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为什么会落入宦官当政的局面?黄皓最后下落如何?

蜀国为什么会落入宦官当政的局面?黄皓最后下落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4/1/11 12:47:18

没想到消耗了众人一生心血建立起的蜀汉政权,最后竟然毁在了一个宦官手中。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之位,而他身边的宠臣黄皓得到了重用。只是黄皓并非能臣,而且还是诸葛亮曾提醒刘禅应该远离的小人,可惜刘禅也非能主,根本无心制止黄皓当政的局面。虽然蜀汉依旧坚持了数十年时间,但朝政根基的溃败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才会被魏军一举消灭。

黄皓是蜀汉后主刘禅身边的小太监,可是他在蜀汉后期的朝廷里,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他专权乱政,祸乱朝纲,对蜀国的灭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既然如此,聪明一世的诸葛亮为何没能早点除掉他,以绝后患呢?

公元223年,63岁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17岁的刘禅在丞相诸葛亮等人拥护下,在成都扶柩称帝。

黄皓也就是在此时作为近侍跟随刘禅,官职是黄门令。

刘禅虽说是一国之主,但他年少缺乏政治才干,因此劳模诸葛亮为了蜀汉的安定和未来,只能独掌军政大权,并对刘禅悉心栽培,指望自己百年之后,他能挑起蜀汉大任。

刘禅是官二代,从小养尊处优,并不具备吃苦的能力。诸葛亮把治国重任担在肩上,他并不担心诸葛亮会谋反篡位,反而因为有人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活给干了,而乐地做起了甩手掌柜。

在这样的环境下,黄皓纵有权力的欲望,也不敢露出野心,因为权力都在诸葛亮手中。

不过,黄皓虽说摸不到权力的边,但他却极善谄媚,哄得刘禅非常高兴,对他也非常亲近。

公元234年,诸葛亮命殒五丈原,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位子。

当时宫中能主事的,还有侍中郭攸之和董允

郭攸之为人宽容,遇事少有责难,因此算是个不管事的主。

黄皓见此,认为擅权专政的机会到了,仗着自己是刘禅身边的宠臣,对权力有了觊觎之心。

不过,很快黄皓就发现朝中还有个人,就连刘禅都畏惧他三分。

这个人就是侍中董允。

董允为人正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刘禅在诸葛亮去世不久,曾提出要扩充后宫,但遭到董允极力反对,只得做罢。此后,刘禅每有不当的行为,董允总是对他及时匡正,因此他对董允生了畏惧之意。

董允看出黄皓的狼子野心,时常对他斥责,并劝谏刘禅一定要远小人而亲贤臣。

在董允的约束下,黄皓不敢在朝政上指手画脚。

公元246年,董允也病逝了。

在大将军费祎的举荐下,“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的陈祗接替了董允的官职。

陈祗虽像董允一样有威容,可是他却和董允不一样。他一心想要升官晋爵,对刘禅有求必应,与黄皓也关系甚密,互为表里。于是,两个人各谋所求,很快黄皓便得到了干政的机会。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陈祗也很快就成了刘禅身边的宠臣,在朝中位高权重,甚至超过了领兵在外的大将军姜维。

可是,混得再如鱼得水也得有个好身体,陈祗偏偏缺这个,所以不久他就病逝了。

陈祗去世后,朝中就没有了能克制黄皓的大臣。在他的阿谀奉承中,刘禅一再提拔他,很快他就从一个小小的黄门令,升为奉车都尉。

黄皓位及人臣,在朝中行事跋扈,打压异己,因此大臣们对他渐生恐惧。

刘禅的弟弟刘永认为黄皓祸乱朝纲,多次向刘禅进谏,希望刘禅能驱逐黄皓。

刘禅昏庸,竟听黄皓挑唆,反而对刘永起了戒备之心。十多年都让他只准留在封地,不允许他朝拜。

黄皓肆意安插心腹在重要的职位上,对那些不肯屈从于他的官员,不是贬谪就是革职。因此,朝中官员对他多有惧怕。就连统领政事的诸葛瞻董厥等人为了明哲保身,都对他专权擅政的行为多有包庇。

