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只需要五百校刀手,他们真的很厉害吗?

关羽只需要五百校刀手,他们真的很厉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1/26 5:21:59

一个将军有自己能够调遣的士兵,这也是很正常的,古代打仗非常频繁,即便是一个朝代繁盛的时候,也可能在与外族侵略者做斗争,更不要说战国三国这种时期了。关羽作为一员大将,同样也有自己统帅的精锐士兵,而他动不动就说自己只需要“五百校刀手”,这五百校刀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关羽只需要他们,真的很厉害吗?

三国时期,有很多有名的精锐部队,比如曹操的虎豹骑。从《魏书》的:“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作战就像虎豹一样勇猛。

如此精锐的部队,谁能与之抗衡?马超的——西凉铁骑。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

马超凭借西凉铁骑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可见西凉铁骑战斗力之强悍。以上都是正史记载,然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支神秘部队,全书中就出现过两次,但却显得异常的嚣张。那就是:关羽手下的五百校刀手。

首次出现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曹操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边留下的猛将还有不少。而关羽带的五百校刀手,在华容道一字排开,就把曹军吓得屁滚尿流: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校刀手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关羽攻取长沙的时候,关羽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十分自信:“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校刀手,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于麾下。”但黄忠和关羽足足大战了一百回合,关羽用拖刀计才胜了黄忠,最后还被百步穿杨的黄忠射了一箭在帽缨上。

长沙的攻取,功劳都在魏延的反水投靠,关羽才得以迅速的取下长沙。五百校刀手仅仅出场两次,除此以外,全书中再也没有这支部队的影子。这支部队一次都没有出手,让人完全不知道他们的战斗力水准。

有几个点也十分让人疑惑,首先是这支部队到底是一支什么性质的部队?“五百校刀手”,究竟什么是“校刀手”?关羽是如何训练出这支部队的?

五百校刀手是什么样性质的部队?种种迹象表明,这支部队,应当算是关羽的私人部队,也可以称之为“私兵”。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本人生活的明代后期,就是私兵大行其道的时期。主要是因为明朝的正规军战斗力羸弱,许多人便训练自己的私人武装,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是典型的私兵。

而在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势力膨胀,兼并了大量的地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自然要招募私人武装。

私兵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组建他的主帅绝对忠诚,除此之外,各种规章和训练制度都由主帅自己制定,往往战斗力较强。关羽的五百校刀手,自然也是关羽的“得意门生”。

什么是“校刀手”?将“校刀手”直接理解为拿刀的卫士?这样未免太过武断。实际上校刀手的“校”,应当是一个通假字,不读作xiào,而读作jiào,理解为较量、比较都可以。

从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看出,校刀手,自然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一支战斗力远强于普通军队的精锐。

那校刀手拿的是什么刀?三国时期,刀在军队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已经取代了剑的地位,甚至在传统的刀剑之乡吴越等地,刀也取代了剑。如凌统在宴会上面对自己的杀父仇人甘宁,就想趁着舞刀的机会杀死甘宁,而不是舞剑。

军队中普遍使用的武器是环首刀,且当时的锻造工艺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环首刀加盾牌,应当是五百校刀手的标配。

关羽如何训练出这样一支部队?关羽首先应当训练的,是这支部队的胆气。也就是通过教育,使这支部队有极强核心凝聚力、纪律严明,最重要的是绝对忠诚于自己。

在这一点上,关羽靠自己的忠义形象言传身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其次是队列,短小精悍的五百校刀手,自然得是整齐划一,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能迅速的一字排开,旗帜鲜明,而不是“八”字排开,成为人的笑柄。

最后,对这支近乎于自己亲信的部队,关羽也少不了亲授武艺,这样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自然能远胜于普通武装。那关羽是何时发展起来这么一支部队的?其实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线索可寻觅。

起初关羽在跟随刘备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艰苦,用“惨”,来形容也不过分,被人打得到处跑,基本是刚坐稳就得走,最后还累得关二爷“千里走单骑”。这段时期,自然不可能组建什么“五百校刀手”。

而“五百”这个数字的首次出现,是在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离开新野之后,“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虽没有明说这五百人就是关羽引以为傲的校刀手,但极有可能就是其雏形。

以上,我们基本弄清了“五百校刀手”的性质,还有两个疑问:1.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为何没有一点这支部队的影子,只有残兵败将?2.罗贯中为何描绘这样一支部队?

