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03 更新时间:2024/3/26 2:11:04

盛庸是明朝将领,靖难之役爆发后,盛庸代表中央军和朱棣对抗有四年之久,期间多次击败朱棣。但后来逐渐趋于下风,等朱棣大军攻入京师后盛庸选择投降。朱棣也明白盛庸是一位悍将,所以决定不计前嫌,继续用他,但盛庸在朝中却过的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弹劾,说他存在异心,让朱棣起疑。最后盛庸无奈选择自杀,可以说盛庸肯定是被逼死的,而他死后还被贴上了“不忠“之名。

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出现了巨大的隐患。那就是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面临强藩林立的局面。建文帝每一天醒来,看到地图上叔叔们占据的地盘,就如鲠在喉,非常不舒服。因此,他不久就和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削藩,也将最大的藩王朱棣逼反了。

本来,燕王朱棣造反,实在是一件胜算很小的事情。虽然他的实力不弱,但毕竟是以一隅敌全国,无法与中央抗衡。而且他虽然打着靖难的旗号,是以“清君侧”为借口,其实谁都知道他就是谋反。更让他揪心的是,在大一统国家中,藩王作乱成功率为零。在此前的朝代,无一人可以做成。

燕王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幸好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将领的一切素质。沉稳、勇敢、不屈不挠在他的身上闪耀,让他在起兵近一年的时间内屡战屡胜,先后挫败了耿炳文李景隆,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这个时期,他相信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也离打破记录越来越近。

只不过,朱棣最终在济南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劲敌,那就是盛庸。此时李景隆丢掉了六十万兵马,南军士气正处于低谷期。朱棣狂攻济南,准备拿下之后作为攻取南京的跳板。然而,盛庸和铁铉二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浴血奋战三个月,终于打退了燕军。不仅如此,盛庸还趁燕军撤退时,掩杀过去,顺便夺回了德州。

因为这次战役的优秀表现,盛庸被封为历城侯,被任命为平燕将军,接替了李景隆的总兵官位置。也就是说,从此刻起,建文帝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盛庸的身上,他成为了帝国最后的依靠,也是皇帝最后一张王牌。

对于建文帝任命的新统帅,燕王朱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盛庸此前默默无闻,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而且又不是名门之后,所以非常轻视,认为这只不过是自己的侄子病急乱投医罢了。然而,盛庸很快就给他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时,盛庸驻扎在德州,让徐凯驻扎沧州,互为掎角之势。本来燕军奇袭沧州,生擒了徐凯,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们打算进一步攻击济宁,然而盛庸提前赶到布防,并且背城而战,死死护住济宁。

燕王太过轻视盛庸了,他亲自出击,攻击盛庸的左翼,在进攻受挫时又攻打盛庸的中军。盛庸将计就计任其深入,随后包围了燕军。此时的朱棣,简直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形势岌岌可危。然而,他手下大将张玉、朱能连番来救,终于让朱棣得以全身而退,只不过手下第一大将张玉战死。

盛庸又不断追击燕军,让朱棣的精锐在这一战中几乎损失殆尽,这一次重大的胜利,让建文帝祭告了太庙。

然而,在数次与山东受挫之后,朱棣改变了策略,他的目标放在直取南京之上。也就是这一步高明的眼光,让他摆脱了与盛庸纠缠的局面。当他攻入南京时,盛庸根本来不及救援,只能听到京师陷落的消息,无可奈何。他并不愚忠,并不像方孝孺、黄子澄那样纠结于到底是哪个朱姓后人当上了皇帝。在得到朱棣登基并且劝降的消息后,盛庸接受了新皇帝的任命。

但是,盛庸的位置坐得很不安稳,他也知道与朱棣的关系太尴尬。曾经是生死对头,现在如何能行君臣之礼,因此他在永乐元年就辞官归隐。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马上就有个千户王钦跳出来指责他谋反,虽然朱棣没有过问盛庸,但却立即将王钦封官。

这种态度也是最明显的态度,于是又有都御使陈瑛继续攻击盛庸心怀不满,刻意谋反。其实在手握大军时,盛庸还投降了,现在归隐了,他到底如何谋反。

盛庸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朱棣的安排,他也知道此后还会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之中。索性他在永乐元年,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一生。一年前的方孝孺等人被杀时尽忠,而当时盛庸贪生怕死,一年之后他还是走到了这条路,却被后人诟病不够忠心。张廷玉在《明史》中就指出:

