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无比强悍,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汉朝无比强悍,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3/12/7 5:23:09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朝末年,群雄纷起,楚汉争霸,楚霸王项羽战败,汉主刘邦了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朝代:大汉王朝。截至目前,汉朝可以说,是一个由华夏民族建立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悍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朝代,汉朝和后来的唐朝并称为“雄汉盛唐”,同时汉唐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辉煌历史朝代,因此我打算把汉朝单独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讨论。

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由高祖刘邦建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后经外戚王莽篡位,改国号为大新,短暂15年之后,刘氏子孙刘秀光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因此汉朝又有“两汉”之说法。同时,汉朝也是继秦朝之后非常强盛的一个大一统帝国。

汉朝时,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感几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汉朝时期,文人猛将说出的那些振聋发聩的语言,至今听来,仍使人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傅介子有言:“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陈汤更是发出了中国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某天,刘秀从奏章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这话的人正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彪。

两汉统治中国四百多年,无论从哪个领域,中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几尽达到了最高值。

历经几代明主的推恩令,政治上,两汉时期更加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控制,在经济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苏,盐铁专卖,开始系统性规范的铸造五铢钱,因此汉朝政府掌握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力量。

尔后,目不窥园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汉武帝大力推行,并兼融改革,形成了掺杂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的思想系统,是所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以霸王道杂之”,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种非常大胆的、甚至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潮流,对改革的推行,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尔后,元、成二帝名正言顺的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此这般,则更加维护了封建统治的秩序,同时也侧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儒术之尊,则逐渐成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以及主流。

大汉的骨子里一直暗藏着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自信,甚至到了五胡乱华的末期,大汉的人民还一直保持着汉族的民族优越感。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缓慢上升。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直至汉武帝时代,大汉王朝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王朝。国富民强,加上汉武帝开疆裂土的决心,汉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用兵。

汉将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婿,最远到达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大部分被迫西迁,正是这部分西迁的残余势力,在顿河流域立足,最后在匈牙利平原地区建立了匈奴帝国,在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带领下,兵锋锐利,攻打罗马,这也是罗马帝国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汉王朝军事实力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降服了中亚大国大宛,以及现在新疆地区的许多星罗小国,西域臣服,自此汉朝疆域“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可谓幅员极其辽阔。

公元25年,刘秀光复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是中国历史最为和善的君王,他励精图治,使汉朝的国力再次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经济也是高度发达,文化统一,史称“光武中兴”。

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雄强的两大帝国。其疆域鼎盛之时,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鉴于汉朝的强大,华夏民族也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王朝为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国家开始了史称“三国”的大乱战军阀时代,彼时的东汉王朝业已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正式灭亡。

两汉灭亡,各有各因,西汉皇家绝嗣是个重要原因,但是两汉外戚势力实在是太过强悍,最终导致了皇家权力的坍塌,此般因素则成了最主要的缘由。总结起来,两汉灭亡的原因大致如下:

1,汉朝重用外戚,政局混乱。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大小山头林立,彼此之间互相争斗,无休止攫取权力与财富。

2,地主豪强势力的发展,在后期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在政治上争夺权利,结党营私。

3,汉朝娃娃皇帝数量众多,不是哀帝就是殇帝,承接不畅,青黄不接,而且基本上都属于早夭。娃娃皇帝完全没有执政能力,大权旁落,必然要依附于外戚。

4,地主经济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人口失去耕地,朝廷赋税无法从地主手中获得,只有向平民不断索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无法生存,纷纷揭竿而起,予以反抗。

5,黄巾起义的出现,则直接敲响了汉帝国走向灭亡的早钟。

汉朝是个很大的话题,因此单做一章而论。强盛如汉,最后却走上灭亡,不觉让人扼腕而叹。汉朝的强悍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汉以强灭。

汉朝灭亡之后,外族没有能力从汉帝国这里获取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这是汉朝一直用强盛的国力,对外族始终碾压才做到的,也是汉帝国的热血、以及强悍军事能力铸就的赫赫威名而做到的。

从古至今,只有这样一个从头到尾都算强悍的王朝。

在尔后的岁月里,所有王朝都朝着汉朝的方向发展,直到现在,仍然无人望其项背!

时至如今,绝世猛人陈汤的那句千古豪言仍然激荡耳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至今读来,依旧使人荡气回肠!

