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角只是个大夫,却差点推翻了一个王朝

张角只是个大夫,却差点推翻了一个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4/2/14 1:45:09

汉朝是非常强大的一个朝代,无论在科技上文化上军事上在当时都远远强于其他国家,在历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政治上崇尚儒家对民族影响非常巨大,自汉朝以后我们民族逐渐被称为汉族,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王朝差点被一个人推翻,这个人就是张角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昏庸贪图享乐导致国内政治混乱,外戚与宦官互相夺权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边疆不稳战事频发朝廷加重兵役赋税,再加上世家大族在地方权力太大盘剥百姓,导致底层的民众没有了活路,大汉王朝至此已经积弊太深。

张角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大夫,有次进山采药遇到仙人授奇书《太平要求》随后修习,张角习成之后出山治病救人并根据《太平要求》创立太平道教,一边行医一边发展教众,通过自己的医术结合符水让病患服下治好了是自己的符水效果好道法高深,治不好怪别人心不够诚,一时间相信的人还真不少。哪些被压迫的穷苦大众终于找到信仰,追随他的信众迅速达到了数十万。他看大势已成便自称“大贤良师”在各地设立渠帅由他统一管理,为起义打好了基础。随后延续了数百年的汉朝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宗教形式的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由张角主导的黄巾起义密谋了十数年声势相当浩大在中国历史上都少有,它遍布全国七州24郡,参与人数数十万计爆发之初势如破竹。由于起义是突然爆发朝廷的武装力量不足于应对这么大规模的暴乱,一开始的时候州府沦陷的特别快,本来朝廷是不重视这次起义的,汉朝讲究士农工商朝廷是看不上这些泥腿子的,虽然农民仅排在士族后面但是却是最没有文化的生活最艰苦的自然也就不会受到重视,令朝廷没想到的是参与人数竟然有这么多。有很多地方的守军根本就没有与黄巾军正面作战过,一听几万人来攻城了吓得都赶紧逃走了。

朝廷也是赶紧整备武装派遣卢植皇甫嵩朱儁兵分三路前去平叛,这样各地的守备军才算是找到主心骨,在他们的指挥下跟黄巾军展开了正面战斗,打着打着发现黄巾军也就那么回事就是仗着人多而已,于是局面开始焦灼起来。战争的转折点在于皇甫嵩的一把火,起初黄巾军势大朱儁败退与皇甫嵩被黄巾军围在长社,但是黄巾军首领不通兵法营寨扎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被皇甫嵩一把火给烧了黄巾军大败。从此黄巾军一蹶不振节节败退起义宣告失败。

这么厉害的起义仅仅数月就宣告失败,而造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张角做错了这几件事。第一识人不明,没有看透唐周的心思错误的任用了唐周,密谋的起义被唐周告密,事情败露的张角只得提前仓促起义有很多事情准备不充分。如果没有没有唐周的告密那起义的爆发将范围更广更强烈,给朝廷反应的时间就更少,起义成功的机会就更大。

第二、没有大力发展有学之士,他所任用的将领官吏几乎都是农民出身没有文化,自然也不会治理地方带兵打仗,所以起义爆发之初势头非常强劲,但是由于人才不足只会依仗人数战力低下,没办法训练成有战力的部队,不会治理地方物资全靠掠夺不能自给自足,无根之水岂能长久。如果张角大力发展有学之士为信徒割地而据,一面发展治理地方一面笼络人心对抗汉朝步步蚕食,没有百姓支持的汉朝又能够支撑多久。

黄巾军渠帅波才形象

第三、对形势认识不足,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战略物资人才都在世家大族手中掌握着,大多数穷苦人出身的黄巾军跟这些士族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张角不但没有想办法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反而放任他们对士族进行报复,把这些士族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些士族跟政府军一起合作对黄巾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如果说张角能够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争取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或许会有不一样的。

第四、没有合理的对军队进行编制调度,导致各个地方的黄巾军队没有相应的联系各自为战,没有互相支援,甚至有些地方的行事已经背离了他们起义的初衷,本来是进行革命的军队到最后变成了土匪强盗,慢慢失去了百姓们的支持。如果张角能够合理的调度军队,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严格要求军队使各地军队齐心协力互通有无,就不会被各个击破直到失败。

