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到底是谁把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逼上了绝路?

清朝到底是谁把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逼上了绝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4/1/8 11:08:41

小编之前总是和大家在议论清朝的皇帝,那么,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清朝时期的妃子皇后,相传在清朝时期有一位非常憋屈的皇后,自己的丈夫很早便离开了人间,自己心中有很多的苦不能和别人诉说,所以只能别在心里,最后还是被逼死自杀了。小编说的这位皇后其实就是当时清朝时期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关于孝哲毅的死因也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是怎么死的?同治帝病逝不久,皇后阿鲁特氏即死去。她的死,也是一个历史之谜。

皇后阿鲁特氏之死同她和同治帝的婚姻很有关系。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酝酿撤掉垂帘,归政同治帝。但在归政之前,必须给时年17岁的同治帝完婚。不料,在为同治帝选择后妃的问题上,慈安和慈禧发生了争执。

有清一代满蒙人中惟一的状元崇绮,同治帝的岳父。

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崇绮(?—1900),字文山,原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之子。同治三年(1864),考中一甲一名状元。有清一代,满蒙人试汉文中状元者,只有崇绮一人。他“生平端雅”,“工诗,善画雁”。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他是一位汉文化造诣颇深的蒙族高级知识分子。阿鲁特氏,“幼时即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右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阿鲁特氏在其父亲的教育下,文化水平也很高。当时她19岁,正是好年华。慈安爱其“端庄谨默,动必以礼”,很想立她为后。

而慈禧却看中了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她还是个小姑娘,才14岁,姿性敏慧,容仪婉丽。慈禧“欲立之”。

阿鲁特氏虽然容貌不如富察氏,然而“望而知为有德量者”。慈安、慈禧各有所属,“相持不决”。这时只好召同治帝自己选定。“帝择东后所拟定者为后”,即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这就大大地得罪了慈禧。她认为这是亲生儿子有意和自己作对。但迫于当时的形势,她不便发作,只得暂时隐忍,便同意了立阿鲁特氏为皇后,但必须定富察氏为妃子。

这样,在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三日两宫发布懿旨,选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慧妃,知府崇龄之女赫舍哩氏为瑜嫔,前任副都统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为珣嫔。接着在二月十五日又发懿旨,大婚典礼定于本年九月十五日举行。在这之前的七月二十六日纳采礼,八月十七日大征礼。同一日,恭亲奕上一奏折,奏请大婚礼成,应为慈安、慈禧加上徽号。两宫太后“俯如所请”。

时光荏苒,转眼大婚日期到了。九月十四日,同治帝身着礼服,亲御太和殿,遣惇亲王奕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持节奉册宝诣皇后邸,册封阿鲁特氏为皇后。派大学士文祥为正使、礼部尚书灵桂为副使,持节奉册宝封富察氏为慧妃。九月十五日举行大婚典礼。这一天,皇后阿鲁特氏由自家邸第升凤舆,銮仪卫陈仪仗车辂,鼓乐前导,由大清中门行御道,至乾清宫降舆。同治帝身穿礼服,在坤宁宫外等候,行合卺礼。同治帝大婚便告成了。

慈禧虽然容忍了慈安和同治帝的选择,但她对皇后阿鲁特氏是不喜欢的。据说,大婚当晚,皇后应对,颇讨同治帝欢心。同治帝让她背诵唐诗,她竟“无一字误”。同治帝对皇后愈加宠幸。他又见皇后气度端凝,不苟言笑,更加敬重她。慈禧见同治帝和皇后伉俪甚笃,恩恩爱爱,很不是滋味。皇后见慈禧时,慈禧从不给她好脸色。慈禧对同治帝冷落慧妃,更是不满,对他说:“慧妃贤慧,虽屈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使时时学习。帝毋得辄至中宫,致妨政务。”慈禧竟然以妨碍政务为理由不准同治帝同皇后亲近,让他多亲近慧妃。同治帝不敢违背慈禧的旨意,因此就很少到皇后宫中去了。但他也不愿亲近慧妃。为此,他经常独宿在乾清宫。慈禧的干预使同治帝的婚后生活很不如意。

