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直道为何不能与万里长城一样出名?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秦直道为何不能与万里长城一样出名?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4/2/5 5:44:10

我国历史上的首位封建王朝的皇帝秦始皇,他一生为后世留下了两大国防工程,其一是万里长城,其二便是秦直道。相信万里长城是人人皆知了,但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来说,很显然就显得有些沉默了,甚至还没有被后世所利用。那么这是为何呢?同样是伟大的工程,为何秦直道却被很多人所不知?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秦直道?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起点为汉代甘泉宫遗址,北部终点在今天内蒙古河套地区(现代学者考证并确定为麻池古城,遗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西北约800米)全长700余千米,大大缩短了当时帝国中心与边疆的距离。该道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

今天,学者们对此的观点是: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这种说法是有些模糊的,即所谓的“使用”是怎么个使用法?在史书里,人们基本看不到这条路被全线使用,或者用于大规模的调动军队解决边疆危机,所以,“使用”也只能是局部使用。也正是这个原因,秦直道才被淹没在了荒草丛中,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查阅史料和实地考察后,发表了一篇研究秦直道遗迹的文章,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确定真正秦直道具体走向也是近些年的事情。

有学者认为,秦直道的开通,便利了中原内地与河套地区的交通往来,成了内地通向北疆的大动脉。不仅对秦王朝当地抵御匈奴,巩固北疆及加强北方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军事上是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文化交流互往上是重要的连接纽带,同时又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桥梁。既然这么好,那么它为什么不被后世全方位地利用呢?在我们看来,主要有这样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它没有完工。《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六国年表》皆有明文记载,谓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此当无疑。不过秦直道究竟完工于何时?修筑秦直道总共用了多长时间?史籍语焉不详。学界一般根据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八月间胡亥等人曾经由直道南返咸阳事,断定秦直道即竣工于这一年,也就是认为秦代修筑直道只用了两年半时间(王开主编《陕西古代交通史》)。

汉武帝在取得匈奴战争的胜利后,视察河套地区时,曾与司马迁同行,司马迁本人是到过秦直道的,在那里,他除了发出过一些对民生的幽怨之外,还明确在《史记》里说直道在始皇在世时没有完工,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没有完工,但最终还是被完工了。这中间或许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质量问题。今天的学者们在考察直道时,发现虽然经历几千年的风雨,但直道在很多地方依然是不长草的,尤其是子午岭上的直道,当年的人们把它夯了个结实又结实,如今也是寸草不生。但这些地段的高质量并不代表全部地段质量都是相同的,比方说,直道在内蒙古包头段的走向,就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什么呢?当时的道路已经模糊不清甚至踪迹难寻,才有了关于走向的争议,这就说明至少在这些地方存在着质量的问题。

大约三年前,我们也曾深入这一地区考察,只能给这条路一个大致走向的判断,根本没法找到原来的那条路。这与河套地区的平整地形以及土质结构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促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即秦始皇在世时,蒙恬将军能把这条路修得很好,但到了胡亥手里就不一定了,人们“凑合”着将其完工不是没有可能的。质量是一个关乎千年的命题,胡亥手里的“凑合”也许是导致直道在后世断断续续的原因之一。这个完工可能与秦始皇与蒙恬将军有着极大的差别。

第二是它太“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直,用古人的原话即是“堑山堙谷”。见山削山,见谷填谷,这在当时是很直了,但问题在以后就会暴露出来,很显然也很普通的道理是如遇到大些的山洪,即意味着道路的被冲断。尽管当初人们会做一些防护的设施,但却不利于后世的加固、维修以及保养,使直道始终全线贯通。还有一个原因也在于“堑山堙谷”,人们当时为了追求所谓的直,尽量缩短距离,势必会甩开沿途的一些村庄和城镇,这就让世界最早高速上的供给成了问题。我们今天的高速甩开沿途的一些村庄和城镇,可以建立服务区,但在2000多年前一定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也就是说高速路一定需要沿途村庄和城镇补给的。所以,直道在“直”里便犯下了这样一个致命的错误,有一定后勤保障的军队可以在其上高速前进,但却不太适合商旅。

第三是在汉唐以后基本失去了军事的价值。我们看到尽管断断续续,但直道在后世一直也被断断续续地利用,比方说,汉孝文帝三年的夏天,匈奴入侵北地,汉帝刘恒亲自踏上秦直道安抚当地官民。正是有了秦直道的存在,汉王朝的大军才会像飞将军一样杀得敌人闻风丧胆,才有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据富县张家湾乡水磨坪村田野中的《重修王村寺碑》的碑文记载,唐武德4年(公元618年),还是太子身份的李世民北征也是经由直道到达此地,而在宋与西夏的战事中,“秦直道”的部分段落仍被交战双方所利用,向前线运送粮草和转运军士。

