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和王丞相分别是什么官职?王丞相究竟是谁?

包拯和王丞相分别是什么官职?王丞相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29 更新时间:2024/1/20 11:41:02

很多人在看了老版的包青天后,对王丞相的身份很好奇,这位王丞相究竟是什么官职呢?实际上庞太师曾透露说王丞相是一品丞相。在小说、戏曲还有野史中,王丞相被认为是王延龄,他本人宽厚仁慈,清正廉明,是包拯的恩师。不过王延龄只是一位被虚构的人物,历史中并没有此人,当时姓王的丞相只有三位,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答的介绍,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1,包公的开封府尹

开封府府尹这个职务很有意思,论官职不算太大,二三品官,但是这个职务很特殊,在包拯之前担任过开封府尹的有柴荣,赵光义,赵元侃(宋真宗),这个职位一般都是为储君设立的,不过这些储君是没有精力管理具体事务的,所以要找个代理人,代他们办事,这个代理人就叫权知开封府。

包拯也是权知开封府,也就是代理开封府,但是他上面没有亲王担任正式的开封府尹,因为宋仁宗虽然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是他膝下无子,为了继承人的事情,宋仁宗也算是伤透了脑筋。

这点和包公倒是挺像,包公长子48岁就去世了,不过他晚年竟然又生了一个儿子,宋仁宗却没这种幸运了,一直没能生出儿子来。

包公这个人是个很严肃的人,几乎不笑,人们当时甚至说要想看到包公笑除非黄河清了。

包公升官很快,从天长知县开始每两年升一级的速度干到,代理开封府尹的高位,在开封府尹任上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让很多平日为非作歹的权贵大肆收敛: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因为他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当时京城人们传的一句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

那时候包公就和阎罗王挂上钩了,不过只是一句比喻,后来人们干脆让他成了阎罗王,日断阳夜断阴。

古代的老百姓太渴望公平了,希望有一位青天大老爷给他们主持公道,包公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大老爷。

当时百姓告状甚至不能直接到大堂上去,因为宋朝法律有规定:除官典犯赃、袄讹劫杀,灼然抑屈,州县不治者方许诣登闻院。

也就是百姓有冤情需要打官司时,除非官典犯赃、袄讹劫杀、灼然抑屈”这这种大事,一般都是要一级一级的上告的,越级上告叫越诉,是要吃板子的。

但是包公在任时却让人大开府门允许有冤屈的百姓来告状。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包公这次对司法的改革,随着他的高升而湮灭,甚至到了清朝杨淑英为了给弟弟杨乃武翻案,进京告御状时还要滚钉板。

2,包公和王丞相

电视剧中有包公和王丞相对峙的戏,用以表现包公的不畏强权。

但是历史上的包公和王丞相就没要在一起共过事。

仁宗朝23个宰相,姓王的宰相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北宋五鬼之一的王钦若,王钦若在天圣三年去世时,包公还没考中状元,所以这个王丞相必然不是王钦若。

另一位王丞相王随,宋仁宗明道年间任宰相,明道二年王随死于任所,这一年因为父母年迈,考中进士的包公辞去所以官职在家侍奉父母。

最后一位姓王的宰相王曾,景佑二年拜相,这时候的包拯正在老家给父母守孝,到了景佑四年包公才从老家来到开封等待分配,后来把他分到天长县任知县,包公和王曾也不可能有恩怨。

电视剧或者小说中都喊包公相爷,真实历史上,包公没有当过正牌宰相,他当过枢密副使,相当于副丞相,按照我们看到副职自动忽略掉那个副字的习惯,叫包公相爷倒也无可厚非。

小说中包公如果遇到欺压百姓的官员是要怼的,不管对方是宰相还是皇亲国戚,毕竟他的三口铡刀铡不是吃素的。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包公会权衡,他那一届科举中出了两任宰相,韩琦文彦博,还有数位封疆大吏。包公和他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但是如果像张左这样的非我族类的外戚,包公才变成那个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宁可喷宋仁宗一脸吐沫星子也要把他拉下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董卓是被征召回京,为什么最后会引起众怒被天下诸侯讨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是东汉末年著名军阀,董卓掌管朝廷以后废少帝改立刘协为汉献帝,此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候的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天下迟早要进入被群雄割据的局面,看似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董卓,不过当年董卓可是深受信任被征召回京,为什么反而他成了毁掉东汉的导火索呢?董卓自幼在凉州长大,善于和羌人打交道,后来汉桓帝令董卓

