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武将最高能够做到什么职位?

清朝武将最高能够做到什么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28 6:01:53

跟很多朝一样,在清朝的开国初年,武将有着极高的地位。但是随着天下逐渐的平定之后,为了防止武将的专权跋扈,都会对武将的地位进行削弱。与此同时,时间长了,关于武将的升迁赏罚、官阶品级,也慢慢的被确定了下来。按照一般情况,武将升迁最看重军功,其次论资排辈,靠履历升迁,最次靠特殊关系,得到提拔任用。

清朝时,这些升迁办法也极为常见,只不过略有不同。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最初设立官职时,需要更多维护满洲八旗贵族的利益。所以,出身成为影响武将仕途升迁的一大因素。

以军队而言,清朝军队以绿营、八旗为主。清朝改变明朝降兵,招募汉人士兵后,组建绿营。如果从绿营升迁渠道,级别最高可为提督。提督分水师提督与陆路提督,掌管一省绿营,官阶从一品。从影响力来说,提督可称为封疆大吏级别的武将。

提督不看重出身,即便没有显赫家世,也可能得到任职。道光年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就是如此。关天培年轻时投奔军营,依靠军功得到提拔,以七品把总的官职升迁到提督职位。

当然,提督并非汉人官员专属。清朝官职分为满洲官缺、汉缺和蒙古缺。满缺、蒙古缺自然由满洲八旗跟蒙古族人分别担任,但满人官员可任汉缺,且级别极高。六品以下汉缺,满人官员都不会任职。

相较于满人官员的任职广泛,八旗将军的职位基本不会对外开放。八旗将军的最高职位是驻防将军和都统。驻防将军是清朝八旗军驻守各地的长官,而都统则是八旗的长官。都统分为八旗都统、驻防都统和赠衔都统。跟一般军队不同,八旗采用民兵合一的制度。他们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主要负责生产劳动。

战争到来时,八旗都统会指挥八旗军参战。平时也会督促八旗进行军事训练。这些职位并没有采用世袭继承,而是由皇帝临时任命。所任命的对象不仅出身好,更要得到皇帝信任。康熙雍正时,常派遣皇子担任都统,处理旗务。

驻防都统跟八旗将军一样,属于各地八旗军的长官。清朝设立八旗军,除了抵御外患,也是为了监督绿营。所以,八旗军驻防将军跟驻防都统的职位,自然也由皇帝亲自任命,基本由满洲贵族出身的官员担任。赠衔都统属于临时职位,不算正式官职内。

清朝这种刻意尊崇满洲大臣的做法,到后期时略有好转。地方督抚中,汉人官员开始占据更大比例。一些重要武将职位,也可由汉人官员担任。比如九门提督,这个职位主要负责京城保卫工作,地位十分特殊。嘉庆以前,九门提督为正二品。嘉庆四年,以皇宫保卫工作失当,嘉庆把九门提督升为从一品官阶。

起初时,担任九门提督的武将,大多从八旗或蒙古族挑选。到清朝后期,一些汉人将领凭借军功,得到朝廷信任,开始担任这个职位。咸丰年间的蒋临照,他在青年时参军入伍,投奔亲戚。后来在战场上立下军功,得到升迁,被授予从一品九门提督的职位。

不过,这些武将职位,都只是从一品官职。至于正一品武将职位,一直没有对所有人开放。正一品武将职位中,京官内有领侍卫内大臣、掌卫事大臣。地方官中有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

领侍卫内大臣掌管侍卫,直接保卫皇帝。掌卫事大臣也有保卫皇帝安全的工作,但更多负责车驾等皇帝最高礼仪。这两个职位直接关系到皇帝的人身安全,选拔极为严格。领侍卫大臣不仅是从八旗中选拔出来的,而且还是从上三旗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中挑选,名额有六个。

上三旗归皇帝直接领导。掌卫事大臣则是从领侍卫大臣中选拔出来,名额只有一个,更为稀少。直到光绪年间,才扩大人选,但也只在满洲、蒙古的王公贵族中挑选,并不对汉人大臣开放选拔。

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一个驻扎新疆,一个驻扎蒙古。虽然是武将,却掌管地方军政大权。这两个职位,不仅出身要好,还必须是皇帝心腹亲信。

