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在刘邦手下注定活不了,就算真叛变也希望渺茫

韩信在刘邦手下注定活不了,就算真叛变也希望渺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4/1/23 10:30:27

初汉三杰中,韩信死的最惨,不光是被陷害而且还是死在好友萧何之手。韩信因为打仗能力太强,遭到刘邦猜忌,虽然这件事不是由刘邦主导,但刘邦肯定也略知一二。其实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命运似乎一开始便决定好了,只要刘邦成功登基称帝,那韩信基本上就活不了。有人说,如果韩信早点叛变有没有希望同刘邦做出最后的抗争呢?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很难让韩信翻身做主人。

拿韩信的打仗能力和刘邦的打仗能力来相比,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完全没有可比性。韩信肯定甩刘邦老帽子远了。

不过这话要是让刘邦听见了,他肯定不服气。事实上,当年刘邦就是因为不服气,和韩信比过一次。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陛下最多带10万兵。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刘邦不高兴了,反问韩信,你说你多多益善,为何你在我手下当差?韩信也很给刘邦面子,说,你虽然只能带10万兵,但是你能御将,所以我就只能归你管了。

君臣两人这么说笑一阵,也就算了。

其实说起来,刘邦不服气,也是有道理的。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从汉中往中原打过来的时候,表面看起来,刘邦总是打败仗,韩信总是打胜仗。但事实上,刘邦对抗的,是项羽的主力。韩信对抗的,则是魏国、赵国、齐国这样一些草头诸侯。韩信实际上没有真正和项羽打过。最后打的那一场“垓下之战”,实际上也并非是韩信一个人的功劳。当时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纠集了30万大军,把项羽的10万大军包围起来。项羽最后是中了韩信的计策,以为他的士兵都逃光了,自己的阵地已经被刘邦的军队全部给占领了,所以慌忙之间就逃跑了。这也是项羽在非正常情况下的一次失败。

所以说,用项羽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刘邦和项羽,谁打起来更厉害,显然并不可靠。

事实上,刘邦除了打不赢项羽,在后期平定异姓王的叛乱中,刘邦是没有打过败仗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打仗,并不是那么不堪一击。

因此,这件事就引起了后世巨大的猜测,如果当年韩信有机会和刘邦打一仗。比如说,韩信造反了,刘邦和韩信打起来了。那么他们两人谁打得赢呢?

我认为,如果这两人真的打起来了,韩信就算是天才的军事家,他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刘邦。

其实,一个人就算打仗厉害,他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厉害,要看他处在什么时期。比如项羽,他就是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吧。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没有人能打的过他。为什么最后在拥有10万兵力的情况下,竟然不堪一击呢?显然,这就是时机发生了变化。

如果韩信要造反,就只有在两个时间段里。

一个时间段,是在他被封为齐王以后。

当时项羽去劝他造反,说你要是不造反,刘邦将来会杀你的。但是当时韩信并没有听项羽的劝说。

如果韩信在这时候造反了,那么天下将形成项羽、韩信、刘邦三足鼎立的局面。相对来说,刘邦要弱一些。但是刘邦的谋士不少。所以,他就算没什么大将,也不一定就失败。后世三国鼎立的局面,可能会在那时候就会形成。刘邦再不济,退回到汉中,依靠强大的巴蜀后盾,依然可以称王。

而且韩信还不可能全心全意和刘邦打,他必须要对付项羽的进攻。所以韩信并不一定能打得过刘邦。

还有一个时间段,是韩信被从齐王迁徙为楚王的时候。

那时候,韩信心中已经有怨言了,造反也是很可能发生的。

不过我认为在那时候韩信造反,并不一定能够成功,理由有三点。

其一,韩信在当楚王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没有掌控兵权,他手中已经没有什么军队。如果要打仗,他需要重新集结部队。重新集结部队,就需要大家支持他。这就说到第二点。

其二,刘邦是天子之师,韩信是叛变者。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如果在道义上得不到肯定,那么他就不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拥戴韩信的人不多,韩信就不可能打胜仗。