大婚的下一步便是同治帝亲政了。

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载淳已18岁了。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举行了同治帝亲政大典。

二月初八日,上谕两宫皇太后崇加徽号为“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以示尊崇。

同治帝死,光绪帝即位,两宫太后懿旨,封阿鲁特氏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1875年3月27日)嘉顺皇后死去,年仅19岁。

崇绮之女、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关于她的死,当时便有传闻,有的说是吞金,有的说是绝食。《越缦堂国事日记》说:“后即服金屑,欲自杀以殉,救之而解。”《李鸿藻先生年谱》说:“其后之崩,盖绝食也。”《清代野史》言:“有谓阿鲁特氏自伤侍疾之无状,愿一死以殉载淳者。故当时曾经谕旨曰:‘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以表其殉夫之烈。’或曰,是特掩饰天下耳目之言,非实录也。”

阿鲁特氏之死确是一桩疑案。她死得很突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慈禧不喜欢阿鲁特氏,其“不得孝钦太后欢”。据说,慈禧爱看戏,阿鲁特氏陪侍左右,“演淫秽戏剧,则回首面壁不欲观。慈禧累谕之,不从,已恨之”。阿鲁特氏身边的人劝她要同慈禧搞好关系,否则恐于己不利。阿鲁特氏说:“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有人将这个话密告慈禧,慈禧“更切齿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慈禧认为,阿鲁特氏是在讥讽自己不是由大清门迎入的,而是由贵人一步步升上来的。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以后慈禧对阿鲁特氏便百般挑剔。同治帝有病,皇后不敢去侍奉,慈禧就大骂她“妖婢无夫妇情”。同治帝弥留之际,皇后哭着前往探视,并且为同治帝擦拭脓血,慈禧又大骂:“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

慈禧为什么这么仇恨阿鲁特氏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慈禧在为同治帝选皇后时,就不喜欢她;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后不善于逢迎。更主要的是未来的皇权之争,这是问题的实质。

对此野史有记载,可供我们参考。《清朝野史大观》记道:

及帝弥留之际,后不待召,哭而往,问有遗旨否,且手为拭脓血。帝力疾书一纸与之。尚未阅竟,忽慈禧至,见后悲惨,手拭帝秽,大骂曰:“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皇帝与尔何物,可与我。”后不敢匿。慈禧阅迄。冷笑曰:“尔竟敢如此大胆!”立焚之。

又有记载说:

及上崩,德宗(光绪帝)立,毅皇后以与所草之遗诏不符,剧悲痛,事为那拉氏所知,亟召至,遽批其颊曰:“尔既害吾子,尚思作皇太后耶?”毅皇后跪于地,泣不止,久之,始还宫,益痛不欲生。

总之,这些记载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即几乎都是围绕一个皇权继承问题。慈禧与嘉顺之争,决不是一般的婆媳不和,而是更深层次的皇权归属之争。初出茅庐的阿鲁特氏,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叶赫那拉氏的对手。光绪帝即位后,两宫以太后的身份垂帘,阿鲁特氏便处于十分难堪的地位。她本应是太后,但作不了太后。作皇后吧,将来光绪帝亲政后必然要立个皇后。因此,就把她逼上了死路。

其父崇绮入宫探视,分析了整个情况。他很有头脑,向慈禧上奏如何办,慈禧明确地说:“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据说阿鲁特氏在走投无路时,曾写一字条请命于崇绮,崇绮批了个“死”字。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关于她的死,《清史稿》记道:

(光绪)二年五月,御史潘孰俨因岁旱,上请更定谥号,谓:“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悲伤致疾,或云绝粒霣生,其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

