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帝为什么要把已经70多岁的朱珪召回京城?

嘉庆帝为什么要把已经70多岁的朱珪召回京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2/13 11:15:21

乾隆年间,大贪官珅权倾朝野,专横跋扈,成为了许多正直官员的敌人。对于和珅来说,朱珪才是他最大的威胁。因为在乾隆死后,70多岁的朱珪被嘉庆召入京城,这时和珅才知道自己快要小命不保了。

朱珪精明能干,而且学识渊博,乾隆皇帝特命他负责教导十五阿哥永琰读书,永琰就是此后的嘉庆皇帝。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朱珪高尚的人格给嘉庆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嘉庆心里,朱珪不仅是自己的老师,还是他最信任的亲信。朱珪嫉恶如仇,对于贪赃枉法的和珅,他时刻寻找机会干掉。

一次,和珅接受巨额贿赂,保举小吏安明出任司务之职。就在安明准备就任时,他的父亲却去世了,但他不愿意回去守孝。于是,隐瞒了其父亲去世的消息,堂而皇之地上任了。御史查实了安明的底细,却知道了和珅是后台,不敢直接上报皇上。便先把实情禀告给了朱珪,朱珪气愤至极,于是就乾隆皇帝奏了。但是乾隆信任和珅,舍不得废掉他,只是把安明处死了,并将和珅降三级。

经历这件事后,和珅和朱珪结下了不共天之仇。和珅借着自己是天子近臣的身份,经在乾隆面前诋毁朱珪,不过乾隆对朱珪还是信任的,并没有听信和珅的谗言,反而还经常提升朱珪的官位。

三年后,嘉庆皇帝亲政。当晚,嘉庆皇帝就把朱珪召回京城。回到宫中,嘉庆皇帝立即将和珅软禁。听闻朱珪回京,和珅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果然,嘉庆皇帝将朱珪任命为主审官,对和珅的罪行进行审理。乾隆皇帝去世后的第十天,嘉庆根据朱珪的报告,宣布了和珅的十大罪行。在第十五天,和珅便被嘉庆皇帝赐死。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最不想当皇帝的人,父亲硬要把皇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钦宗,宋朝,历史解密

    天下之土,尽是帝王之土,天下之民,皆是帝王之民,天下之钱粮,无不是帝王的之后仓。在古代,帝王之位是天下人之所想却又不敢想的事情,许多人穷极一生,如恰逢战乱之时,有多少人愿意铤而走险,以灭昏君为名,想反朝廷,自己亲自当一次天子之位;又有多人即使已经权贵加身,又不惜以悖君之名,只为尝一尝皇帝的滋味。可是

  • 明朝最荒唐的皇帝,禁止百姓养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十几位皇帝中,明武宗朱厚照应该是最荒唐的帝王。明武宗在位十六年,期间做出了不少荒唐事,其中最荒唐的当属他亲自颁布的“禁猪令”了。今年是农历的己亥年,也就是猪年,朱厚照出生于1491年,也是属猪的,那么两种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模范皇帝”明

  • 揭秘:东汉时期汝南袁氏为何没有陈郡袁氏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郡袁氏,汉朝,历史解密

    三国之时,袁氏为天下望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和袁术正是凭借这点,才能在那乱世中迅速崛起。只是,袁氏并非只有一脉。袁绍和袁术应属汝南袁氏。除此之外,还有阳郡袁氏、扶乐袁氏,阳夏袁氏等。同为袁氏,却有地区之分,这并不奇怪。就像《后汉文》中所记载,“郡县有沿革,居处有迁移,史称籍贯两岐”。宗族

  • 文姜身边的那些悲剧男人们,一个又一个是不是都是被历史冤枉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文姜之乱文姜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很好,风流韵事很多,《诗经》里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谓是相当高度的评价。而史书又说她与兄长齐襄公之间有着说不清的关系。文姜也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红颜祸水”的标配,凡是跟文姜关系亲密的或者有所接触的男人,往往都没有什

  • 王好古的著作有哪些?都分别阐述了什么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好古,元代医学家,历史解密

    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

  • 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的梅念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念笙,历史解密

    梅念笙,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里的人物,江南武林名宿,人称铁骨墨萼,身负武林之中最高深的内功「神照功」和「连城剑法」两大神功。人物经历梅念笙有三个徒弟,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 均是不肖之徒,梅念笙知此三人品行,故未将绝艺倾囊相授,反而教了他们不少

  • 揭秘:皇帝喜欢杨国忠还是安禄山多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唐朝,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李隆基时期,宰相组合便是三位,就在几个月前,杨国忠和安禄山还在并肩作战,他们珠联璧合,成功地将已经去世的李林甫踏在脚下,使之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两人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却没有就此成为朋友,相反,从那之后,他们渐行渐远,而龃龉也便在渐行渐远中产生。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

  • 士蒍为什么针对恒庄之族?他是范氏的始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士蒍,春秋,历史解密

    曲沃代翼,又被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是发生在春秋晋国的一场政治内斗。在这场长达七十年的内乱中,晋国曲沃小宗取代了翼城大宗,还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成为了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性事件。晋国是周王室统治下的一大诸侯国,实力强大,一直是周王室尤为依赖的大国。自唐叔虞开国以来,晋国发展比较稳定,强国的地

  • 万密斋: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密斋,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万密斋 (1499 ~ 1582) 医圣。原名万全,号密斋。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是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著名医学家,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多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

  • 唐朝设立节度使是为了什么 李隆基为什么会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节度使,唐玄宗,历史解密

    所谓“盛极而衰”,当唐玄宗李隆基一手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后,很快就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安史之乱”。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力大幅度衰减,逐步由强盛走向衰败,直至灭亡。“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起兵叛乱时都担任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