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

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05 更新时间:2024/1/21 5:13:18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明明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每每面对诸葛亮都要当缩头乌龟,无论用什么激将法都拒兵不出。诸葛亮病逝后,理论上来说司马懿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心病,为何他还是不敢伐蜀呢?其实司马懿的才能从来就不在战场上,何况当时他还有比伐蜀更加重要的事情。司马懿自保的警觉性要比常人多出数倍,凡是需要冒险的事,他都会三思而行。更何况他也不需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还有更加保险的方式。

诸葛亮应该是司马懿一生的死敌,但其实他们也是真正的知己,他们都很优秀,都有济世的才能,在很多方面也很相像,在多年的对阵之中,司马懿一直处于弱势,因为在军事才能上司马懿还是斗不过诸葛亮的,但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反而不再伐蜀了,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一、诸葛亮虽然病死了,但蜀国的根基还在,因为吴蜀的军事联盟还在,然而魏国在多年的征战中消耗巨大,因此不想两面受敌,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队得以有效的撤退,后来姜维执掌军权,力挽狂澜,加之文臣武将对刘禅都很忠心,蜀汉一时之间依旧兵精将足,再加上道路崎岖,蜀汉更是易守难攻,最后有吴国的军事联盟,如果魏国进攻蜀国,那么吴国毕定援助蜀汉,如此一来,两面夹击,腹背受敌,所以伐蜀就是痴人说梦,不可能的事情,司马懿自然知道这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在此时如果进攻蜀汉,则必败无疑,因为天时不具备,地利也不具备,所以此时的司马懿不会伐蜀。

其二、诸葛亮刚刚病逝五丈原,司马懿就接到了圣旨,圣旨中写道:“恭贺司马懿旗开得胜,战功卓著,削除司马懿大都督职位,回洛阳复命,令有重要安排。”也就是说司马懿刚刚在军事上有点起色,就被剥夺了兵权,回到洛阳之后,更是被严加看管了起来,此时的司马懿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说此时的皇帝不担心蜀国,也不担心吴国,唯独担心的就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的功劳太大了,这样曹睿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加之司马懿统领大军多年,深得军心,由此曹睿常常因此睡不着觉,他担心司马懿会谋反,所以不会再给司马懿兵权,所以从皇帝的角度考虑,也不会让司马懿再次伐蜀,因为如此下去,司马懿的羽翼再度丰满,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再想到曹操当年那个梦“三马同时其槽”,曹睿更是不放心司马懿,所以也不会让司马懿伐蜀。

其三、中国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司马懿对其更是了解其中的深意,诸葛亮一死,蜀国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进攻曹魏的,此时的司马懿知道自己有危险了,因为多年领兵在外,难免会遭到他人的妒忌,尤其是曹魏的亲贵们,更是对其虎视眈眈,如果此时出兵伐蜀,势必会让人看出他的野心,所以此时的司马懿只能隐忍潜藏,让全有人都低估自己,才能真正的自保,所以司马懿不会再做出头鸟,只会做井中鳖,在那里偷偷藏着,等待着时机,此时的司马懿知道,如果一再冒进,必将遭受恶果,留下蜀国,就等于保全了自己,因为只要对手存在,就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不会主张伐蜀。

其四、曹睿不久就病逝了,托孤司马懿,魏国的朝政从此陷入了混乱,司马懿与曹爽开始了长达多年的明争暗斗,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去伐蜀,此时的司马懿被曹爽盯的死死的,有一群人围绕在司马懿的身边,天天监视着司马懿,司马懿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此时的他自身都难保,更何谈伐蜀呢?最后司马懿忍无可忍,发动了高平陵政变,诛杀了曹爽,算是保全了自己,不久后东吴再次伐魏,司马师率军抵挡,司马懿不久后就病逝了,所以根本没有机会伐蜀国了。