姜维见黄皓几乎控制了朝廷,在政事上更是到了由他说了算的地步。再加上姜维数年北伐都败多胜少,黄皓借机向刘禅举荐依附自己的阎宇,想用阎宇替代姜维的大将军职务。

因此,姜维对黄皓颇为忌惮,数次进谏刘禅,希望能诛杀黄皓。

可是刘禅却安慰姜维说,黄皓不过是个小人,不用太在意他。之后又让黄皓给姜维道歉,于是再不提此事。

姜维见朝中多是黄皓的党羽,再加上刘禅又对他百般庇护,害怕遭遇不测,索性请兵于沓中屯田,从此再不敢回成都了。

自此后,朝中再无人反对黄皓。刘禅又一味只顾玩乐,朝政事务,皆由黄皓作主。

可惜黄皓并非能臣,他一方面怂恿刘禅纵情声色,另一方面遇到政治大事,他竟然常常用神鬼巫术来处理,并安抚刘禅。

没过多久,蜀汉国力便更加衰弱,社会也更加动荡不安。

魏国得知蜀汉的情况后,派出钟会邓艾攻打蜀国。由于刘禅毫不防备,邓艾出奇兵,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蜀国灭亡。

邓艾要杀他,他贿赂邓艾身边的人,结果活了下来。不过后来,司马昭又重新把他抓起来,凌迟处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明朝太监是什么样?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太监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以为太监都是一种奸邪小人,不断地蛊惑皇帝做出一些危害国家的事情,或者就是像明朝时期的东西厂那样,都是武功非常高的,随便一挥手就能杀人于无形。但其实,这都是人们对于太监的误解或者一知半解所造成的,历史上真实的太监到底什么样?明朝太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谈到太监

  • 白起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埋20万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大家也懂的,那就是最后白起活埋了赵军接近40W人,但是仔细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并没有40W人之多,只是单纯的20W左右了,所以这个数字也真的太多太多了,所以白起活埋这么多人也还是让人很有话说的,今天我们也不说这个,我们说说白起是怎么做到一夜之间活埋20万人,20万人啊,怎么可能被活

  • 杜月笙那么会做人,为什么要幽禁自己老婆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杜月笙大家也知道的,当初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不同于其他的大亨,这个杜月笙的优势就是靠自己的做人去立足于世,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啊,所以杜月笙的情商那就是高得很啊,会做人就是杜月笙的给人第一印象,但是细心的朋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杜月笙被传说幽禁了自己的老婆接近10年,这么会做人的杜月笙为什么会做

  • 汉宣帝如何铲除霍光家族的?汉宣帝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霍光是西汉中期著名权臣,他身份显赫,是霍去病的异母弟、汉宣帝皇后霍成君的父亲。霍光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辅佐汉昭帝。等汉昭帝死后,霍光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掌权之路,废刘贺扶持汉宣帝上位,此后他便掌控了朝政大权,权倾朝野。而霍氏家族也成了皇室最大的威胁,好在汉宣帝最后及时

  • 唐朝上元节是什么节日?狼卫为什么选择在上元节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对上元节这个节日感到陌生,实际上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时期,唐朝的元宵节有三天假期而且全国各地都会举办赏灯夜游,举国欢心,所以元宵节非常热闹。狼卫想要动手引发骚乱,那在元宵节这天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人多,而且行动后也容易脱身。其实《长安十二时辰》对于大

  • 哪位皇帝能解救明朝的败局?换明太祖来会改变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上位以后不仅勤于政事,还大力惩治阉党,但明朝根基已经腐烂,最终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将大明衰败的政权拖回正轨。如果换成另外一位皇帝,能不能解救明朝灭亡的危机呢?有人提出明太祖朱元璋可以一试,明太祖自然是有治国的能力,但把他放在当时的情况下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还是个

  • 赵匡胤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收复大理?是因为兵力不够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在稳定内部后,就开始对外用兵,他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可以说是横扫天下。不过当有人提出向云南进军时,赵匡胤却没有答应,这到底是是怎

  • 唐朝“不良人”是什么人?居然是一个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之前有一部撤档的电视剧叫做《长安十二时辰》,虽说现在重新播出集数少了很多,但是能播总比不播要强很多。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很用心的作品了,从台词当中就更看得出来,而且代入感也很不错。在这部剧中用了很多比较专业性的词语,也许很多观众还不是很明白,就比如说“不良人”。那么今天小编就来

  • 无绍不成衙什么意思?清朝绍兴师爷有多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师爷在古代等同于幕僚,因为将领出征常常以幕为府,所以出谋划策的人便称为幕僚。清朝时期,各个衙门都会聘请一位师爷,担任主官的助手,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不过师爷中最出名的便是绍兴师爷,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师爷会单独分出一个“绍兴师爷”?实际上这也是因为绍兴籍的师爷很多,而且流

  • 战国四公子有哪些功绩?顺利推迟秦国统一的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后期,秦国依然成为第一大国,如果其他各国再想不出掣肘秦国发展的办法,那就只有坐等秦国一统天下了。所以当时各个诸侯国的贵族都为了限制秦国,开始广招人才,礼贤下士。其中魏无忌、赵胜、田文和黄歇功绩最大,他们也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如果没有他们四位的努力,恐怕秦国的一统之路的进程会被缩短很多。那这次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