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皇太极驾崩后为什么顺治上位了?有哪些原因?

历史上皇太极驾崩后为什么顺治上位了?有哪些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93 更新时间:2024/1/20 20:55:39

历史上一般都是长子继承皇位,这也是流传已久的嫡长子继承制。中国古代的清朝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落后,因为当时的社会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说到皇位继承,那就不得不提到顺治皇帝了,一般皇子争夺大多都是都心斗角的,甚至有的还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顺治皇帝当时六岁便登上了皇位,而且什么也没有做,小编也是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那么皇太极驾崩后为什么顺治上位了?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1643年八月九日夜,在毫无征兆下,大清国皇帝皇太极突然去世于清宁宫的南炕上。根据去世时症状,从现代医学看,皇太极应是死于中风,这也与朝鲜医生为皇太极的诊断是一致的。皇太极原本是个精壮的汉子,只是中年突然发福,陷入肥胖无法自拔,以致战马只能驮他行走几十里就再也走不动了。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中风的重要诱因,所以,皇太极的突然去世在偶然中也是必然的。

只是,皇太极走得太突然,身后事并没有安排,这使得由谁继位成为一个难题。按照皇太极的阿玛努尔哈赤定下的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不光是大汗的儿子,大汗的弟弟、甚至侄子都有继位权,具体继位人选由和硕贝勒们择优推举,这种贵族共和制,显然是部落联盟时代的遗风。

皇太极做了大汗后,自然不愿意受贝勒们的掣肘,实际上,伴随着后金的封建化进程,这套贵族共和的制度也越来越不合时宜。后来,皇太极就找机会削弱为首的三大贝勒:阿敏的镶蓝旗被划给了济尔哈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收为己有,代善也被削掉了大贝勒的名号,至此,皇太极实现了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既然走向了封建帝制,那就是家天下了,皇帝的继位人选也就不应再由推选产生,而应由皇帝的儿子继位,虽然皇太极在世时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他就是按照家天下的计划,在一步步的推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诞下皇八子后,欣喜若狂的皇太极大赦天下,这明摆着是要立这孩子为皇储。可惜的是,这孩子命薄,不到一岁就夭折了。不管怎么样,由自己的儿子继位而不是由贵族推选,这毫无疑问是皇太极的想法,也是他最终要做到的。

只不过,皇太极虽然在推进家天下,但毕竟没有就皇储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也没有就皇储立下遗言,所以,努尔哈赤的规矩仍然有效,这皇位继承人仍是贵族推选,不仅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也有资格继位,这就给了多尔衮机会。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在皇太极统治时代,他屡立战功,因此被封为睿亲王。而多尔衮还是正白旗旗主,他的胞弟豫亲王多铎是镶白旗旗主,再加上胞兄英亲王阿济格,这白旗三王成为了一股非常大的势力,对权力的渴望,让拥戴三王之中威望最高的多尔衮继位,成为他们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直隶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希望皇太极的儿子继位。此时,皇太极共有八个儿子在世,皇长子豪格已是34周岁,而年龄第二大的皇四子叶布舒只有16周岁,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豪格无疑是最佳人选。何况,豪格随皇太极常年南征北战,被封为肃亲王,也有一定威望,所以,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等人就密谋拥立豪格为帝。前面所说的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其得益于皇太极,自然也站在豪格这边。

八月十四日,大清国的贵族们聚集在崇政殿,推举皇位继位人选。两黄旗为保胜算,已派兵包围了宫殿,白旗三王,虽未带兵,但毕竟驰骋沙场多年,剑拔弩张的场面倒是见得多了,也就无所畏惧。双方就豪格还是多尔衮继位争得面红耳赤,会议也陷入了僵局。大家其实也都明白,再这样争下去,整个大清就会有分裂乃至内战的可能。也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第三个方案:即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福临继位,他和多尔衮辅政。(另有流行说法,此乃多尔衮提议,考虑到福临说郑亲王有拥戴之功,故本文不采用此说法)

这个提议的妙处在于,满足了两黄旗拥立皇太极之子的愿望;而福临还不到六周岁,由多尔衮辅政,则满足了白旗三王掌权的渴望;由郑亲王共同辅政,是对多尔衮的制衡,也可打消两黄旗的顾虑。可以看出,只要立幼子继位,就可实现双方的平衡。但这里还有个问题,既然是选幼子,那皇太极尚有六岁的高塞、十岁的韬塞等幼子,却为何偏偏是不到六岁的福临呢?

