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后期需要怎样的官员?李白有理想却终究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唐朝后期需要怎样的官员?李白有理想却终究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4/1/22 14:05:48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不过李白除了写诗以外,他也有想入仕为官“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李白曾多次投身仕途,只是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实际上唐玄宗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根基就已经被动摇,国力也逐渐衰退,李白也想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可惜并没能给到他这样一个机会。那唐朝的中后期到底需要怎样的官员呢?从李白的仕途之路或许能受到发。

一. 绝望的李白

辞职得到批准的李白,从皇宫财务处结了工资,落寞地离开了长安。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做什么工作,而且当了一名旅游博主,走遍名山大川。直到安史之乱后,李白才真正等来了一个看似不错的机会。

给予诗人这个机会的人,便是《长安十二时辰》里那位答应张小敬释放闻染要求的永王李璘

永王是玄宗的第十六子,本是最没有希望成为唐玄宗接班人的皇子之一。不过到了安史之乱时,永王却被避难蜀中的玄宗册命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一时声势颇盛,大有与此时在灵武自行登基的肃宗李亨分庭抗礼之意。

至德元年十二月,永王打着救援河南的旗号,率领舟师由江陵东下。他抵达江西后,其“谋主”韦子春即大力推荐自己的好友李白出来一起共事。

李白的诗文本来就名扬天下,加上韦子春的推荐,永王便邀请此时正在江西的李白出任江淮兵马都督从事。已经失业很久的李白闻讯欣然前往,还写下一首感激涕零的诗:

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

在李白眼里,这是一个让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他认为永王东巡,目的在于收复河南、扫静胡尘,自己跟着永王,一定能做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

然而,大洋彼岸阿甘的妈妈曾经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永王东巡,尽管在表面上突破了玄宗《命三王制》中所规定的都统范围,属于出师无名。但已有很多证据表明,玄宗对永王的东巡是持默许态度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抗肃宗的势力。肃宗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为此,他派人诏逾永王,要求永王掉头回去。

可是永王却不理不睬,反而还出兵攻打肃宗控制下的丹阳。于是,肃宗便决定要以强硬的手段来遏制永王、对抗玄宗了。

最终,永王兵败,而玄宗也不得不在肃宗的压力下将永王东巡定性为谋反,并下诏将其贬为庶人。

李白作为永王李璘的“同党”,自然也要受到连带的惩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大将郭子仪等好友的积极斡旋之下,李白由被砍头改为流放夜郎。

于是,一向自大的李白就在夜郎这个自大的地方住了下来,直到三年后,肃宗大赦天下,李白才得以从西南那个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回到中原。

朱熹曾经就此事刻薄的讥讽李白:“李白见永王璘反,便从更之,文人之没头脑乃尔...李白诗中说王说霸,当时人必谓其果有智略,不知其莽荡,立见疏脱”。

但是,李白真的对于永王东巡的合法性和潜在危险没有过一丝的察觉吗?

对于李白这样一个一生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当有机会来时,“欲借之以立奇功”的心态便压倒了一切警觉。所以,李白做出错误的判断,不完全是缺乏政治洞察力,还有因为建功立业的“私心”作祟。

此后,回到中原的李白,还想从军杀敌,但已然是力不从心了——他都六十一岁了。

不久,诗仙就病逝了。《新唐书》记载,唐代宗继位后以左拾遗征召李白,但是召令未到,李白就已经驾鹤西去。折腾了一生,李白都没有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歧路

其实像李白这样,指望在唐代的官场上一步登天,是一个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

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所以苏秦、张仪这些人可以运用纵横捭阖之法,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为诸侯国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但是到了唐代这样的大一统王朝,纵横术早就失去了其用武之地。大一统帝国需要的是具有真正办事能力的官员,而不是什么合纵连横与诡辩之术。

李白深信自己所学之术,可以运筹帷幄锁乾坤,纵横捭阖定大事,就完全是不合时宜的妄想。

其次,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从基层做起,一步步的历练自己,积累政绩,最后才有可能升职加薪,位居三公。

以狄仁杰为例,起先,他是通过科举考试及第,获得汴州判佐的职位。尽管这是一个很小的官,但是他在任上尽职尽责,锻炼自己的行政能力。

不久,工部尚书阎立本就发现狄仁杰是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夸奖他是“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并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内,狄仁杰努力学习吏治、兵刑等典章制度。凭着对法律事务的熟悉,狄仁杰后来又升任大理寺丞。

就这样,一步步,狄仁杰最后成为唐朝中兴名臣。狄仁杰是通过自己的政绩让伯乐发现自己,举荐自己,而李白是通过写自荐信来寻找伯乐发现自己,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通过从基层做起,可以慢慢的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源,打下自己的政治根基。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波云诡谲,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如何能站稳脚跟?大家看《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太子李亨,虽然是太子,也照样要与右相林九郎做殊死的搏斗。

如果太子没有自己的亲信李必、何监、郭利仕等人的支持,估计早就被废黜了。

李白可曾想过这一点?唐玄宗就算任命你为宰相,你就能真的施展自己的宏图伟业?你可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动,又有多少杀机四伏?

