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弦高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后来竟妙计退秦兵

弦高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后来竟妙计退秦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4/1/14 10:12:46

在距今2700多年前,一个本是市井之徒的牛贩子,面对危险困境,采用了一条妙计,拯救了自己的祖国。

公元前627年春,秦国国君穆公任命孟明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6万秦军悄悄东进,企图对郑国发动突然袭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国君臣自以为这次军事行动神不知,鬼不觉,是能够取得奇袭的大捷。实际上,消息还是泄漏了。那是秦国部队出发后的第二天。泄漏者是参与制订作战计划的一位大臣。在招待老朋友的家宴上,他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价和权势,大醉之下,竟然口无遮拦地将这次军事行动说给了老朋友听。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大臣的老朋友却记住了这件事,他叫育。杨育这个人,和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个商人,与郑国有贸易交往,而且和弦高也是老朋友了。“看来,弄不好郑国就要灭亡了。”杨育心里暗想。从秦国大臣的府第告辞出来,杨育就带着货物,动身去黎阳津作一笔生意。对于商人来说,政治并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无巧不成书,郑国的贩牛大贾弦高,赶着300多头牛到洛阳去卖,路过黎阳津,恰巧在客饯里遇上了杨育。老友相见,格外亲热,自然免不了要吃喝一顿。弦高出手阔绰,包了一个房间,叫满了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二人边吃边聊,各自诉说着这些年来人生的经历和变迁。俗话说,“酒逢知已千杯少”,弦高和杨育越谈越投机,话题从生意扯到政治。看到弦高为人仗义慷慨,言谈中又很热爱自己的祖国,杨育忍不住把泰军进攻郑国的消息,告诉了弦高。

弦高虽然是个商人,但又是个忠君爱国的志士。于是,弦高一面派心腹星夜赶回郑国报信;一面假扮成郑国的使臣,挑选了80头肥壮的牛,迎着秦军的来路而去。弦高想,如果不出什么纰漏的话,两天后,在滑国的延津或孟津之地,将会碰到秦国的大军。这次秦国出兵攻打郑国,并不是想占领或灭亡郑国,因为这时的秦国并不像以后、特别是经过商鞅变法后那样强大。对于完全攻占郑国,是心有而力不足。所以,这次东进的目的是迫使郑国订立城下之盟:要么割地,要么赔款。是一个准备大捞一把的“海盗”式的行动。

对于这一点,秦军主将孟明的心里非清楚。突然,前军来报,说是有郑国使者弦高,赶着大批肥牛,想求见秦军统帅!起初,孟明怀疑自己听错了,直到军使连报了三次,才相信耳朵没有病。不过,他的心十分纳闷和惊讶;怎么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遇见这样一位赶着牛群的郑国使者呢?

白乙丙建议先看看再说。孟明觉得有理,就率领左右将校骑马赶往前军,来到弦高面前。

*您是秦国孟将军吗?”弦高恭恭敬敬地行过使臣的礼节,说:“我们郑国的国君听说孟将军、西将军和白将军率领部队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前来迎接和慰劳你们。因为我国处于几大强国之间,外侮不断,所以厉兵秣马,我国军民常备不懈,枕戈待旦,希望你们见了这些情况不要介意。”孟明在震惊之余,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觉得自己的军队劳师袭远,是为了攻其不备,突然袭击。但是,出兵的消息早就泄漏,郑国也有准备了。

孟明下令,全军就地驻营,埋锅造饭,杀牛吃肉,并安排“郑国使者”到中军休息。本来秦国攻打郑国,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胜利,只是想谋取利益罢了,加上听说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撤军回国才是上之上策。望着循着来路远远撤走的秦军,弦高心里一块悬石落了地。这时,他感到浑身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和疲劳,竟然不能翻身上马……回郑后,郑国国君钦佩弦高的卓越胆识和高超智慧,拜他为上卿。弦高坚辞不受,继续做他的贩牛生意。

爱国商人弦高在自己的祖国处于危急关头时,没有退缩,没有旁观,而是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毅然担负起破坏秦军东进企图的重任。他不但觉悟高而且善用权谋,假扮郑国使者,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计策,在秦军东进路上迎面截住他们,从容不迫地演了一幕欺诈戏。这对于一个不谙政务和外交的商人来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的。也可以说,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赌注。历史因为出了一个弦高,就没有按照预先的轨迹发展。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变为物质力量。

