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植为什么斗不过曹丕

曹植为什么斗不过曹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2/22 5:47:05

说到曹植和曹丕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两个人也还是很有话说的,也很有故事讲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在早些时候曹植是深受曹操的喜爱的,也有想法把世子的位置给曹植,但是到最后曹植也还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为什么,曹操那么喜欢曹植,难道就是因为女人的原因?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话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汉献帝刘协成了傀儡皇帝,曹操位及人臣——加九锡,封魏王,他实际就是皇帝。

做了魏王之后,曹操就想在曹植和曹丕之间选择谁做世子,也就是相当选择谁做太子一样。为的是曹操百年之后,世子可以承袭曹操的爵位和俸禄,就好比太子可继承皇位一样。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围绕着曹植和曹丕之间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曹丕胜出,曹植惜败。

这个结果有点出乎人们的意外,曹植是个大才子,其文采曹丕可望不可及也。从后来曹植争世子失败后一件事可说明这个问题。

曹操死后,曹丕想加害曹植,令其七步成诗,曹植五步就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曹丕很受触动,于是打消了加害他的的念头。

不论从个人才情和名气,曹植都盖过曹丕,然而现实很残酷,很优秀的曹植为何在争"世子"中失败了呢?

曹植之所以没斗过曹丕,是因为曹植集团为首的谋士杨修斗不过以曹丕集团为首的谋士司马懿,换言之,曹植的失败,是司马懿的智慧战胜了杨修。

如果把两个政治阵营的对手两相比较,你会发现曹植比曹丕聪明且文采出众。两个对手的谋士杨修比司马懿更有才情,但政治头脑杨修比不过司马懿。换言之,曹植集团都是些文人骚客,而曹丕集团都是些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不信?春秋君为你讲讲他们之间争斗的故事。

话说曹操长期在立嗣问题上摇摆不定,势必影响到下属。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

拥护曹丕的有桓阶、司马懿、陈群、邢颐、吴质贾诩等人,这其中以司马懿为首;拥护曹植的有丁廙、丁仪、杨修、孔桂、杨俊等人。这其中以杨修为主谋。(看到了了吧,文人都聚拢到了曹植身边,政治家都聚拢到了曹丕身边)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时,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屁的文章,曹操听了很赞赏的点了点头。

这时曹丕并不言语,站在道旁泪流满面的为父亲送别,这情景似曾相识,对了,就是火车开动那一刻,亲人相送的场景。这情景感动的曹操也直落泪。曹丕这种发自肺腑的浓浓亲情让父子之间拉近了距离。

其实这是司马懿在来之前对曹丕交代的,司马懿觉得曹植肯定要显摆一番,曹丕没有曹植能说会道,于是出了这个计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丕打的亲情牌要高于曹植的文采展示。

说实话,与其说是曹植和曹丕在斗,不如说是杨修和司马懿在斗智斗勇。

曹植因为太优秀了,史书说,太祖特别喜欢曹植是因为他像当年的曹操,曹操看到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二人都是文采出众,同时放浪形骸,尤其是喝了酒后。

曹植类父,这让他做世子的太平向他倾斜,但杨修此时做了一件蠢事,打破了这种倾斜。这件事是这样的。

曹操为了防止太子结党,对曹植和曹丕监视很严,谋臣一但和二人联系,曹操立马就知道了。这样一来,二人和谋臣都要偷偷摸摸得接触。

有一次,曹丕要和司马懿商量件事,司马懿要进曹丕的府上很不容易,曹操的眼线虎视眈眈的盯着,曹丕又急着要见司马懿,怎么办?

突然司马懿灵机一动,自己藏在往曹丕府上送丝绸的大车里,大车拉着许多竹筐,里面是昂贵的丝绸,司马懿就藏在竹筐内,上面用丝绸掩盖。还别说,第一次顺利通过。

这事不知道为何被杨修知道了,杨修就偷偷告诉了曹操,让曹操明天去抓人。到了第二天,曹操派人去曹丕门口把守,果不其然,有个送丝绸的大车缓缓走来。然而等曹操的卫兵打开竹筐时傻眼了,里面除了丝绸并没有人。曹操士兵扑了个空。

原来曹操要第二天派士兵排查这事,司马懿早就得到了消息,当然消息是在曹操卧底的人告诉司马懿的。司马懿将计就计,仍然安排人像往常一样送丝绸,只是这次司马懿没有人去,只有送到曹丕府上的丝绸。

可想而知,曹操扑了个空,于是对杨修产生了怀疑,曹操心想可能是杨修故意想陷害司马懿呢!慢慢的曹操疏远了曹植和杨修。

曹操立世子的天平向曹丕这边倾斜了,接下来曹植做了件天大的蠢事,让他彻底无缘世子之争,这件事就是“司马门”事件。

这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自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回来知道了这事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对曹植也失去了信任和宠爱。这就是典型的喝酒误事的例子。