远去差不多两千年的汉王朝,始终是每个汉民族人的骄傲。每个汉民族的人,都应该以身上背负的这颗“汉”字而感到自豪。让我们一起努力,早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现大汉雄风。

标签: 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明时期有多少人?元明时期的人口规模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历史解密

    元朝是一个大帝国,但是对于经济发展来讲,蒙古族的入主中原却是一场灾难,蒙古出身于游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适合于草原,而对平原的生态条件而言,就 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蒙古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并不是很快地转变生产方式,而是把北方所占有的土地抛荒为草地,供畜牧使用,大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与此同 时,蒙古族在

  • 李氏朝鲜靠什么延续了50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氏朝鲜,朝鲜,历史解密

    在古代东亚各个国家之中,政权的更替周期通常都是两百余年到三百余年,像中国古代唐、宋、元、明、清和日本的室町幕府、德川幕府,统治时间都在这个范围内。而当时东亚的另一个国家却是一个特例,这就是朝鲜半岛的李氏朝鲜。李氏朝鲜是由高丽大将李成桂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篡国而建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被

  • 伍子胥出兵楚国背叛母国,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伍子胥,春秋,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很少有负面的,大部分都是同情伍子胥的。甚至很多的史书中,都说伍子胥实际上是一个忠臣。我们都知道伍子胥是楚国人,他是后来逃到吴国,才在吴国工作的。但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吴国人,竟然要出兵攻打自己从小生活的楚国。就凭借这一点,为什么说伍子胥是一个忠臣呢?在506年的时候,吴王就任命伍

  • 为什么乾隆年间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时代的人口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即便是注重休养生息的和平年代,人口也未出现过爆发式的增长。汉朝最高峰时,全国人口约有近六千万,唐朝鼎盛时期增长到了八千万,北宋时全国人口突破一亿,而到了明末,由于天灾和战乱的影响,中国人口仅有六千余万。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一直呈现出不断起伏波动,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一

  • 孔融死前与曹操的交锋?虽输给了屠刀,但说对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中,最先对孔融动杀心的是袁绍。《三国志》中说袁绍与“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这句话中“公”指的是曹操,袁绍看孔融不爽,想让曹操找个借口把他干掉。而当时曹操觉得天下不在自己手中,没必要杀此大名士败人品,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此后曹操与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他没有马上走另立或自立为帝的

  • 说说“大清龙脉''的兴衰往事 风水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龙脉,历史解密

    “风水龙脉”的说法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想给自己的先祖或自己找一块风水宝地,以便死后可以埋葬在此地,庇佑子孙后代,但要寻到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不但要有无上的机缘,更要得到风水大师的全力指点,然而能达到这两个条件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今天就说说“大清龙脉的兴衰往事。传说

  • 揭秘越南历史:被分为越南北属时期和自主时期两大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越南北属时期,越南,历史解密

    在后世史家的建构中,越南古史被分为北属时期和自主时期两大段。北属时期,包括五代以前以及属明时期,元朝和清朝的短暂占领亦可归入其中;自主时期,包括越南的吴、丁、前黎、李、陈、后黎、西山诸朝,以及阮朝前、中期。阮朝后期(1884-1945)归于法国保护之下,则属于越南近代史的范畴,即所谓的“法属时期”。

  • 刘禅去世后,他的陪葬品到底都有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事情,应该会有很多人都很有共鸣的。因为这一段时间里面的一些事情,在我们整个的历史上,都是占据了很大的分量的。而在其中的很多人,在历史上也都是很值得被人铭记的。那么在这段时期里面做君王的时间最长的刘禅,大家应该也是有印象的。但是在那个时候有一件关于他的事情,却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非

  • 为何说晋出公最后的希望掌握在韩赵魏三家的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出公,春秋,历史解密

    《竹书纪年》:晋出公五年,浍绝于梁……丹水三日绝不流……十二年,河绝于扈。晋出公在位期间,诸事不利,难得记载的河水断流异象也连连出现数次。在史书规则中,往往在位期间自然异象频繁的君主,多半不是什么好君主,也不会是什么好运气的君主。晋出公在位时,卿大夫势力划分为韩赵魏和智氏四大家族,智氏的掌舵者是荀瑶

  • 历史上出现过几个申国?都是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申国,周朝,历史解密

    大约五千年前,黄帝同盟起于陕北,姜姓炎帝同盟起于关中西部宝鸡一带。炎黄合并后,不少姜姓东迁,但仍然有不少姜姓继续生活于关中,至商周时期,关中一带完全华夏化的姜姓建立了申国,爵位为侯爵,关中一带尚未开化的姜姓则为申戎。申国与申戎皆位于关中西部。此申国历史上称为西申。周王国八百年,包括三个阶段,西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