这里就牵扯到血统和出身的问题。皇太极对清朝的一大贡献,就是征服了漠南蒙古,而安抚漠南蒙古,满蒙一家亲,是皇太极此后的国策,以至于他的五大福晋,全都是蒙古人。而福临的母亲正是五大福晋之一的庄妃,福临也是皇太极尚在世的儿子中,唯一有蒙古血脉的,如果新帝有蒙古血脉,无疑是对之前国策的延续,是对漠南蒙古最好的笼络。另外,福临作为五大福晋唯一的儿子,按照汉人的眼光,算是嫡子,由他继位其实也符合汉臣的伦理观。(野史认为多尔衮与庄妃有私情,因此选择福临,本文基于正史写作,故不采用此说)

所以,由福临继位,既能让各方政治势力接受,又能笼络各个民族,福临的胜出,其实是一种必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摸金校尉是真的么?摸金校尉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鬼吹灯一推出,让摸金校尉这个词火了,摸金校尉是专门从事盗墓工作的人,之后还在多部电影里有出现过。但是在古代真有摸金校尉么?摸金校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古代肯定是有盗墓的,但是叫不叫摸金校尉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因为当时很多陵墓的陪葬品都是稀世珍宝,非常值钱,但是盗墓终究是一件不

  • 汉朝灭亡后,刘备称帝合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称帝不称帝这个话题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话说的,有的人说刘备称帝什么的是合理的,有的说不合理,那么到底合理不合理我们还得从从当时的情况出发去看看的,所以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先说一说东汉刘和西汉刘是一脉吗?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政权的传承已经

  • 清朝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为什么要跑到崇祯皇帝坟前哭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清朝的开国皇帝是顺治皇帝,其实,当时的顺治皇帝还是非常负责的,早年间,顺治皇帝刚刚上位,便开始治理清朝,不过,关于顺治皇帝那就要说到董鄂妃这位妃子了,相传当时的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都出家了,于是,便有了大家现在都知道的顺治皇帝出家的事情,其实,当时顺治皇帝出家就是为了董鄂妃,可以看出,顺治皇帝

  • 清朝时期的顺治皇帝英年早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清朝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命运是非常的悲惨,都是很年轻便死去了,一位是光绪帝,一位是顺治皇帝,说到这两位皇帝小编觉得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光绪帝是当时清朝最后的皇帝,被慈禧太后给毒死了,而顺治皇帝据有关文献记载,则是得了天花疾病,最后不治身亡了。命运都非常惨淡,当时的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有很

  • 哪一起事件对三国历史走势影响最大?这位谋士的作用一直被后人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可能是中国人最喜欢讨论的历史时代之一,但是三国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60年时间。因为这中间发生了一些事,加速了三国的衰亡,使曹魏能快速完成统一。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讲三国时期发生了哪些事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当然这其中肯定离不开人的因素,因为有一位谋士我们一直忽略了他的存在,可能因为一个举动

  • 清朝的顺治皇帝出家是真的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皇帝那就要说到顺治皇帝了,顺治皇帝是当时清朝的开国皇帝,在当时的清朝史上算得上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当时的顺治皇帝命运非常的短暂,仅仅活了20多岁便死了。说到顺治皇帝的一生,那还是非常有趣的,早年的顺治皇帝雄赳赳气昂昂,但是,由于清朝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很难改编,于是,顺治皇帝貌似崩溃了,竟

  • 黄巾起义的时候,后来魏蜀吴三方的人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黄巾起义作为整个故事的开篇事件,一点点引出各方势力各个人物,布局相当宏大。那么,抛开小说不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正史中,黄巾起义的时候,后来的魏蜀吴三国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坚都在这段时间内做什么事呢?东汉末年,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信众多达数十万。中

  • 胡车儿为什么不直接杀掉熟睡的典韦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典韦很多网友都想到了这个人也还是很厉害的一位了,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他还是被人给害死了,当然了计谋是有人出的,所以说实施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所以今天我们就说说实施这件事情,但是实施这件事情的就是胡车儿,胡车儿是需要先偷典韦的武器的,之后再有其他的计划,有的人要问了,这武器是在典

  • 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目的一样么?诸葛亮北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生前七次北伐,最后因劳累过度中途去世,但是在这之后姜维又接过了北伐的大旗,继续诸葛亮没有完成的意愿。不过姜维北伐的目的和诸葛亮的一样么?北伐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按照诸葛亮的想法,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元气大伤,为了阻止曹魏乘虚而入,所以北伐以守代攻,口号就是克复中原。姜维基本上也是这个思路,但是

  • 历史上清朝时期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是被炮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清朝时期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小编看到有不少的人在议论纷纷,顺治皇帝在当时的地位还是非常突出的,作为清朝的第一位开国皇帝,顺治的上位还是给当时的经济带来了好转,但是,顺治皇帝的性格太过于偏激,同时,顺治皇帝到了晚期后便无心从政,整个人都是病泱泱的,于是,就这样,清朝的经济也是每况愈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