标签: 弦高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皇帝朱元璋,陪葬的妃子死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皇帝朱元璋并不陌生,因为他出生贫贱,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在他的眼前饿死,他做过和尚,要过饭。父母死了以后甚至差一点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他有机会参加了起义军,并且带领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对汉人不平等的统治,最终赢得了胜利,并且称帝统一天下,得到了人民百姓的拥护,国家也被治理的规规矩矩。是一代神明

  • 北宋皇帝登基之时遭宗室元老挑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三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后,便收养了宗室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子,仁宗去世后,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但英宗继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宗室元老赵允弼的强力挑战,英宗最终能够顺利登基,宰相韩琦居功甚伟,但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同样功不可没!李璋,字公明,是北宋外戚,为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

  • 杨贵妃长相有多惊艳?看了她的复原像后发现,四大美女果然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游戏里我们会看到她,电影里也会看到她,文字中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她到底有多漂亮呢?杨玉环能够被称之为四大美女,相信她的姿色已经到了惊为天人的地步。唐朝的两个皇帝都爱上了这名出身普通的女子,这两个皇帝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唐明皇李隆基,另一个就是他的父亲了。父子两人,特别是这两个人还是皇帝,能同时爱上一个女人

  • 嘉庆帝为什么要把已经70多岁的朱珪召回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权倾朝野,专横跋扈,成为了许多正直官员的敌人。对于和珅来说,朱珪才是他最大的威胁。因为在乾隆死后,70多岁的朱珪被嘉庆召入京城,这时和珅才知道自己快要小命不保了。朱珪精明能干,而且学识渊博,乾隆皇帝特命他负责教导十五阿哥永琰读书,永琰就是此后的嘉庆皇帝。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朱珪高

  • 古代最不想当皇帝的人,父亲硬要把皇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钦宗,宋朝,历史解密

    天下之土,尽是帝王之土,天下之民,皆是帝王之民,天下之钱粮,无不是帝王的之后仓。在古代,帝王之位是天下人之所想却又不敢想的事情,许多人穷极一生,如恰逢战乱之时,有多少人愿意铤而走险,以灭昏君为名,想反朝廷,自己亲自当一次天子之位;又有多人即使已经权贵加身,又不惜以悖君之名,只为尝一尝皇帝的滋味。可是

  • 明朝最荒唐的皇帝,禁止百姓养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厚照,明朝,历史解密

    在明朝十几位皇帝中,明武宗朱厚照应该是最荒唐的帝王。明武宗在位十六年,期间做出了不少荒唐事,其中最荒唐的当属他亲自颁布的“禁猪令”了。今年是农历的己亥年,也就是猪年,朱厚照出生于1491年,也是属猪的,那么两种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模范皇帝”明

  • 揭秘:东汉时期汝南袁氏为何没有陈郡袁氏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郡袁氏,汉朝,历史解密

    三国之时,袁氏为天下望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和袁术正是凭借这点,才能在那乱世中迅速崛起。只是,袁氏并非只有一脉。袁绍和袁术应属汝南袁氏。除此之外,还有阳郡袁氏、扶乐袁氏,阳夏袁氏等。同为袁氏,却有地区之分,这并不奇怪。就像《后汉文》中所记载,“郡县有沿革,居处有迁移,史称籍贯两岐”。宗族

  • 文姜身边的那些悲剧男人们,一个又一个是不是都是被历史冤枉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文姜之乱文姜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很好,风流韵事很多,《诗经》里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谓是相当高度的评价。而史书又说她与兄长齐襄公之间有着说不清的关系。文姜也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红颜祸水”的标配,凡是跟文姜关系亲密的或者有所接触的男人,往往都没有什

  • 王好古的著作有哪些?都分别阐述了什么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好古,元代医学家,历史解密

    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

  • 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的梅念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念笙,历史解密

    梅念笙,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里的人物,江南武林名宿,人称铁骨墨萼,身负武林之中最高深的内功「神照功」和「连城剑法」两大神功。人物经历梅念笙有三个徒弟,大徒弟「五云手」万震山,二徒弟「陆地神龙」言达平,三徒弟「铁索横江」戚长发, 均是不肖之徒,梅念笙知此三人品行,故未将绝艺倾囊相授,反而教了他们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