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帝和慈禧的死有没有关系?慈禧人生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光绪帝和慈禧的死有没有关系?慈禧人生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4/1/10 9:42:52

光绪帝驾崩于1908年11月14日,而仅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后慈溪太后也寿终正寝,这两人的死亡时间相隔如此之近,会不会隐藏着怎样的关联呢?其实很多人都对这样一件事感到好奇,未免有些太巧合了,而且慈禧本身就跟光绪帝不和。不过想要寻找其中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了,慈禧在她的人生最后时刻也做了很多准备,如果光绪帝的死真和慈禧有关,也不可能是临时决定的,而是早有预谋。

作为近代女性掌权者的代表人物,慈禧拥有很长的政治生涯。1861年,慈禧在咸丰帝死后与慈安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就此开始了她的掌权之路。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慈禧一步步踏上了权力的巅峰,并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权者。

不过,尽管天下在手,慈禧却仍然逃不过死亡的宿命。1908年11月15日下午17点,这位曾拥有一切的女统治者,终于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死亡的时间十分蹊跷,因为在1908年11月14日,时年38岁的光绪帝突然暴病而亡,而在仅仅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慈禧也跟着去世了。这件事,让后人充满了猜测。

那么,在光绪暴毙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慈禧究竟做了什么事,她的最后一天,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慈禧的死,并不是因为悲伤而导致的。并且恰好相反,光绪的死,极可能与慈禧有着很大的关系。

2008年,在光绪去世的第一百周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在经过对光绪尚存的发丝进行研究后,专家们最终确定,光绪是因三氧化二砷过量致死,也就是砒霜中毒。

在目前我们已经确定光绪是被毒杀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就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根据清室后裔、书法家功的描述。启功的曾祖父,也就是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并称这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而盖碗中的“塌喇”,就是当时的酸奶。后来,光绪在吃掉酸奶后,开始大喊肚子疼,随即出现了面色发黑舌头焦黄的症状,很快就死去了。

有人可能会问,慈禧早不动手晚不动手,为什么会偏偏选在11月14日这个日子下手呢?

实际上,慈禧一直都患有严重的痢疾。1908年,慈禧73岁阴历生日这天,她一如往年地举办了盛大的寿诞。说起来,当时的清廷正是内忧外患风云飘摇之际,慈禧也常常因为忧虑国事而闷闷不乐。然而在寿诞当天,面对群臣的祝福,慈禧难得地寻回了好心情。她在寿宴中与众人尽情享用美食,品尝美酒,暂时将一切忧愁,都抛在了脑后。

然而,正是由于寿诞当天的放肆,慈禧的病情开始越发严重,这让她不得不开始准备身后之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除掉光绪,并重新安排统治集团。

由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多年,慈禧担心自己死后,光绪会对朝廷进行一次大清洗。届时朝廷上下,肯定会被搞得鸡犬不宁,而这是慈禧所不愿意见到的。

实际上,在11月15日上午,慈禧就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等她醒来之后,她立即下令将朝中重臣召集起来,她必须用最后一口气,对朝廷作出必要的交待。

等到众人到齐后,慈禧让军机大臣执笔,开始草拟遗诏。

除了安排光绪的后事之外,慈禧还发布了几条重要遗命。第一条,就是让溥仪继任皇位,并且由摄政王载沣监国。如果遇到一些重大事宜,可以与隆裕太后进行磋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慈禧的这条遗命,也算是最佳选择了,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慈禧还专门下达了一条让人捉摸不透的遗命,那就是以后禁止妇人干预国政。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慈禧的这条遗命,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偏偏下达这条遗命的却是她自己,一个掌权近半个世纪的太后,最后规定不准女人干政,这就显得有些讽刺了。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在多年的统治中,也许早就发现了自己执政存在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她痴迷于权力游戏,因此尽管知道自己是错的,但她依然不舍得放权。在她临死前的这条遗命,更像是一句有所体悟的经验之谈,只不过,国家付出的代价,实在是过于昂贵了。

除了禁止女人掌权,慈禧还以明末的事例,提醒众人预防太监擅权。

等众人退去之后,慈禧终于慢慢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尽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慈禧幡然醒悟,竭尽全力为清朝未来的发展,规划好了蓝图,但这份体悟,显然已经太迟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为什么都不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夺了曹魏家的江山,曹操辛苦了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到了司马家的手里,不过司马懿最终并没有称帝。而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同样也没有称帝,当时曹魏名义上还是曹家人当皇帝,但是却也已经是相当于傀儡了,毕竟大权都在司马家手里。但是为什么司马懿和他的儿子都没有称帝,最后反而是司马懿的孙

