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期的军队装备真的与列强军队装备差距很大吗?

晚清时期的军队装备真的与列强军队装备差距很大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1/20 1:47:08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若是想要赢得一场战争,不是看你的士兵有多么的不怕死,多么的勇猛,而是取决于你有多强大的军事实力。因为军事实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败。从古至今,战争之间的本质就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军事实力上的较量。而鸦片战争的结果就是这个结论最好的体现。

很多人都认为:清朝军队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士兵的装备跟不上,他们以血肉之躯,怎么能抵挡得住西方列强的炮火呢?

其实不然,我国早在唐时期,就有了火器,甚至,在清军入关的时候,就已经配备一定数量的鸟枪了。因此,在面对西方列强入侵的时候,清朝的军队是有火力配备的,至于质量那就有待考究了。

然而,自古以来,西方的火器发明都是落后于中国的,那么,后来为什么赶超中国了呢?

这不是因为西方人比中国人聪明,而是火药在发明之后,中国主要用于节日娱乐燃放的烟花,只有在战争的时候,才会把火药用于军事武器。宋、明、清三朝在更迭之间,所用的时间都非的短,而朝建立之后,也没有发生过特大的战争,所以,国家对于军事技术,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这就导致军事设备、尤其是新兴火器,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这一段时间,欧洲却是连年征战。

各国要想自保,甚至,获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转变思路,提高自身的军事实力,而火器就是很好的军事装备。在中国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最大的一次内战就是三藩之乱,之后的战争,也只是对抗一些军事实力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这也导致中国失去了提高军事技术的动力。

在明朝,中国的火器技术与西方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的,明朝的神机营就是当时全世界军事装备最先进的部队。整个营队共有五千人,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其中,步兵全部配备火器,炮兵则有当时最先进的战炮。为了能够长时间的射击,还采用了“三段式”射击的战术。

可惜,在明成祖之后,因为没有战争,国家的军事技术就开始落后于西方了。但是,明朝的政策比较开放,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也很开明,之后,传教士则把最新的火器技术带到了中国。

因为西方火器技术的传入,才使得中国的火器技术没有落后,甚至,在清康熙年间,朝廷还有了自己的火器营。当时,为了覆灭南明政权,清军就利用传教士传入的火器来,提升了自己的装备,并一举铲除了南明政权。

之后,无论是剿灭三藩之乱,还是对抗边境的俄国人,火器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康熙十五年,火器专家还研制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用于装备军队,并在对俄战争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清军又制造出了“威远将军炮”,用于平定葛尔丹的反叛。康熙在看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之后,就开始着手打造火器营。

也就是说,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中国的火器技术还可以与西方相媲美。火绳枪就是一种使用火绳点燃推进,用火药击发弹丸的滑膛枪。1548年,明朝军队与倭寇的战斗中,缴获了倭寇手中的火器,还俘虏了大批制造枪械的工匠。此后,明朝军事当局就派工匠学习造枪技术。后来,清军又从明军那里学习了怎样制造火绳枪,以至于,火绳枪成为火器营的主战步枪。

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虽然,西方人后来又发明了新的火器,但是,它们都不能替代火绳枪的优势,这也导致:在十九世纪的战争中,西方相对于中国,在火器方面他们占不了什么优势。甚至,在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手中的抬枪、大炮也都不亚于英军的大炮。

那么,为什么清朝军队会如此惨败呢?

主要原因在于:清朝政府各级官员的腐败,在制作军事装备的时候,利用职权偷工减料,只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管战争的成败,更不管战场上将士的生死。

都知道,战场上的一分一秒,都能够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败。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鸟枪,都是纯手工打造的,但是,因为工费被贪污,导致制作上的粗糙,连同一型号的枪,其口径都不相同,在打仗的时候,士兵们用的就不是很顺手了。甚至,就在清军埋头找合适弹药填装的时候,此时的英军就已经占领了阵地,最终清军的惨败也成了一种必然。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清朝制造的鸟枪,不仅质量差、后坐力大,子弹有时还会从枪后面射出来,误伤自己人。而拥有中国特色的抬枪,即使杀伤力再大,却因为肩扛,导致精度差、危险系数更高,最终,致使士兵们都不愿意用抬枪作战。

