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是哪两个人?

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是哪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54 更新时间:2024/2/5 5:36:27

唐朝时期文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诗歌佳作,同时也留下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李白杜甫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人们还把他们合称为“李杜”,不过除了他们两个以外,还有一些优秀的诗人,其中还有另外两位李姓和杜姓的诗人,为了区分就把他们叫做大李杜和小李杜。那么,小李杜又是谁,他们和大李杜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无论是否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在那个时代至少是被万口所传之诗句,李杜、李杜大家可否知道李杜到底指的是那两个诗人呢?历史上还出现大小李杜之说,他们分别又指的是谁呢?今天跟着我们一块走进大小李杜的世界里。

“大李杜”——盛唐之歌

我们通常说的“大李杜”说的就是唐朝著名诗人“诗仙”李太白和“诗圣”杜子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人出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都通过自己的诗词影响着当代以及后世的人们。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李杜的世界看一看他们渊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有《李太白全集》传于世间,李白好喝酒一般作诗都是醉酒之后所作。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留世著名的诗文有“三吏”、“三别”。

“小李杜”——晚唐明星

我们通常说的“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杜牧,为什么要叫“小李杜”呢?主要是因为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将盛唐的诗歌发展到了顶点,但是“小李杜”作为晚唐时期享有盛名的两位诗人,也为了晚唐没落的时代添上了一份精彩。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擅长诗歌写作,构思新奇诗情画意,诗作在《唐诗三百首》占二十二首之多,位列数量第四,留有《李义山诗集》一部。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诗篇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其诗作大致可分豪迈、香艳两大类,传世之作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李杜同属一个时代,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记载这两位属于同一时代的伟大诗人,在天宝三载左右于洛阳遇到了诗圣杜甫,这个时候的李白已经成名多时,且长杜甫十多岁,并没有因此而小看杜甫,杜甫也没有因为李白的出名而去讨好李白,两人平辈论交在当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李商隐与杜牧同属唐末有名的大诗人,他们直接是不是跟“大李杜”一样有着一见如故的交情呢?其实不然,根据史书记载“小李杜”小李杜年纪相差十多岁,生活的地方并不相同,在《杜牧全传》中能够看的他们相识的一点蛛丝马迹,书中提到他们二人公元849年有过一次相遇,那也只是偶遇,也仅仅只有这一面之缘;没有李白和杜牧的把酒言欢,只有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而且他们的相遇史书一直是有争议的,通常的说法是他们并没有见过面。

查找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李白生于公元701年而李商隐生于公元813年前后,杜甫生于公元712年而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前后,他们之间相差一个世纪,也刚好出在唐朝的兴盛和衰亡两个时间段上。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小李(李商隐)还真跟大李(李白)有着血缘关系,同时他们同属李唐皇族的分支,这么说起来他们都是皇族之后呢。

要说李白和李商隐都是皇族后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比起大小“杜”来那还是差点,因为杜甫和杜牧同属京兆杜氏杜预之后,从西晋一直传到大唐依然兴盛不衰的京兆杜氏,杜甫是杜预的十三世后裔,而杜牧是杜预的十六氏后裔,这么说起来“小杜”还是“大杜”的孙子辈呢。所以说起来两杜之间的血缘关系更近。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和珅倒台的时候,为什么纪晓岚没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和珅和纪晓岚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和珅总是会在纪晓岚面前吃亏,他们两个和乾隆朝堂上是君臣,私下都是好友。其实这些都只是来源于电视剧里的情节,真实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臣子,真正能跟皇帝打成一片的,古代的朝堂,哪有那么轻松快活?而且在和珅倒台的时候,如果纪晓岚真的跟和珅关系好,那为什么没有

  • 费祎被刺之谜真相如何?费祎究竟是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去世后官至大将军,并且为蜀国制定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一生为蜀汉发展尽心竭力,是令人敬佩的一代名臣。不过费祎晚年却遭到刺客刺杀因此身亡,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以费祎当时的地位来说,想要对他进行行刺并非易事,为什么还会让郭循得手呢?恐怕费祎遇刺背后的真相远没有这个简单,下面就为

  • 唐朝江山是谁打下的?他一人就能揽获半数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从李渊起兵反隋,到他登基称帝实际上只用了一年不到时间,但此后唐朝统一之战却花了10年。总有人问唐朝江山究竟是靠谁打下的,李渊和李世民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实际上李渊当皇帝以后就很少亲征了,带兵的事基本都是靠李世民。李世民先是击败薛举家族,后又消灭刘武周,扩大了唐朝的领地,此后扫荡群雄,终能一统天下。而李

  • 关羽中的毒箭上是什么毒?为什么要刮骨才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流传的已经很广了,很多人敬佩关羽这样的勇气,没有麻醉剂,割开胳膊上的肉,刮去骨头上的毒,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忍下来的。只不过,虽然很多人知道关羽中了毒箭,却不知道那只毒箭上面到底是什么毒?毒性有多深,竟然要靠刮骨才能够清除毒素?三国演义里的华佗怎么解释的?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的名将,三

  • 北齐本有机会一统,却仅存27年便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北齐一度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可能完成一统的国家,但最后却仅仅存活了27年便被北周拿下。当时北齐拥有六镇流民还有关东世族,其军力十分强大,而且农业、盐业以及瓷器都发展旺盛,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不过北齐主要还是提倡鲜卑文化,并没有选择汉化,武成帝上位后更是一位昏庸好色之君,好不容易达到鼎盛的北齐就此走

  • 夷陵之战刘备不愿带诸葛亮?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决定蜀汉国运的关键一战,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惨败,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刘备此番伐吴过于激进,一早便踏入陆逊设下的陷阱,诸葛亮又不在刘备身边,所以刘备并没能及时撤出。不过刘备此次出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像演义中说的那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

  •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什么努尔哈赤一直打不进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如题目所说,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把崇祯杀掉了魏忠贤也算在内,认为只有魏忠贤活着,明朝的朝廷才能够相对正常的运转,有人去做事,而且当魏忠贤还活着的时候,努尔哈赤一直都没能打进来,他死后明朝也没有存活太。那为什么当时努尔哈赤打不进来?这足以说明魏忠贤对于明朝来说很重要吗?当真是不是不报,而

  • 司马懿篡位后,三千死士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私底下养了三千死士,所谓死士,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安排自己做事的人,不管他让自己做什么,都会跟随他一起,而且他们的武功一般都还不弱。这三千死士之后就跟随司马懿一起参与了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政权。不过,司马懿没多久也死了,而在他死后,这三千个死士又到了什么地方去呢?公元249年,七十岁高龄的司

  • 长安城的西市东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的繁华的都市,总是人流不息,高楼大厦林立,经常有国际进行的业务,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一座古代的城市,又会给大都市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或许是因为见惯了影视城,所以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都城其实并不大,里面也没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但其实并非如此,《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长安城,算是满足了很多人对于古代大城市

  • 三国辽东军阀公孙渊是如何陨落的?他本有机会建立第四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公孙渊是三国时期辽东军阀,他曾自立燕王而且还有机会建立第四国,但最后却惨败在了司马懿的手上。公孙渊是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后因公孙渊年纪尚小,所以由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此后公孙渊逼迫公孙恭传位,成为了新一任的辽东太守。魏明帝派毌丘俭讨伐公孙渊但不敌,此后公孙渊自称燕王割据一方。公孙渊的才能实际上被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