然而,这都是局部的被利用,人们似乎看不到历史上有大量的部队自长安而出沿直道直扑阴山的作战记载,这中间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长安并没有那么多的部队让统治者可以利用,他们集中部队以一点而攻击,还是要依靠河套周边以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部队,而这些地方的部队则不需要行走直道就可以到达作战的地点。比方说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霍去病就有从甘肃临洮和山西太原、上党出兵的经历,而在唐灭突厥的战争中,李靖夜袭阴山,动用的也是阴山一线的边防部队。

这么一说,直道为什么不被后世全方位利用已经非常清楚了,一方面自秦以后,汉唐两朝的北部边疆重心已经不在河套地区,也就是直道的终点;另一方面,随着后来朝代的迁都,至河南至北京,直道也便逐渐失去了其军事的价值和意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当时的老百姓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说起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抗击的时候,都是带有一种很愤慨的心情的,毕竟八国联军的行为属于侵略,要是现代人穿越回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很多人都想要拿起武器和他们对着干了。但是,当时的老百姓们又在做什么呢?那个时代真正的百姓,面对自己的国家遭遇入侵,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呢?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心中的永远

  • 秦直道是什么?一条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沟壑满布的黄土高坡以及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上,600公里的秦直道备800里加急行军所需,其标准相当于如今的二级高速公路了,可以说秦直道是能够堪比长城的世界级工程史上的奇迹了。那么秦直道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高速公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早习以为常,甚

  • 隋炀帝名声是怎么臭掉的?杨广的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提起隋炀帝,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而且隋朝正是亡在了隋炀帝手里,只能说隋文帝没能选好继承人。不过隋炀帝真有这么不堪吗?他的名声究竟是怎么臭掉的?想要客观的了解隋炀帝,就要知道他在位期间的那段真实历史。其实杨广本有机会改变局势,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但他还是过于心急,又没能及时体恤民心

  • 宋高宗用金牌召回岳飞的时候,岳飞就没有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岳飞当年是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令紧急召回的,如果没有召回,当时的岳飞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胜局,如果继续打下去,很有可能真的能完成他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心愿。但是随着金令的颁布,岳飞也不得不回到南宋。而岳飞其实很有可能察觉得到皇帝让他回去不会有什么好事,明明都快要胜利的却让他回去,一定有什么阴谋,那岳飞难道就

  • 燕国国力如何?燕昭王为什么说燕国是蛮夷之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存在感似乎是最低的一个。燕国总共有822年的历史,当年周武王是将自己的弟弟姬奭封于燕地,也就是燕召公。燕国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燕昭王甚至是把燕国称为蛮夷之国,但燕国还是有过一段称霸的时光,最后位列七雄之一。其实燕国也有很多丰富的天然资源,其中矿产就非常充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郑灵公怎么死的?郑灵公请大臣吃甲鱼自己反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郑国也曾称霸一时,但郑庄公以后郑国国力开始逐渐走衰,不仅对外实力大不如前,内部也是各种动乱。郑灵公是郑国第10位君主,他当国君原本好好的,有一天心情好请大臣们吃甲鱼,结果因为自己和一个叫公子宋的大臣开了一个玩笑,导致自己被杀。这件事就非常蹊跷了,郑灵公怎么会栽在一位大臣手上呢?公子宋又是什

  • 安西都护府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时期,期间疆域十分广阔,最大管辖范围曾经一度完全包括了天山南北,并至葱岭,西方可达到波斯。为了能够维护边疆地区的安稳,唐朝政府便在碛西专门设了了“安西都护府”来统辖安西四镇。在唐朝时期,吐蕃经常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为了镇守边疆,唐朝政府曾多次派兵

  • 曹腾为什么收养曹嵩?曹腾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腾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是谁,曹腾是曹嵩的父亲,也就是曹操的爷爷。不过曹腾是宦官,曹嵩并非是他亲生,而是领养的孩子。曹腾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汉桓帝能顺利登基曹腾功不可没,此后被封为费亭侯,加位特进。曹腾为官30多年,名声还算是不错,曹睿继位后还将曹腾追封为高皇帝。那曹腾当年为什么要收养曹嵩呢?

  • 十三棍僧救唐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少林寺,一直都是一个很多人心中的武学圣地,少林功夫的确是非常厉害的,而在民间也流传有不少有关少林的传说,比如说“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故事里的唐王就是李世民,不过这段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李世民和少林寺之间有过这样的故事吗?这一点其实来看一看李世民的经历就知道了。十三

  • 王后雅鱼与勾践共患难为什么回到越国后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关注的都是勾践卧薪尝胆,在吴国当俘虏,给夫差当牛做马,但是回到越国之后发愤图强,从来不敢忘记从前的伤痛,最终复国的故事,而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勾践在吴国为俘虏的时候,他的王后也和他一起。两人在吴国受尽磨难,但是没想到终于回到越国复国之后之后,王后却选择了自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飞鸟尽,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