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遂自荐的毛遂什么结局?为什么自杀了

毛遂自荐的毛遂什么结局?为什么自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4/2/5 6:10:31

说到“毛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毛遂自荐的确,毛遂自荐的故事一直流传,很多人也因此从中受到了很大的示,不过,关于毛遂的故事,似乎就只有这样一件事情了,虽然后来毛遂做的的确很好,但是从此之后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毛遂这个人物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了,那么在毛遂自荐之后,毛遂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在秦军撤退之后,赵国的世仇燕国看到赵国的国力大损,于是就开始攻打赵国。此时,赵国的一些名将不是领兵在外,难以调派,就是生病了,不能出征。一时之间,赵孝成王竟无人可派。

此时,有人提议,当初秦军包围邯郸的时候,平原君门下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一张利嘴胜过百万雄师,立下不世奇功。现在燕国来犯,如果就让毛遂挂帅,一定可以马到成功。赵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叫人去叫毛遂。

此时,毛遂已被赵王封为大夫。当他听说赵王要拜自己为大将军,挂帅出征时,不由得大惊失色,心想,我哪儿会带兵呀!于是,急忙入宫,向赵王请辞。

可是,无论毛遂如何请求,赵王就是不答应。于是,毛遂只能率军出征。这个毛遂还真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但他毕竟是个文人,就算他再怎么身先士卒,殚精竭虑,最后这支赵军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

兵败之后,毛遂自觉没脸再回到邯郸,于是就避开众人,在一个山林里拔剑自刎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到底是谁的责任?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看法,责任在赵王。赵王是个糊涂虫,不知人善任。当初改换廉颇,起用赵括,导致赵军在长平大败,四十万精锐之师,全部被秦将白起所坑。之后,仰仗平原君才侥幸逃过了一劫。现在燕国军队来犯,又犯糊涂,竟让一个文人领军出战,岂能不败?其实,当时赵国还是有名将的,比如被贬的廉颇,还有守边的李牧等人。可是赵王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让他们来挂帅。而毛遂呢,你让他去和楚王辩论,他可以慷慨激昂,动人心魄。他可以是一个好的演说家、外交家,但却决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而且毛遂自己也已经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可是赵王就是听不进去呀。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毛遂自己也有错。

当赵王询问毛遂的时候,他所列举的那些理由,为什么没能说服赵王呢?你毛遂不是口才好吗?那你怎么就说服不了赵王呢?而且,毛遂在推辞的时候,并没有突出自己军事才能如何不足,而只是说自己不擅长舞刀弄剑。但在赵王看来,这完全可以理解成,他是在谦虚,是在说自己是一介文人,武艺不行。可是,一个统帅,一个优秀的将领,并不需要自己亲自上阵去杀敌,只需要排兵布阵,安排好将领就行了。如汉初的名将韩信,那也是一个武艺平平的人,但并不妨碍他去统帅百万大军,横扫天下。

还有,当初毛遂的“锥子”理论,也害了毛遂。毛遂说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关注呢?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而是因为自己没有被放在口袋里。那么,赵王也可以理解为,毛遂不是没有当将军的才能,而只是没有当将军的机会。

那么,毛遂为何会拒绝得如此不清不楚呢?还是因为他贪功自傲。回想当年,在楚国签订盟约之后,他是何等的骄傲,讽刺其他十九人,不过是因人成事者,一点不知道谦虚低调。因此,是赵王的偏执和毛遂的骄傲,共同造成了这个巨大的错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良墓在什么地方?哪个张良墓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是初汉三杰之一,他本是韩国相国,秦灭韩后张良家族三百余人被杀,此后张良便下决心要替族人报仇。起义后选择跟随刘邦,也是刘邦能够建立汉朝的大功臣之一。不过张良晚年为了躲避刘邦的猜忌,选择明哲保身,这才能够善终。关于张良死后葬在各处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

  • 长平之战其余五国为何作壁上观?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国和赵国对赌国运之战,谁能获胜就有一统六国的可能。最后秦国战胜了赵国,还坑杀赵国45万大军,此后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国能和秦国正面抗争。为什么长平之战开打后,其余五国都选择作壁上观而不帮助赵国呢?当然秦国也不傻,秦昭襄王肯定会在和赵国开打以前,派出使者想方设法劝阻其他诸侯国不要插手。但

  • 唐朝名将李靖一生有哪些功绩?连李世民都对他佩服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靖是隋末唐初著名将领,神话小说中的托塔天王李靖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李靖为初唐立下无数战功,其中灭萧梁,破辅公祏,击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最为出名。李靖也根据自己积累的作战经验,将古代兵法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兵书的内容和理论知识。李靖一生著有多部兵书,可惜并没有流传下来。下面就

  • 顾恺之吃甘蔗理论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顾恺之为世人所知,或许是因为他的传世画作,而且很多人的认知中,顾恺之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画家,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他就每天很严肃的研究画作,实际上,顾恺之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一种理论叫做“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这种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顾恺之吃甘蔗又是怎么吃的,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 司马昭敢弑君却不敢称帝,这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师废曹芳后,曹髦被扶持为新君。但曹髦并不想就这样当一名傀儡皇帝,他想从司马氏的手中重新夺回大权。此后曹髦计划除掉司马昭,可惜事情遭到泄密,曹髦不幸被弑杀。曹髦死后还被贬为庶人,很多人不解,司马昭连弑君都干得出来,为什么他还是不敢称帝呢?曹髦死后,司马昭如果想要登基称帝似乎也并非难事,反正司马家早

  • 商朝帝王有哪些顺序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准确地说,商朝时期还没有“皇帝”这个词,没有皇帝这种说法,也没有年号这种东西,后世一般都称呼他们为“商王”,他们大概等同于后世“皇帝”的地位,是一国之君。可能很多人知道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知道亡国之君商纣,但是至于中间的君主,就

  • 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是哪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时期文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诗歌佳作,同时也留下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李白和杜甫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人们还把他们合称为“李杜”,不过除了他们两个以外,还有一些优秀的诗人,其中还有另外两位李姓和杜姓的诗人,为了区分就把他们叫做大李杜和小李杜。那么,小李杜又是谁,他们和大

  • 和珅倒台的时候,为什么纪晓岚没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和珅和纪晓岚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和珅总是会在纪晓岚面前吃亏,他们两个和乾隆朝堂上是君臣,私下都是好友。其实这些都只是来源于电视剧里的情节,真实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臣子,真正能跟皇帝打成一片的,古代的朝堂,哪有那么轻松快活?而且在和珅倒台的时候,如果纪晓岚真的跟和珅关系好,那为什么没有

  • 费祎被刺之谜真相如何?费祎究竟是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去世后官至大将军,并且为蜀国制定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一生为蜀汉发展尽心竭力,是令人敬佩的一代名臣。不过费祎晚年却遭到刺客刺杀因此身亡,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以费祎当时的地位来说,想要对他进行行刺并非易事,为什么还会让郭循得手呢?恐怕费祎遇刺背后的真相远没有这个简单,下面就为

  • 唐朝江山是谁打下的?他一人就能揽获半数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从李渊起兵反隋,到他登基称帝实际上只用了一年不到时间,但此后唐朝统一之战却花了10年。总有人问唐朝江山究竟是靠谁打下的,李渊和李世民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实际上李渊当皇帝以后就很少亲征了,带兵的事基本都是靠李世民。李世民先是击败薛举家族,后又消灭刘武周,扩大了唐朝的领地,此后扫荡群雄,终能一统天下。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