这大概就是司马懿不伐蜀的原因,伐蜀必将给自己带来灾难,或者让自己难以自保,所以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断无伐蜀之念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大家虽然相互之间也有打架,但是打架却还会给对方一线生机,让它重新复国,但是战国时期的打架就是要把对方打得再也起不来,以灭国为最终目标。而晋国作为被韩赵魏分割的一个大国,在国家灭亡之后,晋国的国君又去了什么地方呢?魏、赵、韩三

  • 萧何是如何让刘邦对自己放心?揭秘萧何的自保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是初汉三杰之一,也是三人中最早跟随刘邦的成员,只是萧何最后却依然没能逃脱刘邦的猜忌。其实萧何早期是刘邦的上司,此后却成了刘邦的下属,依照刘邦多疑的性格他应该很难跟萧何相处,为什么萧何却能安然无事的跟随刘邦这么多年呢?这就要夸夸萧何的高情商和他的自保之道了,萧何并没有变现出太强烈的功利心,这为他赢

  • 为什么刘备每次都能跑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备,那也算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了,他从一个已经与平民无异的小人物,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一点点成长起来,最终建立起了蜀汉,尽管最后还是没能够完成自己平生所愿,但是也很了不起了。而刘备经常打仗,也经常输,输了以后刘备会逃跑,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刘备每次逃跑都是能够顺利跑掉的,这

  • 春秋蔡国被谁所灭?蔡国国力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蔡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首位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不过此后叔度反叛,导致被周公放逐,还是蔡仲重建了蔡国。蔡国并不算一个强国,历史上曾两次被楚国所灭。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31年,只是后来蔡平侯艰难复国,但依然活在楚国的逼迫之下,第二次则是永久的被灭亡了。不过蔡国也曾攻入楚国都城,对楚国造成了不小的

  • 秦国一统六国后反而变的不堪一击?秦国是如何快速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从巅峰到灭亡只有短短14年时间,虽然它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时间确实太短了。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在一统六国后反而变弱了呢?最后可以说是被打的节节败退,似乎毫无还手之力。秦国的快速衰落恐怕无人能预料到,很多人都把这一切归结于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嘱,让秦二世上位。这当然是原因之一

  • 赵匡胤为何没早点发现赵光义的野心?弃用符彦卿才后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赵光义能继承赵匡胤坐上皇位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赵匡胤突然驾崩,而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说赵匡胤生前曾答应把皇位传给自己,但后人似乎不怎么相信这个说法。反正可以确定的是,赵光义是有想当皇帝的野心的。既然如此,难道赵匡胤此前从来都没察觉到赵光义的目的吗?实际上赵匡胤是有所意识的,特别是在弃用符

  • 庞统临终前道出蜀汉必亡?只有诸葛亮悟出其中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是刘备身边十分重要的谋士,三国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凤雏卧龙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而刘备正好拥有“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但刘备的一统之路却异常艰难,其实刘备能从白手起家做到三国鼎立之一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想要达成匡扶汉室的理

  • 宁远大捷两边伤亡如何?袁崇焕斩了多少后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曾指挥明军在宁远首次打败后金军,这场战役也被称为宁远大捷。当时明朝内忧外患,面对强大的后金军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袁崇焕组织大量军民,利用大炮和火攻协力防守,这才击败了努尔哈赤的进攻,不然山海关就要危险了。也正是因为宁远大捷,让明军重新拾回对后金的自信,不然明朝可能会陷入更加危

  • 真实的晋惠帝到底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晋惠帝,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个实打实的白痴,当听闻百姓遭遇饥荒的时候,竟然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足以见得他是真的不懂得体察民情,并且没有任何脑子的。只不过,孔子还曾经因为看见学生“偷吃饭”而冤枉他呢,其实他只是看见饭里面有不干净的东西自己把它吃掉,

  • 杜秋娘是谁?她是如何从一名妓女变成唐宪宗的宠妃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唐朝时期最著名的男诗人,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李白了。不过在唐草这个诗人众多的年代,好的诗人可不仅仅只是男诗人,另外还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女诗人。而今天所要提到的唐代名妓杜秋娘就是其中一个。“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诗相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