  • 赵高为什么要逼死秦二世?赵高是想自己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也就是秦二世。不过秦二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最高实权却掌握在赵高手中,随着赵高滥用职权导致在民间爆发了起义。六国复国运动也接连爆发,眼看秦朝政权不稳,赵高竟然带着手下逼死了秦二世。赵高究竟为何要这样做呢?有人觉得赵高是想自立为帝,不过赵高并没有这样做,他立

  • 春秋时期楚国最早称王,此后还有哪些诸侯国也跟着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楚国是最早称王的诸侯国,在春秋年间,楚武王熊通建议周天子提升楚君的封号,却被拒绝。此后熊通大怒,自封王号“楚武王”,当时楚国国力强盛,周室也无可奈何。等楚国开了这样一个先河以后,其他诸侯国也跟着蠢蠢欲动,想要寻找一个好的时机称王。整个春秋时期,不是只有楚国国君称王,还有几个诸

  • 刘备打仗为何不喜欢带上诸葛亮?两人性格差异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总有人说刘备打仗不喜欢带上诸葛亮,其实也就只有夷陵之战诸葛亮有缺席。对于伐吴一事,诸葛亮和刘备的确有争执,诸葛亮不希望刘备贸然行事,而刘备气攻心头已无人能劝阻,最后才义无反顾的踏上伐吴之路。当时蜀汉国力正值鼎盛,和东吴并没有太大差距,可能谁也没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刘备惨败。如果诸葛亮在刘备身边或许还能

  • 刘伯温早年遇到放牛的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什么能预测他会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喜欢把刘伯温和诸葛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刘伯温其实比诸葛亮还要更厉害一些,也有人认为刘伯温还是比诸葛亮差一截。但是不管怎么说,刘伯温“神机妙算”的名号是比较出名的。相传刘伯温早年的时候,曾经遇到还在放牛的刘伯温,见他躺在地上,便预测他日后能当上皇帝,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 鼎盛时期的匈奴有多强大?匈奴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匈奴是古代起源于内蒙古阴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在秦末汉初年间,匈奴称霸了中原以北的地区,所以此后也成为汉朝最强大的外族对手。匈奴在战国末期的实力还很弱,当时李牧曾率军大破匈奴十万兵马,导致匈奴十余年不敢南犯。直到秦末匈奴才慢慢崛起,冒顿单于对外扩张将匈奴建立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此后便迎来了匈奴的鼎盛期。

  • 楚国被灭楚王负刍为何能活下来?楚王负刍最后下场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楚幽王去世后,楚哀王继位,不过仅仅两个月后楚哀王就被杀害,负刍被拥立为新王,便是楚王负刍。当时秦国一统六国已经势在必得,接连拿下楚国十余座城池,楚王负刍打算割地求和,但秦军根本不买账,执意要灭楚。公元前223年,楚国都城被攻破,楚王负刍被俘,楚国正式宣告灭亡。不过楚王负刍最后好像并没有被处死,也是六

  • 刘伯温千里会元璋是真的吗?刘伯温为何总被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身边非常重要的大臣。因为刘伯温当时负责替朱元璋布局风水,所以深的朱元璋的信任。或许正是因为刘伯温多了这么一个神秘的身份,导致后人对神话后的刘伯温更加感兴趣,而忘了他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历史上有关刘伯温的记载多半是进行了加工,甚至还有“刘伯温千里会元璋&l

  • 曹彪本有机会除掉司马懿,却被自家宗亲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高平陵之变以后,曹氏宗亲已经被司马懿处理的差不多了,当时真正还有实力能对抗司马懿的人恐怕只剩曹操的儿子曹彪。251年,曹彪打算起兵反抗司马懿,但有人向司马懿告发王淩有反叛之心,于是司马懿立即率兵讨伐王淩,王淩知道自己无力抵抗于是投降,但下场难逃一死。这件事也牵连了曹彪,所以曹彪也被朝廷治罪最后无奈自

  • 竹林七贤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嵇康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竹林七贤,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魏晋时期是一个很多人眼中“疯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每天谈论着一些很多人听不懂的话题,其实只是因为司马集团管的太严,根本不允许人们有什么“违反规定”的举动,这时候的男人们简直比女性还美,只是因为《世说新语》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