  • 秦始皇的皇后可能是谁?为什么史书没有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秦始皇的皇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是争论不休的,之所以会有争论,就是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皇后究竟是谁,或许是有,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或许是根本就没有,所以也没办法记载。那么,假设秦始皇有皇后,那么这个人最大的可能会是谁?秦始皇的皇后究竟谁最有可能?为什么史书上都没有对这个人进行记载呢?关于秦

  • 秦桧后人中状元,乾隆问他他的祖先是谁他怎么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这个名字,可以说已经成了很多人排斥厌恶的对象,那么连带着秦桧的后人,也一起跟着遭殃了。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秦桧的后人们什么也没做,即便是到了清朝时期,作为秦桧后人的秦大士,还被乾隆问到一个让很多人尴尬的问题,祖先是谁。乾隆这样问秦大士,但是秦大士也不是书呆子,他只回答了七个字,却化解了尴尬,究竟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东厂?东厂有何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其他朝代有着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明朝皇帝特别喜欢设立一些特殊的秘密机构。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很多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就喜欢把东、西厂的厂公当做反派来描述。其实东厂的确出现过干政的情况,也导致明朝逐渐走衰,但这还是因为当朝皇帝没能做好权利的分配。既然东厂都能替代皇权,当时明

  •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海瑞会支持张居正改革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和张居正,一位是明朝著名清官,他写的《治安疏》被张居正评为天下第一疏。张居正则是在万历时期担任内阁首辅,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改革家。张居正推出的改革,遭到了极大的阻力,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也是有利有弊。海瑞因为备受排挤,所以干脆因病隐退,正好错开了以张居正为首主持国政的那段时期。很多人期待海瑞和张居正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张亮?张亮是不是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张亮在隋朝末年投靠秦王,后来成为唐初大臣,唐太宗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张亮最后却被告密谋反,导致被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觉得张亮是被冤杀,也有说张亮的确有谋反之意。当时张亮在洛阳招募私党还宠信术士,据说收养养子高达500人。皇帝最忌讳的便是将领私自养兵,这在李世民眼里估计

  • 纣王和黄飞虎是什么关系?揭秘封神演义黄飞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黄飞虎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他这个人小编觉得是非常非常悲剧的一个人,本来在纣王这边这边也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被陷害,到了周这边,虽然受到了待见,但是最后伐商的时候竟然又被纣王这边的人给杀了,还真的好悲惨的一个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纣王和黄飞虎有什么关系呢?还有这个黄飞虎在封神演义里面的结局

  • 韩信在刘邦手下注定活不了,就算真叛变也希望渺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初汉三杰中,韩信死的最惨,不光是被陷害而且还是死在好友萧何之手。韩信因为打仗能力太强,遭到刘邦猜忌,虽然这件事不是由刘邦主导,但刘邦肯定也略知一二。其实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命运似乎一开始便决定好了,只要刘邦成功登基称帝,那韩信基本上就活不了。有人说,如果韩信早点叛变有没有希望同刘邦做出最后的抗争呢?实

  • 明朝如何维系与蒙古之间的关系?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灭元建明后,蒙古并没有因此消亡,而且很有可能日后再次来犯,那朱元璋究竟是如何处理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呢?其实朱元璋也是大致采取军事和政治两种手段,选择双管齐下。对于当时的蒙古来说,内部经历几番瓦解早已元气大伤,而且很多蒙古人已经变成明朝臣民。对于百姓来说,能和平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王平在街亭表现突出,为什么诸葛亮并不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王平原本也算是有些默默无闻了,但是在街亭之战,王平的表现可以说是帮助蜀军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否则全军覆没都是正常的,马谡也没机会活着回来见诸葛亮。虽然马谡怎么样的结果都是一死,但是能在死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算没有白活。但是对于王平,街亭之后,诸葛亮却还是没有对王平委以重任,没有特别的重用他,这又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