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古代西安城与洛阳城哪个更有价值?

我国古代西安城与洛阳城哪个更有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1/15 13:31:57

我们都知道西安与洛阳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两大古都,也正式因为有着这样雄厚的历史底蕴,所以这两大孤独常常会被人们拿来进行比较。支持者们为此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向也是一间非常常见的一件事。可要让小编说啊,早在近我国2000多年前,东汉大文豪班固就曾撰写雄文,对西安和洛阳分出了高下。

大家都知道,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西汉的都城是靠西的长安,东汉的都城则是靠东的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自称是西汉皇室后裔,国号也同样是“汉”,那为什么国都不选在长安,而要迁到东边的洛阳呢?

悦史君认为,汉光武帝之所以选择定都洛阳,主要出于3个层面的考虑:

首先,长安作为西汉的国都,在西汉末年,已经被新朝、玄汉政权、建世政权等多方争夺,早已变成一片废墟,焦土遍野,人烟稀少。

其次,洛阳自夏商两朝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东周时更成了国都,而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初,也是定都洛阳,洛阳有当国都的资本。

最后,汉光武帝的发迹地是南阳,洛阳离南阳比较近,便于巩固统治。

于是,汉光武帝选择定都洛阳,并一直都在全力经营新都。

到了汉明帝时期,朝廷财力有所恢复,开始着手疏浚护城河,修缮城墙,重整、扩大皇宫的规模。

可是,原本居住在关中的西汉遗老们,仍然怀恋着旧都长安的热闹繁华,固执地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错误的,希望朝廷能迁都回长安。

迁都可不是小事情,汉明帝也绝不可能推翻父皇汉光武帝的决定,但怎么来为洛阳鼓与呼,他把目光盯向了班固。

班固虽然只是一个校书郎,但汉明帝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班固也认为,洛阳作为东汉都城更加适宜,他很担心这些关于迁都的议论会扰乱人心,决心写一篇强有力的文章,为东汉定都洛阳的合理性辩护。

班固把自己关进书房里,认真研究了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蜀都赋》等作品,学习它们的结构方式,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睡不好,苦思冥想几个月后,终于写出了一篇雄文——《两都赋》。

在《两都赋》中,班固借由两个假想人物:长安代表西都宾和洛阳代表东都主人,完整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不过,班固在行文和表达方式上,非常注重技巧,因为东汉是以继承西汉的皇统自居,对西汉不但不能否定,反而要加以肯定;但从西汉、东汉的比较来说,当时东汉统治者需要的是对东汉功业和东都洛阳的赞扬、歌颂,所以对西汉的功业又不能作太具体、详细的表述。

为此,班固把《两都赋》分为《西都赋》、《东都赋》两篇,合二为一,又相对独立成篇。

《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蔗、都城壮丽宏大,宫殿奇伟华美,后宫奢侈淫靡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通篇都是赞美、夸耀之词;

《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出面,开头就是: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

把批评的矛头对准的是秦皇,而非西汉皇帝。

下面接着用一小段写“大汉之开元”,行文十分概括,马上就接着:“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开始以封建礼法为准则,赞扬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语作为大段描述的结尾。

后面又说:“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论证定都洛邑,不仅之前有先例,而且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

在《东都赋》中,班固借东都主人之口,对西都宾先予称赞,再予批评,最终以西都宾的折服告一段落。

不过,《东都赋》不是在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之后就结束,而是在下面接上说:“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

大约是考虑到下面即录附诗,会使结尾割裂而失去风韵,故将诗附于篇末,而以西都宾的称赞为结尾: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遭,请终身而诵之。”

这一处理显得轻松而诙谐,多少带有一点寓言的味道,使这篇骋辞大赋在庄严之中,带有活泼之气。

班固不在规模和繁华的程度上贬西都而褒东都,而从礼法的角度,从制度上衡量此前赞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壮丽繁华,实为奢淫过度,无益于天下。

