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要立13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朱棣为什么要立13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3/12/10 6:53:21

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就“大开杀戒”,他晚年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都屠杀殆尽,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整顿前朝、治理贪官;另一方面,他在为孙子铺路,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就决定将江山传给孙子,孙子年轻,也不惧威严,自然震慑不了前朝功高震主的百官。朱元璋如此费心,但孙子的皇位还是没有坐稳,抢他皇位的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叔叔朱棣

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当上皇帝,随后他也面对继承人的抉择,其实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原因无他,“类己”和“喜武”。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嫡长子便是朱高炽,朱高炽与他恰恰相反,他喜静好文,体型还肥胖,生活行动都需要人搀扶,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朱高炽还是被立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炽已经是太子,朱棣却在1411年将13岁的朱瞻基又立为皇太孙,这又是为何呢?

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炽的嫡妻张氏,因此按照继承制来说,他被立为皇太孙也算是名正言顺。更重要的是,朱瞻基出生时非常幸运,据记载,他出生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皇帝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梦醒后觉得是吉兆,因为在当时大圭代表着权力。

而就在他回味此梦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自己有孙子出生了,朱棣立马想到自己的梦,觉得此景应梦,他十分兴奋,立马跑去看孙子,见到孙子就觉得很像自己,还表示“此乃大明朝之福也”,并亲自为他取名为“瞻基”,最后这一场梦和孙子的降生,对他发动“靖难之役”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知道,当时朱棣的3个儿子都被朱允炆扣为人质,而他本人正在装病,孙子的出生激发了朱棣的造反,事实证明,朱瞻基确实给祖父带来好运,朱棣日后一路攻进南京,成功登基称帝。

二:朱瞻基展现出的帝王之风范。朱棣为年幼的朱瞻基请了诸多文官为老师,同时,朱棣也常常亲自教导他,朱瞻基也十分争气,头脑聪明,反应灵敏。朱棣喜武,朱高炽好文,但朱瞻基文武双全,既好儒学又是一位杰出的武将,这样的他可见有着帝王之风范。

朱棣为了锻炼他,甚至数次带他征讨蒙古,而且他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劝说祖父御驾亲征讨伐鞑靼,由此可见,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着寻常小孩不曾有的成熟和果断。朱棣参考了他的意见,并在他亲征鞑靼期间,还特将朱瞻基留在北京镇守,而他镇守期间的表现也令朱棣十分满意。

三:为打消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朱棣曾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知道父亲赏识他,朱高煦便多次告状,无中生有说太子“失德”,朱棣自然不愿意看到儿子们自相残杀,也想让次子安心当一个王爷,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毕竟造反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他便果断将孙子立为皇太孙,以暗示自己的想法。

四:朱瞻基颜值在线。史料中,朱元璋的长相令人不敢恭维,朱棣本人颜值也不高,朱高炽就更不必说了,他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胖子皇帝,而朱瞻基则”出淤泥而不染“,据说他长相英俊,身材也高大匀称,实在是令朱棣满意。大明朝当时已经是扬名海外,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也代表着明朝的形象,又颜值自然更好。其实小便倒觉得颜值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早早将他立为皇太孙,也好着重培养。

1425年,朱高炽去世,朱瞻基正式上位,上位后的他十分争气,第二年就平定了朱高煦之变,接着他注重百姓生活,任用贤才、改革行政、清除朝中、军中腐败,和父亲一起创下了”仁宣之治“的盛世,由此可见,朱棣看人还是很准的,而朱瞻基也可以说是不辱使命。

标签: 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本是秦淮名妓之首,一生漂泊无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圆圆,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陈圆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女子而导致朝代灭亡的,的确有那么几个,可是因妓女而改变江山的呢,历史上就只有一个女人做到了这一点,当时,吴三桂为了此女更是把清兵引入了关内,将他是推上了纷纭乱世的时代巨轮上。

  • 清代大臣 著名书画大家钱沣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书画家,历史解密

    钱沣(1740年4月26日—1795年10月30日),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积劳成疾死。书法逼近平原,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有《南园

  • 门阀制度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门阀”,其实古代的“官二代、官三代”的书面称呼。它又称之“门伐”,即门第阀阅。就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始于西汉中期,“任子制”是一大标志。所谓“任子制”,顾名思义,就是任用子弟为官的一种制度。据《汉官仪》所载:“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意思为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任满

  • 宋朝时期的羊肉有多贵?连官员都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有人喜欢火锅,因为围坐吃一锅麻辣的火锅不仅能带来快感,让人欲罢不能,还能给亲朋好友们创造一个共度时光的好氛围;有人喜欢精致的糕点,因为不仅能尝到富有层次的甜蜜,还有多变的口感;有人喜欢花生、瓜子和清茶,因为一碟瓜子一壶茶,就能陪伴自己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然而北宋人喜欢羊肉,却是因为稀少难得。今天一顿

  • 太子洗马是什么意思?这个官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洗马,秦朝,历史解密

    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冼(xiǎn)马官官居三品秦汉起始,做先马,后人可能误写,做"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明朝就经常有人嘲笑"洗马"一职为洗马的官,可见,洗意和现在相同了。秦汉起始,做先马,后人可能误写,做"洗马",从而留下千古悬念。正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政变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混战,最后成了个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成想到了后期被司马家给摘了桃子。曹蕊临死前,是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结果曹爽渐渐的架空了司马懿,夺了他大将军的权利,司马懿成为无权无势的太傅。司马懿当然不开心,但是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的表露出来,反而是装病来麻痹曹爽,果然曹爽上当了,逐渐的放松了

  • 此人被罚诛九族,康熙得知其姓氏后把他免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尚礼,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孔子,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很熟悉,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时至今日都依然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先师”,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更是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自从稀罕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了思想大一统之后,历代帝王对孔子学说更是尊崇有加,对孔氏一

  • 朱元璋为何能打下天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十万大军军粮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当年在打江山的时候从白手起家开始,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但是他竟然把江山打下来了,也没听他说军粮不够的问题,至少史料上从来没有记载过这样的事情。崇祯皇帝当时虽然遇到了双线作战,既要和清军对抗,也要和农民军死磕。但是,好歹整个大明江山都是他的,整个大明王朝的收入,都进了他的国库。可为

  • 前蜀:五代十国政权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前蜀,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蜀国(907年-925年),史称前蜀,五代十国政权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前蜀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后,少有大规模战争,社会生产基本上能正常进行,但

  • 这个国君败坏人伦,死后被掘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平王,春秋,历史解密

    在中国,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即便曾经和死者有很深的矛盾,也会在死者过世那一刻起冤仇一笔勾销。然而在中国春秋时期,一位国君因娶媳逐子的荒唐事,导致去世后被人掘墓鞭尸,不得安宁。究意是怎样的深仇大恨,以至于让人做出如此极端惨烈的报复行为?话题还要从春秋时期楚国楚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