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植并非曹操最佳继承人?如果曹植继位魏国将会怎样发展?

曹植并非曹操最佳继承人?如果曹植继位魏国将会怎样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22 更新时间:2024/2/18 8:00:45

虽然曹操十分欣赏曹植,但曹操最后还是把嗣子人选定为曹丕。当然从结果来看,曹操并没有选错人,曹丕完成了曹操一生的遗憾,他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也算是为曹家光宗耀祖。如果曹操当年还是坚持让曹植继位,那此后魏国又会怎样发展呢?有很多人都觉得曹植太过书生气息,所以不适合当皇帝,其实这些人都小看曹植了。曹植在官场上的作为、想法都不在曹丕之下,只不过曹植更加情绪化,这也是他输给曹丕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争夺皇位的,雍正九龙夺嫡算一个,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更不用说了,而三国的曹丕、曹植兄弟相争,也足以排进前几名。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战胜曹植,被曹操册为太子。之后,曹丕对曹植进行各种打击报复,什么七步诗,各种软禁,来回折腾,公元232年,曹植郁郁而终,年仅40岁。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曹操选择了才高八斗的曹植,曹植能做好魏国的皇帝吗?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为什么放弃曹植。很多人都会说,很简单,因为曹植为人奢华无度,不符合曹操节俭的思想。其实,曹操放弃曹植,当然有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第一,曹操认为曹丕和曹植的能力都差不多,所以才“久而不决”。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曹操更看重操守,也就是“坐怀不乱”的定力,这一点,曹丕要强于曹植。

比如贾诩劝曹丕“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曹丕做的就非常不错,刻意压抑自己的欲望,收买曹操身边的人,人人皆称丕之美。

第二,和曹植身边的红人杨修有关。

杨修出身于东汉最顶级的清流豪门——弘农杨氏,出身比曹操高多了。曹操是庶族地主出身,他上台后,对豪门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杨修是曹植的铁杆人马,这就让曹操有所忌惮,如果让曹植继位,曹植能压住以杨修为代表的士族吗?

另外,杨修是前淮南军阀袁术的外甥,袁术出身于当时天下第一豪门——汝南袁氏,地位比杨氏还高,如果杨氏与袁氏结盟,曹操之前打压士族的努力,就可能毁于一旦。

至于曹植铺张浪费,其实更多的是曹操在已确定放弃曹植的情况下,故意做给外人看的借口。事实上,曹丕的生活同样奢侈,比如向东吴孙权求雀舌香、象牙、孔雀等物。

曹操放弃曹植,不是因为曹植的治国能力不行,要不然,曹操也不会“狐疑,几(立曹植)为太子者数矣”。曹植的问题只是有些任性放荡,但不至于荒唐误国。

那么,曹植有什么优点呢?首先是“性机警”。

咱们来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开篇,“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曹操的能力咱们都知道,那是千古一帝级别的,曹操“机警”且“任侠放荡”,却做出了一番伟业,曹植为何就不能?

后人总是说曹丕有治才无文才,而曹植有文才无治才,认为曹植只会吟诗作文,是个文坛巨人,政治傻瓜,就像宋徽宗一样。其实,这都是偏见,曹植的政治能力,至少不比曹丕差多少。

曹植曾著文评价汉高祖刘邦,说刘邦任用贤才而不疑,听其言观其行而用之。如果曹植做皇帝,他在用人方面,并不会太差。

再比如对东吴的态度。曹植早就看出孙权没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想守住江东那一亩三分地儿,曹植在给司马懿的信中说:“今贼欲保江表,守区区之吴,无争雄于宇内,角胜平原之志也。”历史证明,曹植对孙权并没有看走眼。

曹丕和曹植的军事能力,显然是无法与其父曹操相比的,但是,曹植经常跟着曹操出征,虽不用亲自上阵厮杀,但他对父亲的用兵之术都看在眼里。曹植自己也说:“见(曹操)所以行师用兵之势。”有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用兵之术,曹植才敢如此自信,请曹丕派他去东吴前线或西蜀前线,当一偏将,愿率军亲冒矢石,为将士先。

而且,曹植是有战略眼光的,他反对曹叡出兵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理由是辽东地窄民稀,得之不足以壮大中原实力,而一旦攻不下来,东吴和蜀汉就会趁虚而入。曹植的建议是暂时不攻辽东,先发展中原的经济实力,如省徭役、劝农桑、薄赋敛,等魏国的实力压倒吴蜀后,吴蜀自服,又何况一个辽东?

曹植的能力没问题,接下来再看看曹操立曹植为嗣后,魏国的文武大臣能不能听他的指挥。

曹操去世的220年,魏国还有一大批文臣武将,文有钟繇华歆、王朗这三位柱石级的老臣,以及董昭蒋济,陈群等人,谋士有程昱、刘晔,地方大员有梁习张既、温恢、杜畿等人;武将更不用说了,曹仁、曹洪、曹休、曹真都在,张辽、张郃、徐晃、臧霸、文聘、许禇等人也都还在世。

这些人,其实对曹操立曹丕还是立曹植,都没有太明显的倾向性。可以说,他们是看着曹植长大的,即使曹操立曹植,以他们对曹植的了解,也会俯首称臣。在他们看来,臣服于曹丕,与臣服于曹植,区别并不大。