其三,当时的老百姓,已经打了非常多的仗,早就不愿意再打了。项羽的军队战无不胜,为何一曲楚歌,大家都逃走了?因为大家疲倦了,不愿意再打了。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韩信在当楚王的时候造反,也不一定能成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如何维系与蒙古之间的关系?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灭元建明后,蒙古并没有因此消亡,而且很有可能日后再次来犯,那朱元璋究竟是如何处理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呢?其实朱元璋也是大致采取军事和政治两种手段,选择双管齐下。对于当时的蒙古来说,内部经历几番瓦解早已元气大伤,而且很多蒙古人已经变成明朝臣民。对于百姓来说,能和平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王平在街亭表现突出,为什么诸葛亮并不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王平原本也算是有些默默无闻了,但是在街亭之战,王平的表现可以说是帮助蜀军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否则全军覆没都是正常的,马谡也没机会活着回来见诸葛亮。虽然马谡怎么样的结果都是一死,但是能在死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算没有白活。但是对于王平,街亭之后,诸葛亮却还是没有对王平委以重任,没有特别的重用他,这又是怎

  • 黑衣宰相是什么意思?黑衣宰相姚广孝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黑衣宰相在古代是指那些在朝廷影响力比较大的僧人,因为当时僧人有一种僧衣是黑色的,宰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不过被称为黑衣宰相不一定就是宰相职位,但他在朝中的地位肯定很高。明朝就有一位历史上最出名的黑衣宰相,名叫姚广孝。姚广孝可以说改变了明朝的历史,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策划了靖难之役,帮助朱棣登

  •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谁?固伦恪靖公主在和亲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一共有七个女儿被嫁到了蒙古,其中六女儿固伦恪靖公主在1697年受封嫁给了敦多布多尔济。敦多布多尔济是蒙古土谢图汗部第三代土谢图汗,在当时清朝和蒙古之间的联姻中,可以说只有固伦恪靖公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固伦恪靖公主被称为“海蚌公主”,海蚌在满语中的意思就是“

  • 欧阳询作为初唐四大家,为什么会和唐太宗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欧阳询是唐朝十分著名的书法家和官员,他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等。不过欧阳询虽然在书法方面颇有成就,但他的官场之路就没那么顺利了。欧阳询在隋朝和李渊大军交手时曾多次死里逃生,因为他和李渊算是有一定交情,等李渊建唐后他被授予侍中一职,只是当时欧阳询已

  • 司马懿家族都是“妻管严”?实际上嫁入司马家的下场都不太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因为看了影视剧中司马懿的形象,就以为他是个妻管严,处处都要让着张春华。实际上真正的司马懿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相反他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自己人都有可能下狠手,而且司马懿的儿子也都继承了这股狠劲。当时嫁入司马家的妻子下场都不算很好,张春华最后不得宠信,司马师亲手毒杀爱人,这可不是“妻管严

  • 皇帝什么情况下会大赦天下?大赦天下所有犯人都会赦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帝在登基的日子,有时会下一道大赦天下的命令,大赦天下的意思就是既往不咎,很多人会理解成这是皇帝在赦免全天下的犯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虽然是叫大赦天下,但朝廷钦犯是不在赦免范围之内的。当然也不止是在登基的时候才会大赦天下,还有很多对于皇帝来说比较重要的日子,都有可能来一次大赦免,所以重点还是看皇

  • 康乾盛世和雍正有多大关系?为什么雍正存在感最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康乾盛世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期间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不过雍正夹在中间,算是康乾盛世中存在感最低的皇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或许这和雍正在位时间太短有关,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都在60年以上,是整个清朝实际掌权最长的两位皇帝。不过雍正在位期间也是勤于政事,而且自诩&ldq

  • 关羽拒绝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那她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曾经派人向关羽提亲,想要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这一看就是一场政治婚姻,为的是让两国交好。谁料关羽并没有答应,还把孙权给羞辱了一番,这关羽也的确不是很会做事做人,可以说他是真性情,也可以说没脑子。那么,既然没有嫁给孙权的儿子,那关羽那个女儿后来又怎么样了?刘禅娶的两个都是张飞的女儿,关羽的女

  • 明朝如何处理和鞑靼之间的关系?朱棣态度表明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鞑靼是明朝对东蒙古的统称,更准确一点是指成吉思汗嫡系政权以及东部蒙古部落的统称。洪武年间,明朝曾多次打击蒙古势力,将他们击退至漠南,消除了对明朝边界的威胁。此后明朝派出使节到鞑靼各部建立羁縻卫所,想用经济手段牵制他们。到了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征北伐,击溃了鞑靼两个部落,算是完成了一场大胜。当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