对于第一点,我们无法获悉明确的答案,只能供大家猜测,也许是关羽注定要被安排赴死吧。

至于第二点,其实道理很简单,不妨把这支部队看作是关羽的仪仗队。其两次出场都是为了撑一撑关二爷的威风,实质上就是罗贯中为了刻画关羽高大形象的特意安排。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泰山封禅的时候,为什么带霍去病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泰山封禅,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封禅,而汉武帝就做到了,他也的确做得起。不过,封禅带上哪些人,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理说,汉武帝应该带上自己最中意的儿子,但是他自己的儿子一个也没带,反而带上了后霍去病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要带上霍去病的儿子?泰山封禅

  •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为何李严只能当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他任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刘禅,而且刘备还特意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不过此后李严在朝中的声望根本不能和诸葛亮相比,李严虽有兵权但如何使用只能听从诸葛亮差遣。为何两人同为托孤大臣,李严却只能给诸葛亮当下手呢?其实刘备早就想到了这点,所以才将兵权转给李严,想以此限制诸葛亮,但从

  • 武则天是如何对待情敌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即便是强悍入武则天这样的人,在感情上也难免有几个情敌,王皇后萧淑妃自然不用多说,她们最终的下场也是非常惨的了,但是武则天的情敌却不止这两个,甚至还有她的亲姐姐和外甥女。面对这么多的情敌,武则天又是如何对待她们的呢?这些情敌们的最终下场分别是什么,这样看来,李治也并不是只喜欢武则天一个人啊。武则

  • 皇太极为什么能接班努尔哈赤?皇太极靠什么上的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他统一女真建立后金,这才让皇太极有开国的机会。不过努尔哈赤一共有16个儿子,皇太极也并非长子,为什么最后却是皇太极成为努尔哈赤的接班人呢?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8个儿子,他能上位也是因为得到了岳托和萨哈廉的拥簇。当然皇太极有着过人的谋略和胆识才使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这次就为大家

  • 李隆基如何引爆安史之乱?他本有机会扭转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击南诏,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击大勃律,前锋屡捷。大唐国运昌隆,武功之盛,世所罕见。如果有人说仅仅一年以后整个大唐将陷入战乱之中,祸乱继起,兵革不息,二百余年,你一定以为他疯了。但天宝十四载,&ld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什么意思?曹操说的“杜康”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说的“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杜康被称为酒圣,因为传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人物。《说文解字》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此后杜康也有

  • 西汉酷吏郅都生平简介,郅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最为出名的酷吏,酷吏的意思是专指那些使用残酷方法审讯的官吏,以毫无人道可言的手段来维护封建秩序。郅都在汉文帝时期任郎官,到了汉景帝升为中郎将。当时郅都在朝中以敢于谏言出名,不过对象不是皇帝而是官员。不过郅都执起法来倒是不畏权贵,连皇亲国戚都一视同仁,所以得来“苍鹰&rdq

  • 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独宠郑贵妃?郑贵妃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郑贵妃虽然没能当上皇后,但她却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甚至朱翊钧的遗诏就是要册封郑贵妃为皇后,因遭到大臣反对才作罢。实际上郑贵妃相貌并不出众,但她却能得到朱翊钧的宠信,那郑贵妃究竟是有何特别之处呢?万历皇帝娶郑贵妃时只有14岁,可能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来说,喜欢的概念还很模糊。而郑贵妃出嫁时也只有1

  • 李承乾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会走上谋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八岁就被立为太子。据说李承乾年幼聪慧,深的李世明的喜爱,不过李承乾长大后得了腿疾,导致行动不便,此后李承乾性情开始发生转变,对李世明阳奉阴违,还曾派人刺杀自己的恩师。后来他又对亲弟弟李泰产生猜忌,认为李泰有夺嫡之心,于是大义灭亲派人行刺李泰,最后更是变本加厉想要对李世民逼宫,想要

  •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重要机构?龙武军、望楼、右骁卫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也让很多观众对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产生了十足的兴趣。当时的长安城已然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而且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繁华,让人忍不住想回到千年以前的长安去看一眼。不过剧中的长安也有很多神秘的机构,例如龙武军、望楼、右骁卫等,这在唐朝是真的存在吗?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解下,负责守护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