及至兵败被执,不克引义自裁,隐忍偷生,视铁铉、暴昭辈,能无愧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许负真的是神仙转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许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一个极其具有神秘色彩的女性形象了,相传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拥有给人看相的能力,还惊动了秦始皇,秦始皇给许家很多赏赐,许父因此为女儿取名许莫负,让她不要辜负皇帝的心意。但是当她长大后却预料到秦朝即将灭亡,所以给自己改名许负。而许负流传于世的有三大预言,这些预言分别都是什么呢?许负

  •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编造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很多人都是从小听到大的,对于这个故事想要宣扬的一种思想也是非常的了解,最重要的人,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认为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就是这样样子,认为褒姒就是这个样子的。然而有较真的人却认为,这根本就是司马迁编造出来的一个假故事

  • 朱厚熜是明朝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皇帝的名字,可能都会难倒一大号人吧,他们名字当中的字,如果拿出来单独看,恐怕很多人都会不认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才让很多人认识了一些生僻字吧。明朝一位名叫朱厚熜的皇帝,很多人并不认识这第三个字,那朱厚熜的名字该怎么读呢?朱厚熜在明朝历史上又是哪一位皇帝?其实他的年号很多人都知道。公元1521

  • 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为何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皇后的确是非常荣耀的,但是这背后却未必都是喜悦,更多的恐怕还是心酸。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人物。原本霍成君与汉宣帝之间的婚姻,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之间也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因为汉宣帝喜欢的人并不是霍成君。霍成君即便贵为皇后,却过得并不开心,而后来也被废了,废皇后最终

  • 长孙皇后为何叫观音婢?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后了,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李世民能够有后来的成就,长孙皇后可以说功不可没,她一直都是后世人眼中贤良淑德的皇后的典范人物。而长孙皇后还有一个称呼,叫做观音婢,这个称呼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长孙皇后还叫做观音婢,和观音有什么关系吗?和历史上

  • 明朝为何向东北开辟丝绸之路?除了做生意还有更大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巅峰期整整持续了500年之久,朱棣登基称帝后,他决意扩张,还为此改变祖训禁绝之旨。朱棣开辟了一条足以媲美张骞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今天要为大家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不过朱棣把目标定在东北这条线路上不只是为了做生意,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

  • 审食其与吕后偷情,为什么刘邦还给他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有传言说,审食其就是吕雉吕后的情人,他们经常背着刘邦在一起,而刘邦被人戴了绿帽却还浑然不知。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都只是野史所说,未必就是真实的情况,不然的话如何解释刘邦还给审食其封爵了呢?审食其获得的是什么爵位,他是如何封爵的?审食其与吕后是不是真的有私情,如果没有的话又是怎么产生这些流言的呢?吕雉

  • 孟古哲哲为什么死后才被追封皇后?孟古哲哲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孟古哲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位大妃,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十四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两人此后非常恩爱,不过孟古哲哲年仅29便病逝了,她的离去也让努尔哈赤大受打击。等皇太极称帝后,孟古哲哲被追尊为孝慈皇后,所以她也就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位被追尊的皇后。可能多数朋友都还不太了解孟古哲哲这个人,所

  • 刘荆多次企图谋反汉明帝为什么不罚他,反而将他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刘荆是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刘荆一直不服气想要取代刘庄的位置。他先是冒充刘彊的舅父写信让刘彊起兵对抗汉明帝,不过计划遭到泄露。但汉明帝并没有缉拿刘荆,只是限制刘荆不让他出河南宫。后来刘荆不服,打算再次趁乱谋反,结果依然没有成功。这次汉明帝改封刘荆为广陵王,让他去了广陵,看来汉明帝还是十

  • 唐朝宦官高力士为什么能当将军?高力士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高力士是唐朝著名宦官,有着“千古贤宦第一人”之称。武则天时期高力士便受到赏识,等唐玄宗即位后,高力士平定韦后之乱立功,此后被封为太子太保。没过多久高力士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唐朝宦官是可以当将军的。他的地位也来到了最高点,在朝中的权势一度仅次于皇帝。不过高力士并没有因此放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