如果张角起义的时候没有做错这些事,那起义失败的结局很有可能被改写,自然也就没有了刘备孙权曹操三国鼎立的事了。张角起义失败并不令人意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农民起义有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个,这些起义军大部分由普通农民组成缺乏足够的教育,目光短浅没有远见能获得短暂的胜利但一旦受挫就不能够长久。张角兄弟三个也都没有领兵的经验战争部署乱七八糟管理混乱,没有大局观念政权建立太过于粗略。这些个起义军一般都是受压迫太久起义之后只为报复哪些压迫他们的人,一朝得势便忘记了起义的初衷,不顾当前局势安于享乐,慢慢变得腐化为了利益甚至不惜互相残杀。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对东汉的民生打击是相当巨大的。由于朝廷财政困难,起义失败后被俘虏的数十万黄巾军被朝廷全部坑杀,表面上是为了震慑不轨之徒,其实是实在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养俘虏。而且朝廷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扩充军备,为了平定黄巾军朝廷迫不得已下令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导致地方实力远远强于中央,形成了尾大甩不掉之势,对中央的统治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为以后的诸侯割据埋下了隐患,黄巾起义是汉朝灭亡的导火索。

标签: 张角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布雷顿森林体系简介 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二战,美元,历史解密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

  • 揭秘: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都要回家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官员,只要他们退休都会告老还乡,那么就有人问,在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回故乡,留在就任的地方养老不行吗?根据这个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解释。第一方面,古代人的家庭观念很强,现代人孩子成年以后独自建立家庭,被称为分家,但是在古代不一样,古代是几世同堂,几

  • 朱棣为什么要立13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就“大开杀戒”,他晚年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都屠杀殆尽,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整顿前朝、治理贪官;另一方面,他在为孙子铺路,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就决定将江山传给孙子,孙子年轻,也不惧威严,自然震慑不了前朝功高震主的百官。朱元璋如此费心,但孙子的皇位还是没有坐稳,抢他皇位的不是旁人,就是

  • 她本是秦淮名妓之首,一生漂泊无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圆圆,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陈圆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女子而导致朝代灭亡的,的确有那么几个,可是因妓女而改变江山的呢,历史上就只有一个女人做到了这一点,当时,吴三桂为了此女更是把清兵引入了关内,将他是推上了纷纭乱世的时代巨轮上。

  • 清代大臣 著名书画大家钱沣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书画家,历史解密

    钱沣(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

  • 门阀制度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门阀”,其实古代的“官二代、官三代”的书面称呼。它又称之“门伐”,即门第阀阅。就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始于西汉中期,“任子制”是一大标志。所谓“任子制”,顾名思义,就是任用子弟为官的一种制度。据《汉官仪》所载:“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意思为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任满

  • 宋朝时期的羊肉有多贵?连官员都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有人喜欢火锅,因为围坐吃一锅麻辣的火锅不仅能带来快感,让人欲罢不能,还能给亲朋好友们创造一个共度时光的好氛围;有人喜欢精致的糕点,因为不仅能尝到富有层次的甜蜜,还有多变的口感;有人喜欢花生、瓜子和清茶,因为一碟瓜子一壶茶,就能陪伴自己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然而北宋人喜欢羊肉,却是因为稀少难得。今天一顿

  • 太子洗马是什么意思?这个官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洗马,秦朝,历史解密

    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冼(xiǎn)马官官居三品秦汉起始,做先马,后人可能误写,做"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明朝就经常有人嘲笑"洗马"一职为洗马的官,可见,洗意和现在相同了。秦汉起始,做先马,后人可能误写,做"洗马",从而留下千古悬念。正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政变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混战,最后成了个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成想到了后期被司马家给摘了桃子。曹蕊临死前,是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结果曹爽渐渐的架空了司马懿,夺了他大将军的权利,司马懿成为无权无势的太傅。司马懿当然不开心,但是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的表露出来,反而是装病来麻痹曹爽,果然曹爽上当了,逐渐的放松了

  • 此人被罚诛九族,康熙得知其姓氏后把他免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尚礼,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很熟悉,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时至今日都依然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先师”,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更是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自从稀罕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了思想大一统之后,历代帝王对孔子学说更是尊崇有加,对孔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