因为,造枪官员的腐败,鸟枪就算有所损坏,也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使得许多士兵都没有配备鸟枪。后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朝廷只好临时赶制一批新枪,但是,在质量上却没有任保证。可以说,清朝因为军事技术的原因,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但是,深究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则是一个政府的管理制度问题。

如果,没有官员贪污腐败,清军的军事装备,怎么可能不敌西方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郅都阻止汉景帝救栗姬,却还被窦太后奖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有一次和栗姬一起出游,后来栗姬如厕时突然遭到野猪袭击,这下旁边的汉景帝和护卫都慌了神。虽然汉景帝让他们进去解救栗姬,但根本没人敢动,此时汉景帝打算亲自营救却被郅都阻止,郅都此番举动或许会导致汉景帝从此失去栗姬。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但汉景帝却想惩罚下郅都。后来此事传到窦太后耳中,窦太后不仅没有处

  • 雍正不准官员在家乡任职,却给李卫单独开绿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是清朝一代名臣,可能不少朋友都是通过《李卫当官》这部剧认识的他。李卫在雍正时期深受赏识,并且得到重用。李卫出生于江苏一户富裕人家,后来通过捐赠员外郎在朝廷获得兵部员外郎一职。不过李卫为人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又时常体察民间疾苦,所以深受百姓们的信任。也正是因为这样,雍正皇帝才会多次给李卫开绿灯,在

  • 为什么说三国是亲戚打架?三方势力人物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或许是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起码活跃于三国时期的那些名人大家肯定都有听说过。赤壁之战以后,就已经为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提供了契机,刘备算是抓住了机会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后来成长为可以比肩曹操和孙权的第三方势力。网上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三国其实是亲戚打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那这次我们就来为大家揭

  • 盛庸是被谁逼死的?死后还留下不忠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盛庸是明朝将领,靖难之役爆发后,盛庸代表中央军和朱棣对抗有四年之久,期间多次击败朱棣。但后来逐渐趋于下风,等朱棣大军攻入京师后盛庸选择投降。朱棣也明白盛庸是一位悍将,所以决定不计前嫌,继续启用他,但盛庸在朝中却过的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弹劾,说他存在异心,让朱棣起疑。最后盛庸无奈选择自杀,可以说盛庸肯

  • 许负真的是神仙转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许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一个极其具有神秘色彩的女性形象了,相传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拥有给人看相的能力,还惊动了秦始皇,秦始皇给许家很多赏赐,许父因此为女儿取名许莫负,让她不要辜负皇帝的心意。但是当她长大后却预料到秦朝即将灭亡,所以给自己改名许负。而许负流传于世的有三大预言,这些预言分别都是什么呢?许负

  •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编造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很多人都是从小听到大的,对于这个故事想要宣扬的一种思想也是非常的了解,最重要的人,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认为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就是这样样子,认为褒姒就是这个样子的。然而有较真的人却认为,这根本就是司马迁编造出来的一个假故事

  • 朱厚熜是明朝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皇帝的名字,可能都会难倒一大号人吧,他们名字当中的字,如果拿出来单独看,恐怕很多人都会不认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才让很多人认识了一些生僻字吧。明朝一位名叫朱厚熜的皇帝,很多人并不认识这第三个字,那朱厚熜的名字该怎么读呢?朱厚熜在明朝历史上又是哪一位皇帝?其实他的年号很多人都知道。公元1521

  • 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为何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皇后的确是非常荣耀的,但是这背后却未必都是喜悦,更多的恐怕还是心酸。汉宣帝的皇后霍成君,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的人物。原本霍成君与汉宣帝之间的婚姻,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之间也是没有什么感情的,因为汉宣帝喜欢的人并不是霍成君。霍成君即便贵为皇后,却过得并不开心,而后来也被废了,废皇后最终

  • 长孙皇后为何叫观音婢?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后了,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李世民能够有后来的成就,长孙皇后可以说功不可没,她一直都是后世人眼中贤良淑德的皇后的典范人物。而长孙皇后还有一个称呼,叫做观音婢,这个称呼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长孙皇后还叫做观音婢,和观音有什么关系吗?和历史上

  • 明朝为何向东北开辟丝绸之路?除了做生意还有更大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巅峰期整整持续了500年之久,朱棣登基称帝后,他决意扩张,还为此改变祖训禁绝之旨。朱棣开辟了一条足以媲美张骞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今天要为大家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不过朱棣把目标定在东北这条线路上不只是为了做生意,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