曹植喝酒误事不单单是私闯司马门这一件事,还有一次,曹操想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结果曹植在出征前喝的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取消了他的带兵资格。曹操对曹植也就彻底死心了,曹植的“诗酒百篇”害了自己。

种种迹象表明,曹植终究斗不过曹丕,就在关键的节骨眼上,曹丕的另一主要谋士贾诩的一番话,敲定了曹丕太子之位的决定。

曹丕最后做太子其中起最重要作用便是曹丕的谋士贾诩的一席话:

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引自《三国志》《贾诩传》

以上这段话的大意是,当时曹丕是五官中郎将,而弟弟临淄侯曹植大有称太子之意,于是曹丕就派人请教贾诩妙策,贾诩告诉使者说,只要曹将军做好为子为臣之道就行了,其他不必考虑。

太祖问贾诩立太子之事,贾诩好久不说话,太祖说,你怎么不说话呢?贾诩说,我正在想袁绍袁本初和刘表刘景升立世子之事呢。

原来这是贾诩的妙答,实际就是提醒曹操不要步袁绍和刘表的后尘,袁绍曾经废除了长子,立了小儿子,结果引起了大乱,最后弄的家族四分五裂。太祖曹操听后大笑,于是世子这事就定下了曹丕。

综上所述,曹植斗不过曹丕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人助,天助、自助奠定了曹丕世子之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服”之地中的“荒服”指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五服”之地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地方也还是很有说法的,最近很多网友也都说了,这个好像就是指的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啊,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五服”之地中的“荒服”又是指哪里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分析揭

  • 朱元璋悉心培育孩子,但他们为何大多都不成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作用会超过学校的教育。明朝时期,朱元璋也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他会告诉孩子自己人生中学到的经验和道理,会给他们找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陪读,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然而,我们也看到,明朝时期的奇葩皇帝也不在少数,真正能担当皇帝的人似乎并不多。那

  • 秦始皇为什么派徐福出海?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皇帝,当然了,在秦始皇执政期间,秦始皇也是颁布了很多的新政策,比如,废除了井田制,实行郡县制,还有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关于秦始皇的功劳,那就是统一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时秦始皇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总想自己长生不老,为此,他也总在寻找长生不老的办法,当时,秦始

  • 司马师为什么要废掉曹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氏一族最初的强大政权,可以说是曹操从汉室手中抢夺而来,而后来辅佐曹操的司马懿的司马家族,又从曹操的子孙手中把曹家打下来的政权给抢了过去,这两段的历史何其相似!曹家最后一位皇帝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曹芳,而当时掌控朝局的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为什么,又是如何废掉曹芳的皇帝的呢?三国时期,烽火不断

  • 韩信死后萧何说了什么?萧何对韩信的死是真心还是假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作为一代军神,单论军事才能,当时可以说无人能及,但是他却触犯到了刘邦的底线,以至于刘邦不得不想要除掉他。我们也知道,最终是萧何协助吕后除掉了韩信,然而在韩信死后,萧何说了一句话,让人分辨不出他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韩信因为萧何而功成名就,也因为萧何命赴黄泉,他到底说了什么话,如此让人难以捉摸?在中

  • 为什么三国三大战役兵力要比战国时期少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写曹操赤壁之战有80万水军,实际上是夸大的手法,如果曹操真的有80万大军那怎么样都不可能输了。其实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远比战国时期的战役兵力要少,而且是少很多。在长平之战当中,秦国和赵国的兵力总和超过了100万,三国里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规模的战争,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口反而少了这么

  • 古代哪里来的钱修建京张铁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第一条自主研制的铁路,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京张铁路了。京张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自主研制的铁路,是为中国扬眉吐气了一番,当时的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那么,在当时中国经济短缺,没有钱的情况下,京张铁路是怎么修建起来的呢?京张铁路修建的经费是哪里来的?当小编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小编觉得应该是当时有专门的

  • 孔子最宠爱的门生子路为什么被砍成肉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孔子孔圣人大家都知道的真的是很厉害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他也是息息相关的,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孔子其实也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孔子最宠爱的门生子路,这个人是被砍成了肉酱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谓子路的故事就不多讲了,毕竟是闲人,晚辈不

  • 不识一字的李卫为何能当上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卫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的,李卫当官这样的事情想必大家也是听说过的,但是其实大家知道不知道李卫其实不认识字的,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当上高官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清朝的时候,特别流行买官卖官,而且社会上的这种风气慢慢的成了一种统治者默认的当官渠道。而在这些买官的人当中,却有这

  • 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清朝也叫清政府,当时的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也就是说,当时的清政府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自己搞自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进行沟通。但是,这样的下场就是被其他国家强行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