这个御史胆量很大,但是慈禧绝对不允许有人攻诘自己,她降旨处分了这个胆大的潘御史:“其言无据,斥为谬妄,夺官。”这就压下了不平的舆论。可以说,阿鲁特氏是自尽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蔡文姬要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蔡文姬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她最大的成就就是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这个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的厉害啊,但是她命运多舛,最后只嫁给了匈奴人了,但是蔡文姬却一直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汉人,所以他一直有归汉这个情况了,她一直在匈奴生活那么久了,为什么还是执意要归汉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落叶归根?就着这个问

  • 历史上清朝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尸体为什么不会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时期的清朝简直就是验证了一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老话,当时的清朝皇帝也不是说没有想要改变现状的,还是有很多的皇帝想着改变自己的朝代的,只是因为当时清朝的封建思想过于根深蒂固,所以很难在一时间改变,皇帝们都渴求能够长生不来,为此很多的皇帝都在寻求长生不来的方法。那么,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尸体为什么

  •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东吴成亲,周瑜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收回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赤壁之战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的清楚的当然了这个战役也可以说是左右了三国时期的局势的,我们先不说这个事情了,说说在赤壁之战之后发生的故事吧,那就是其实当时刘备是来东吴成亲了的,那么为什么周瑜不乘机去收回荆州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因为孙权不同意……先说句题外话,刘备在东吴成亲时,孙刘

  • 三国时期周瑜死后被葬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周瑜的死,不要再相信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了,那完全是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以至于让人们误信了这么久。真实的周瑜是因病去世,年仅36岁,然而像他的死一样,他的墓地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那么,正史中的周瑜死后究竟被葬在了哪里?周瑜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将诸葛亮塑

  • 历史上同治皇帝的皇后是谁?阿鲁特氏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同治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怜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同治皇帝死的非常早,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同治皇帝只活了19岁便匆匆的驾崩了,6岁便可以登基,在位13年,当时同治皇帝处在的年代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代,当时的清朝处在国内动荡和国外局势的过渡期,但是,当时的同治皇帝没有头脑,年

  • 孙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埋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三位君主,他们的身后事我们都听说过不少,尤其是刘备托孤,曹操疑冢,虽然这其中不乏小说戏剧的渲染,就比如曹操,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七十二疑冢。然而却发现,相比于这两位,东吴的存在感似乎太弱了,以至于少有人知道孙权是如何去世的,他死后又埋在了哪里。那么,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孙权墓究竟在什么地方。

  • 历史上清朝同治皇帝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只活了短短的十九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历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同时,小编觉得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过,当时的统治者也不失有充满正能量的皇帝,就比方说当时的同治皇帝,其实,6岁便登基了。在位13年,最后19岁就死了,是当时朝廷上非常年轻的一个皇帝,关于同治皇帝的

  • 吕布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其实还真的是一位万人迷的三国历史人物了,但是有的人或许发现了,这个人其实名声非常的大但是就是有点悲剧,怎么说呢?就是死的非常的冤枉,而且人生旅途也比较的曲折,最后却死于非命,三国第一武力值的大将就这样命陨了,也是让人非常的唏嘘啊,那么我们今天可以来分析分析看看,吕布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吧,如

  • 清朝史上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清朝所有人几乎都会认为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整个国家都是积贫积弱的一种情况,不过,当时有的皇帝还是非常尽职尽职的,今天我们就拿最早去世的一位皇帝来说,那就是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在位十三年,于19岁时候去世了,命运非常的悲惨,英年早逝,美好的年

  • 周瑜带兵奔丧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是想篡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在古代,军事权力一向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只要手里握有兵权,都会让统治者觉得忌惮。然而在三国时期,孙策不幸身亡之后,周瑜回来奔丧,可是他居然带着军队,这不禁让人冷汗直冒,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一个可以说有些不安稳的时期,难道他是想要胁迫孙权逼宫篡位吗?孙权与周瑜,在民间一向被认为是君明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