有用吗?黄马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历史上真的有吗?黄马褂真的能有免死的作用吗?

看了星爷电影《九品芝麻官》恐怕都对御赐黄马褂不陌生,按照电视剧的说法,黄马褂在清朝是顶级荣誉。毕竟包龙星刚刚还在满脸贱笑的要对常威行刑,结果一听李公公带了黄马褂给常威穿,计划立马破产。穿上以后不说为所欲为,但起码官府也要对客气三分。在清宫剧中也颇有不少这样的桥段,皇帝对立下大功的臣子说句“赏黄马褂!”大臣能乐死,《宰相刘罗锅》里刘墉用一桶烂姜讨了乾隆欢心,赏赐一件黄马褂,一旁的和珅脸都绿了。

既然黄马褂如此珍贵,那数量肯定不多,但我们看影视剧里皇帝的御前侍卫们好像是人手一件黄马褂吧?这东西不是顶级荣誉么,咋还臭了街呢?这黄马褂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有这么大的权利么?

首先说马褂,马褂是满人的一种服饰,在入关前满人以渔猎为生,所以在穿着上以便捷为主,毕竟穿个宽袍大袖拉弓射箭就极不方便了,所以满族人设计了一种简便短小的服装:马褂(满语叫做“额伦代”)。和咱们平常穿的褂子一般大小,但袖长只到手肘,下摆只到大腿,四边开叉,这样就保证了骑马出行宽松舒适。

而黄色则是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玄色和黄色都被认为是天地之色,而黄色(尤其是以明黄)最为尊贵。所以从隋唐开始,明黄也逐渐成为了帝王的专用颜色(所以看明清时期皇帝穿的是黄袍)其他人不能染指,否则被处以觊觎皇权、大不敬等罪行论处。既然皇帝占了明黄,其他贵族或妃嫔就只能用“金黄色”(即“深黄色”)了,至于平民顶多能用用“杏黄色”。

入主中原后,满清贵族们得意的把“马褂”称为“得胜褂”,但只有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才能被称为黄马褂(一般来说黄马褂的面料是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因为颜色与皇帝专用色一致,所以这也赋予它更多的政治色彩,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和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著,常人要是能获得一件黄马褂那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甚至赐穿的这件事儿还要被载入史册。

那么哪些人可以穿黄马褂呢?

清朝官员的官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几种,所谓行服就是出行时所穿,马褂其实就是行服的一种,所以最开始黄马褂只是一种职业装,你上班的时候需要穿着(有点像咱们现在的工装)。但使用者并不具备拥有权,不上班不能穿,离职以后黄马褂也得交公。所以《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也就是说跟随在皇帝身板的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这些人因为职务原因和工作需要必须穿黄色的马褂以显皇家颜面,这类黄马褂也被称之为“行职褂子”、“职任马褂”(也就是上文所提的行服,上面没有任何花纹图案)。所以您看皇帝身边的侍卫们虽然人人都穿着黄马褂,但只是一种工作服,下了班就得脱,并无任何荣誉含义。

第二种是跟随皇帝在狩猎时发挥出色所得到的赏赐。咱们知道满清一直自诩是马背上得天下,所以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咸丰,清代的历任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围场进行“围猎”,在皇帝狩猎时表现出众,或向皇帝进献珍禽异兽数目众多的人(一般是蒙古人),皇家一般都要赏赐黄马褂以示鼓励。文献记载打猎期间还有射箭比赛,随从满汉官员全部参加,如果是射箭百发百中(满族官员射五箭,汉族官员射三箭),同样可以得到御赐黄马褂,这一类的马褂被称为“赏穿黄马褂”,就具有荣誉和鼓励的含义了,这是皇帝在劝诫臣子们不能把老祖宗的根给丢了。

这种马褂也被称为“行围褂子”,马褂面料除了明黄的丝绸和纱外还掺杂着鸟类的羽毛绞在一起织成,美观的同时还能防雨。这种马褂虽然尊贵但按规定只有追随皇帝狩猎时才能穿,平时都要高高供奉在祖宗堂上以示荣耀,您要是敢作死的没事穿出去都属于犯禁,是要被刑部治罪的。

第三种就是因为特殊功劳被皇帝嘉奖所赐黄马褂,又被称为“武功褂子”。这种黄马褂才是咱们影视剧中让满汉大臣均垂涎不已的至尊奖赏,所谓的“赐穿黄马褂”。得赏者在任何隆重的场合都可以穿,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见官大三级(毕竟尊贵嘛)。实际上这种黄马褂在清朝晚期以前并不盛行,就算在嘉庆年间,皇帝赏赐、笼络大臣主要是加“巴图鲁”勇士称号、赏戴花翎、封爵、赏赐世职等等手段,这黄马褂皇家始终捂的严严实实,愣是一个口子也没开。而道光和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立功,皇帝们开始赏赐黄马褂,所以网上有个段子说和珅有20多件黄马褂,从史实上来说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时候皇帝也没有赏赐黄马褂的习惯。