由于班固在《两都赋》中,完美把握住了当时东汉最高统治者的复杂心态,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并从礼法的角度,歌颂汉光武帝迁都洛阳、中兴汉室的功绩,宣扬洛阳建都的适宜性,以驳斥关中人士不切时宜的议论,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这使他不仅赢得了汉明帝的褒扬,还获得了与司马相如、扬雄以及稍后张衡并称汉代四大赋家的盛誉,而《两都赋》所开创的京都大赋体制,也直接影响了张衡《二京赋》以及西晋左思《三都赋》的创作,被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文选》列为第一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只狼是说的日本什么时候的故事?揭秘只狼的故事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只狼其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这款游戏还是真的很厉害的,话说是继黑魂之后又一款能让人崩溃的游戏了,这款游戏一看就是那种很有风格的,也就是发生在日本古代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个只狼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又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

  • 战斗力爆表的戚家军为何会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浑河血战,这是发生在天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发生在浑河便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拥有兵力数万人,而明军这边,四川的白杆兵加上戚家军总计7000多人。说道戚家军为何会全军覆没,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种原因,而最主要的就是根本就不愿意逃跑,死战到底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戚继光平息倭寇后,在张居

  • 苇名之将、苇名玄一郎、苇名一心、苇名剑圣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年度大戏只狼上线了,买了游戏和没买游戏的人都还是在受虐中,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款游戏打的主题就是难上加难系列的,但是我们这些喜欢日本文化的人就不得不说说这个游戏的里面一些故事了,话说这个苇名家族在日本的历史上还是有的,而且就在战国时期,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苇名之将,苇名玄一郎,苇

  • 古代长枪为什么是木的?木质的不容易断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的武器非常多,很多成语里面也都是带有武器的,诸如刀光剑影、明枪暗箭等等。而在众多武器当中,“枪”算是大家很感兴趣的一种了。枪身是用木制作而成的,但是枪却是要带上战场的一样物品,为什么要用木质这种容易折断的材料?用铁质不好吗?难道古人有一些办法能够让木质的枪不容易折断吗

  • 红皇后假说原句,揭秘红皇后假说讲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红皇后假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说法话说有实力要冲击达尔文的进化论了,但是他却只是出自于一部电影的里面的台词,但是把这个台词仔细的分析看看的话,会发现竟然如此的有道理,所以下面我们也不妨看看,这个红皇后假说的原句到底是怎么说的,这个红皇后假说到底讲的是什么呢?下面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 鲁迅为什么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和尚和道士,在很多人眼里,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出家人”,好像都需要修行,只不过修行的内容和方式不太一样,而且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最终结果也不一致,一个是成仙,一个是成佛。当然了,这些也都是人们的想象。不过在鲁迅眼中看来,人们其实对道士的好感要远远高于和

  • 东方不败为什么会放弃对名利的追求?都是葵花宝典惹的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除开男主令狐冲,可能最接近笑傲江湖的人就是东方不败。东方不败陷害任我行,成为新一任的日月神教教主,还学会了绝世神功葵花宝典,但此后东方不败却放弃了称霸之路,反而在黑木崖过上了随心所欲的生活,要不是最后任我行主动找上门来,可能东方不败就能一直这样“笑傲”下去。不过很多朋友也感到

  • 最近一次木星合月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天文景观,有很多人关注,但是需要等很久才会出现,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几十年,甚至有数百年才能等到一次的奇观。而就在今年的3月27日,将会出现一次较为常见的“木星合月”,也就是木星与月亮运行到同一经度上。木星这样一个大体积、大质量的行星,与月亮这样“娇

  • 四大海味是什么,四大海味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四大海味其实大家也许都知道的,但是那都是沿海地区的小伙伴们,内陆的小伙伴们可能就不知道了,就好比小编就不知道这个四大海味是什么,其实这个也不丢人,不知道就可以问,可以去查询吗,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四大海味到底是什么呢?四大海味的排名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四大海味分别是:

  • 通古斯大爆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多人们无法解释的事情,而正是因为无法解释,所以人们就总是会将它们想象的很神奇,在古代是这样,在现代也是如此,虽然说我们已经比古代的人们了解了更多的东西,但是仍旧还有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情况。在历史上,就有一个“通古斯大爆炸”成为了未解之谜,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