事实上,曹植和这些朝中重臣多数都打过交道,比如曹植曾写过七首《辅臣论》,称赞钟繇“精微听察,理析毫分”,称赞华歆“清素寡欲,明敏特达”,称赞曹休“文武并亮,权智时发”,称赞王朗“英辩博通,见传异度”,称赞陈群“进吐善谋,至德纯粹”,称赞曹真“智虑深奥,渊然难测”,称赞司马懿“魁杰雄特,秉心平直”。

从这些“辅臣论”中可以看出,曹植是个有政治情商的人,他知道如何在官场生存,虽然有的人未必有他称赞的那样完美。完全可以假设,曹植如果当上皇帝,无论是文才、治国能力、智商或是情商,他都可以在这些重臣面前从容应对。

一般来说,如果文臣武将太强,君主相对弱势,君主往往会用“忍”字功。曹丕对这些功臣元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忍”字当头,而曹植在这方面甚至比曹丕还要功力深厚。

曹丕即位后,对曹植各种打击限制,但曹植始终平静如水,该吹捧曹丕时绝不手软。曹丕代汉时,曹植就上表称赞曹丕“圣德龙飞,顺天革命”,这份“装孙子”的忍耐功夫,丝毫不逊于“忍界大佬”刘备、司马懿。

综合来看,曹植如果即位,魏国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少不会比曹丕差。但是他死后,魏国如何走向就不好说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用?真的能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影视剧的确是人们接触古代历史的一种办法,但却不能看到真正的完全的历史,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里面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清朝时期的黄马褂。在影视剧里面,这些黄马褂就是具有免死金牌的作用,然而就算是免死金牌难道就真的有用吗?黄马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历史上真的有吗?黄马褂真的能有免死的作用吗?看了星爷电影《九品芝

  • 周处除三害是真是假?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周处除三害是一个记载在《世说新语》和《晋书》当中的故事,不过这当中的三害和我们所熟悉的“四害”不一样,这些都是传说当中的,比如南山猛虎、西氿蛟龙,虽然说猛虎或许存在,但是蛟龙就是传说了。至于为什么三害只有两个,因为这三害中,周处本人还占了一个,可见周处在当时百姓心中的地位。那

  • 唐朝被称为是最开放的朝代,他的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被很多人称为是古时候最开放的一个朝代,那唐朝的开放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里的开放可以理解为,对其他事物的包容程度很高。唐朝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之前很难看到的兼容性,这也造就了唐朝不一样的风情,让人为之向往。对于大唐来说,似乎成为了现代人最想穿越回去看看的这么一个朝代。那这次就为

  • 司马睿姓司马还是姓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晋元帝司马睿,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但是却被很多人评价为最窝囊的开国皇帝。我们知道,晋朝分为西晋东晋,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朝代,没有其他朝代那样的繁荣和盛世,提起来的时候总是各种战乱。而对于这位东晋的开国皇帝,很多人都在怀疑他的身世,认为他其实应该叫牛睿而不是司马睿,这究竟怎么回事?司马睿的父

  • 崇祯皇帝南迁能否拯救明朝?只怕崇祯晚年失了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想要重振国风。但朝内党争依然无法停息,加上民间灾害不断,百姓已经到了忍耐的临界点,最终多处爆发起义。而明朝来到了最后的生死攸关时刻,实际上明朝的灭亡,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就只剩下时间问题,当时崇祯皇帝如果还想保住明朝的火种,他能否直接南迁救国呢?历史上也有过南迁的例子,但对于

  • 李清照为什么叫李三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作为宋朝的一位女词人,同时也是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才女,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而她的很多事迹也流传于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而李清照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李三瘦,我们知道很多诗人词人会有一些外号,是别人对他们一些作品的总结,李三瘦其实也是如此。那么,究竟李清照的哪三个瘦,成就了他李三瘦的

  • 中山靖王刘胜是一个怎样的人?刘胜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刘胜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能被后人熟知竟是因为刘备。刘备早年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人,那这位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呢?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儿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和汉武帝是同时期的皇子,也能猜到当时刘胜的处境如何了。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著名的推恩令,已达到削藩的目的,那刘胜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呢?下面

  • 曹操拿貂蝉当人质,能让吕布为自己卖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故事小编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太多太多了,风云际会的,各种人才辈出,这其中也不乏能人异士,文臣武将,说到文臣武将小编就想到了吕布,其实是真的很悲情的一个人,武功那么厉害却不能建功立业,悲惨,那么说到吕布我们不妨说说,当时如果曹操拿貂蝉做人质去迫使吕布为曹操卖命,这个行为是不是

  •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再说李善长吧,也厉害,明朝开国功臣,所以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但是后来朱元璋的皇帝位置坐稳了,这个朱元璋就厉害了,就开始越来越讨厌这个李善长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哦?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我们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

  • 被臣子拥立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成为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很多被臣子拥立成为皇帝的人,大多数都是臣子们的傀儡,他们因为在朝廷中没有自己的根基,没有什么人会听他们的话,所以对他们来说,皇帝之位只是一个空壳,真正的实权其实是掌握在大臣的手里的。不过汉文帝刘恒应该是个例外,他虽然也是大臣拥立的皇帝,而且远离朝政没有什么根基,可他却并不是傀儡,在这一点上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