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恺之吃甘蔗理论是什么意思?

顾恺之吃甘蔗理论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2/5 6:10:14

顾恺之为世人所知,或许是因为他的传世画作,而且很多人的认知中,顾恺之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画家,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他就每天很严肃的研究画作,实际上,顾恺之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一种理论叫做“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这种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顾恺之吃甘蔗又是怎么吃的,对我们又有什么示呢?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艺,不仅能作诗写赋,而且他的字也写的特别漂亮,尤其很擅长绘画,精通于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有名的画家。他的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因此人们称他为“痴绝”。这里要讲一个关于他吃甘蔗的故事。

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进行视察,当地的官员来拜见桓温,另外还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开心,说:“这里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够尝一尝。”于是,大家听了都开始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断夸赞甘蔗很甜很好吃。

唯独只有顾恺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没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见他出神,于是就故意挑了一个很长的甘蔗,把甘蔗尖头给了顾恺之,顾恺之也没注意,就开始啃了起来。桓温看到顾恺之的吃相,笑了起来,说:“甘蔗甜吗?”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说:“我们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顾参军的甘蔗如何?”

这时,顾恺之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头,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自己。他顺手举起甘蔗,说:“你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大家看他这么认真回答,笑着说:“那你说怎么个讲究法?”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这么甜的部分,后来就越吃越不甜,最后就反胃了。而我从尖子开始吃起,到最后越来越甜,这就叫做‘渐入佳境’。”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

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把他和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传顾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图》,乃宋人摹本。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表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的三位最重要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昭敢弑君却不敢称帝,这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师废曹芳后,曹髦被扶持为新君。但曹髦并不想就这样当一名傀儡皇帝,他想从司马氏的手中重新夺回大权。此后曹髦计划除掉司马昭,可惜事情遭到泄密,曹髦不幸被弑杀。曹髦死后还被贬为庶人,很多人不解,司马昭连弑君都干得出来,为什么他还是不敢称帝呢?曹髦死后,司马昭如果想要登基称帝似乎也并非难事,反正司马家早

  • 商朝帝王有哪些顺序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准确地说,商朝时期还没有“皇帝”这个词,没有皇帝这种说法,也没有年号这种东西,后世一般都称呼他们为“商王”,他们大概等同于后世“皇帝”的地位,是一国之君。可能很多人知道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知道亡国之君商纣,但是至于中间的君主,就

  • 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是哪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时期文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诗歌佳作,同时也留下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李白和杜甫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人们还把他们合称为“李杜”,不过除了他们两个以外,还有一些优秀的诗人,其中还有另外两位李姓和杜姓的诗人,为了区分就把他们叫做大李杜和小李杜。那么,小李杜又是谁,他们和大

  • 和珅倒台的时候,为什么纪晓岚没帮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和珅和纪晓岚就是一对欢喜冤家,和珅总是会在纪晓岚面前吃亏,他们两个和乾隆朝堂上是君臣,私下都是好友。其实这些都只是来源于电视剧里的情节,真实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臣子,真正能跟皇帝打成一片的,古代的朝堂,哪有那么轻松快活?而且在和珅倒台的时候,如果纪晓岚真的跟和珅关系好,那为什么没有

  • 费祎被刺之谜真相如何?费祎究竟是被谁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去世后官至大将军,并且为蜀国制定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一生为蜀汉发展尽心竭力,是令人敬佩的一代名臣。不过费祎晚年却遭到刺客刺杀因此身亡,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以费祎当时的地位来说,想要对他进行行刺并非易事,为什么还会让郭循得手呢?恐怕费祎遇刺背后的真相远没有这个简单,下面就为

  • 唐朝江山是谁打下的?他一人就能揽获半数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从李渊起兵反隋,到他登基称帝实际上只用了一年不到时间,但此后唐朝统一之战却花了10年。总有人问唐朝江山究竟是靠谁打下的,李渊和李世民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实际上李渊当皇帝以后就很少亲征了,带兵的事基本都是靠李世民。李世民先是击败薛举家族,后又消灭刘武周,扩大了唐朝的领地,此后扫荡群雄,终能一统天下。而李

  • 关羽中的毒箭上是什么毒?为什么要刮骨才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流传的已经很广了,很多人敬佩关羽这样的勇气,没有麻醉剂,割开胳膊上的肉,刮去骨头上的毒,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忍下来的。只不过,虽然很多人知道关羽中了毒箭,却不知道那只毒箭上面到底是什么毒?毒性有多深,竟然要靠刮骨才能够清除毒素?三国演义里的华佗怎么解释的?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的名将,三

  • 北齐本有机会一统,却仅存27年便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北齐一度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可能完成一统的国家,但最后却仅仅存活了27年便被北周拿下。当时北齐拥有六镇流民还有关东世族,其军力十分强大,而且农业、盐业以及瓷器都发展旺盛,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不过北齐主要还是提倡鲜卑文化,并没有选择汉化,武成帝上位后更是一位昏庸好色之君,好不容易达到鼎盛的北齐就此走

  • 夷陵之战刘备不愿带诸葛亮?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决定蜀汉国运的关键一战,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惨败,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刘备此番伐吴过于激进,一早便踏入陆逊设下的陷阱,诸葛亮又不在刘备身边,所以刘备并没能及时撤出。不过刘备此次出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像演义中说的那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

  •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什么努尔哈赤一直打不进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如题目所说,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把崇祯杀掉了魏忠贤也算在内,认为只有魏忠贤活着,明朝的朝廷才能够相对正常的运转,有人去做事,而且当魏忠贤还活着的时候,努尔哈赤一直都没能打进来,他死后明朝也没有存活太。那为什么当时努尔哈赤打不进来?这足以说明魏忠贤对于明朝来说很重要吗?当真是不是不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