《长安十二时辰》的李必就是因为看到了李白郁郁不得志的原因,所以才说“他豪冶华丽,我却务实”。

可以说,没有李白的失败经验,就没有李必务实的政治思想,没有李必务实的政治思想,就无法推动整部剧的剧情发展。

李白,尽管在这部剧中没有露脸,但是他才是这部剧真正的源起。

作者:霍小山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后期为何会对疆域失去控制力?或因群臣内哄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是在永乐年间,国土面积大概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不过到了明朝后期,明显对疆域的控制能力越来越薄弱了,导致一度被侵占了不少地方。实际上明朝的军事力量并不弱,为什么会被周边一些小的国家占便宜呢?主要因素还是要从朝廷内部找起。相信大家对明朝后期的朝廷风气也有一定了解,下面就为大家简

  •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防务措施?揭秘长安城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长安十二时辰》似乎是把观众们带回了盛唐时期,不仅看到了长安城的开放,也对当时的防务措施有了全新的了解。因为《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很多专业名词,导致有些观众一开始还看不懂,要看过几集以后才慢慢理解。剧中出现的望楼系统就令人印象深刻,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是依靠望楼传送,而且速度极快。不过唐朝时期并没有

  •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为何最后突然败走麦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襄阳还有樊城。后来关羽利用十几天的霖雨,让城内的魏军只能被困其中,然后乘船进攻拿下魏军的支援部队,还生擒于禁、庞德。此时关羽形势一片大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故事便由此而来。不过好景不长,关羽没想到孙权竟然派出吕蒙偷袭荆州,还暗自联合曹操对他形成夹击之势。最后关

  • 顺治只活了24岁,为什么能有17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24岁的年纪,在现代来说还不算是什么,很年轻,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毕竟古代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岁甚至十一二岁就结婚了的,24岁已经是很老的年纪了。不过,顺治帝也就活了24岁,但是却留下了17个孩子,这在现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他才只有24岁就有那么多孩子了?顺治究竟有多少个妃子呢?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

  • 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为何依然能掌控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身为王朝的元首,本应该勤勤恳恳,宵衣旰食。众所周知,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当属雍正了,他每天起早贪黑,日理万机,逢年过节也是很少休息,为了清朝的繁荣昌盛而奔波。与雍正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万历了,这位皇帝可是二十多年不上朝,懈怠之举可见一斑。万历数十年不上朝,但是大明的体系依旧在运转,这得感谢明朝的制度

  • 三国张绣怎么死的?张绣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张绣是东汉末年在宛城割据一方的军阀。张绣早年跟随张济,后来立下军功升为建忠将军。张济死后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随后投降曹操,但他又不满曹操的态度对其发动突袭,从而害死曹操的长子曹昂,还有典韦。按理来说张绣已经和曹操结仇,但此后曹操竟然又接纳了张绣,将他麾入旗下,并且在官渡之战上立下功劳,还升为破羌将军

  • 董卓来自西凉,那他和马腾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马腾和马超的西凉军,在三国时代也是一股存在感非常强的势力,虽然最终结局不太好,马超也去了西蜀,但是曾经的风光也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而不只是马腾,还有董卓,他也是来自于西凉,如此看来,马腾和董卓之间应该是有什么关系的,难道是老乡吗?究竟马腾和董卓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马腾有“西凉太守&rd

  • 宋真宗赵恒为何沉迷封禅?宋真宗泰山封禅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封禅在古代是指帝王举办的大型祭祀盛典,传说封禅从夏朝就开始进行了。而皇帝们最喜欢去泰山封禅,因为泰山一直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从秦始皇到宋真宗为止,总共进行过十次泰山封禅,还有一次是武则天在嵩山封禅。那这次就来为大家讲讲宋真宗泰山封禅的故事。宋真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只不过

  • 秦始皇有几个孩子?秦始皇后代下场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作为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多朋友好奇秦始皇一生共有多少妻妾,还有多少孩子。实际上关于秦始皇的后妃妻妾,在历史上都没有详细记载,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会是个谜。不过秦始皇的后代是有记载了,秦始皇共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不过儿子只有四位记载了性命,女儿则是全部没有性

  • 朱元璋为什么让义子改回原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收养的义子自然还是要跟随自己的姓,朱元璋的义子正是如此,但是在义子没有亲生父母的情况下,朱元璋后来却要让自己的义子改回原姓,这是为何?朱元璋的义子那么多,为什么只让朱英改回原姓,朱元璋总共有多少义子呢?历史上朱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跟随朱元璋,又是如何协助朱元璋建立明朝呢?其一:无事不登三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