相比于巴图鲁称号、赏赐顶戴花翎,御赐黄马褂更有着一种“亲近”感和“心腹感”,毕竟大家都穿着官服,就你一个人穿着黄马褂多拉风啊!所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早期,赏赐黄马褂被大家认为是无上的光荣,是朝廷对自己的认可。不过这黄马褂虽然尊贵荣耀,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权(就是穿着黄马褂尊贵,别人高看你一眼而已),顶多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也不代表就能为所欲为,所以电视剧中就算他常威穿了黄马褂,只要是犯法,该大刑就大刑,一点磕巴都不用打。而且皇帝赏赐给你黄马褂并不代表这件衣服就属于你了,只要皇帝不开心随时拥有收回的权力!所以这项最高的荣誉也是要看领导的心情的。当年光绪李鸿章不爽,作为对他的惩罚就收回了赐给他的黄马褂,可见你要是想着穿着黄马褂出去嚣张,估计刚穿上身,黄马褂就被没收了。

而且满清对于第三类黄马褂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刚开始是抠门的一件都不肯赏,开了先例之后又开了滥赏的大门。咸丰之后的皇帝多次赏黄马褂给镇压叛军有功的大臣,到后来镇压太平军起义的高层将领几乎人手一件或者几件黄马褂。这个时候黄马褂就有点泛滥了,并不是说这马褂不尊贵,但毕竟物以稀为贵,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还有什么稀奇呢?

到了慈禧太后年间黄马褂更开始烂大街了,只要你讨老太后欢心,别说立什么军功,当场就能赏赐给你一件黄马褂,因为让老佛爷开心就是最大的功劳!比如说红顶商人胡雪岩,因为劳军有功,老太后心里高兴啊,开口就是一件黄马褂,还允许胡雪岩官帽上带二品红色顶戴!为慈禧开火车的司机,因为活干得好,伺候的老佛爷顺眼,老太后竟然也赏给了他一件黄马褂。

当年尊贵无比的黄马褂现在能价值几文钱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咱们可以对黄马褂下个结论,这是清朝特有的一种政治工具,是用来笼络官员的物品,它有多种类型和不同作用,但“和珅有20多件黄马褂”、“穿黄马褂能免刑免死”都是不实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处除三害是真是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周处除三害是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和《晋书》当中的故事,不过这当中的三害和我们所熟悉的“四害”不一样,这些都是传说当中的,比如南山猛虎、西氿蛟龙,虽然说猛虎或许存在,但是蛟龙就是传说了。至于为什么三害只有两个,因为这三害中,周处本人还占了一个,可见周处在当时百姓心中的地位。那

  • 唐朝被称为是最开放的朝代,他的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被很多人称为是古时候最开放的一个朝代,那唐朝的开放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里的开放可以理解为,对其他事物的包容程度很高。唐朝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之前很难看到的兼容性,这也造就了唐朝不一样的风情,让人为之向往。对于大唐来说,似乎成为了现代人最想穿越回去看看的这么一个朝代。那这次就为

  • 司马睿姓司马还是姓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晋元帝司马睿,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但是却被很多人评价为最窝囊的开国皇帝。我们知道,晋朝分为西晋东晋,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朝代,没有其他朝代那样的繁荣和盛世,提起来的时候总是各种战乱。而对于这位东晋的开国皇帝,很多人都在怀疑他的身世,认为他其实应该叫牛睿而不是司马睿,这究竟怎么回事?司马睿的父

  • 崇祯皇帝南迁能否拯救明朝?只怕崇祯晚年失了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想要重振国风。但朝内党争依然无法停息,加上民间灾害不断,百姓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最终多处爆发起义。而明朝来到了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实际上明朝的灭亡,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当时崇祯皇帝如果还想保住明朝的火种,他能否直接南迁救国呢?历史上也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于

  • 李清照为什么叫李三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作为宋朝的一位女词人,同时也是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才女,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而她的很多事迹也流传于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而李清照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李三瘦,我们知道很多诗人词人会有一些外号,是别人对他们一些作品的总结,李三瘦其实也是如此。那么,究竟李清照的哪三个瘦,成就了他李三瘦的

  • 中山靖王刘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胜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刘胜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被后人熟知竟是因为刘备。刘备早年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人,那这位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呢?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和汉武帝是同时期的皇子,也能猜到当时刘胜的处境如何了。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著名的推恩令,已达到削藩的目的,那刘胜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

  • 曹操拿貂蝉当人质,能让吕布为自己卖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故事小编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风云际会的,各种人才辈出,这其中也不乏能人异士,文臣武将,说到文臣武将小编就想到了吕布,其实是真的很悲情的一个人,武功那么厉害却不能建功立业,悲惨,那么说到吕布我们不妨说说,当时如果曹操拿貂蝉做人质去迫使吕布为曹操卖命,这个行为是不是

  •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再说李善长吧,也厉害,明朝开国功臣,所以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但是后来朱元璋的皇帝位置坐稳了,这个朱元璋就厉害了,就开始越来越讨厌这个李善长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哦?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们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

  • 被臣子拥立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成为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很多被臣子拥立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是臣子们的傀儡,他们因为在朝廷中没有自己的根基,没有什么人会听他们的话,所以对他们来说,皇帝之位只是一个空壳,真正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大臣的手里的。不过汉文帝刘恒应该是个例外,他虽然也是大臣拥立的皇帝,而且远离朝政没有什么根基,可他却并不是傀儡,在这一点上他是

  • 郑和下西洋都带了哪些人?有一类人必不可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永乐三年,郑和带领自己的船队首次出海航行,此后在28年间总共下西洋七次。郑和是从南京出发,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行驶,中间拜访了30多个国家,最远距离到达过东非、红海地区。郑和下西洋也被认为是古代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不过郑和会带哪些人和他一起航行呢?其中有一类人是必不可少,而且大家应该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