总结而言,在清朝的时候,武将出身,影响他们的官场天花板。即便清朝后期,更多汉人官员得到更多重要职位,但这种天花板依然在。对于清朝汉人武将来说,他们能够担任的最高职位是从一品的提督跟九门提督。而八旗和蒙古族将领,则有机会担任正一品的武将职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曾拒绝诸葛亮攻占荆州的计划,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荆州是刘备想要三分天下的重要据点,荆州牧刘表去世后,次子刘琮继承爵位成为新一任荆州牧。不过此时也是荆州最薄弱的时刻,当时诸葛亮就建议刘备可以攻打刘琮,这样便能拿下荆州。但刘备并没有采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觉得刘备做人太仁慈,如果对刘琮下手便是不仁。可能这是原因之一,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这背后

  • 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宰予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宰予是春秋鲁国人,也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有着“小孔子”之称。宰予从小能言善辩,经常会被孔子派遣出使他国。不过宰予和孔子之间的理念也有着一定的分歧,他是少有会对孔子提出异议的人。很多著名成语的典故就出自宰予,例如礼坏乐崩、既往不咎等。相信不少朋友都会对宰予感到好奇,这次就为

  • 赵飞燕的掌上舞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绝世美人赵飞燕,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容貌绝佳,正好撞上了好色的汉成帝,被他立为皇后,荣宠一时。有关赵飞燕的传说也一直都流传不止。相传赵飞燕非常的瘦,瘦到能够跳一支掌上舞,就是在人的手掌上跳舞。这的确是很惊奇了,从来没有见到过还有人能站在别人的手上跳舞的,那她得有多瘦啊?赵飞燕真的能在人手上跳舞吗?事实

  • 柔福帝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柔福帝姬的疑团,最不可思议的就是真假柔福帝姬的问题了,没有人知道南宋初期那个自称从北方逃回来的赵多富是真是假,明明所有人都验证过是真的,但是韦太后回来之后却说,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就已经死了,现在这个是假的,于是假公主被斩首。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怀疑这件事情呢?柔福帝姬是宋徽

  • 胡濙和朱棣说了什么?竟能解开朱棣心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胡濙是明朝初期重臣,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靖难之役后,朱棣顺利登基称帝,但朱允炆却下落不明,这件事始终让朱棣感到不安,久而久之成了他的一个心结。此后朱棣下令让胡濙调查朱允炆的下落,结果这一查就是14年,等胡濙回到朝廷后,朱棣立马召见他,此后胡濙也是顺利帮助朱棣揭开了这个心结。那胡濙到底是朱棣

  • 同治为什么会得花柳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民间一直都有传言,说同治皇帝染上了花柳病,而且最终也是因此而死。花柳病在古代可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病,尤其是同治身为皇帝,却得了这样一种病,更是会让别人对他产生一些异样的看法。究竟同治有没有得花柳病,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真实的死因清朝有一位死因非常尴尬

  • 长平之战赵国并非输在赵括,而是输在赵孝成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45万大军被秦国坑杀,从此再无能力和秦国对抗。很多人都把赵国的失败归结为赵括指挥不力,只懂纸上谈兵却缺少实战经验。不过赵括已经是当时赵国最能拿出手的将领了,而且做决策的人是赵孝成王,要说长平之战的失策可能赵孝成王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但后人对于这场战事的评价,赵括仿佛成为了那个背锅侠,

  • 在蜀国能和关羽相提并论的武将是谁?并不是张飞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不光是在蜀国位居第一武将,就算放置整个三国时期,关羽都是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人物。那蜀国有没有能和关羽相提并论的人呢?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张飞。张飞其实也是一名智将,他的谋略不在关羽之下,但张飞还是缺少一些关键战役为自己正名。蜀国有一人能力不输关羽,而且总能制定出一些出其不意的计谋,但他总被

  • 五代十国有两个蜀国,它们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蜀国”,最容易让人想起来的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蜀国了,不过当时应该并不叫做蜀国,毕竟国号是汉,又是想要复兴汉室,怎么可能自己叫自己蜀国呢?而后世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其实也有蜀国,而且还有两个,这两个蜀国是如何建立的,它们为什么要叫蜀国?这两个蜀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五代十国

  • 海瑞和王用汲关系如何?历史上王用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王用汲和海瑞两人的性格有相似之处,王用汲生性正直,而且仗义执言,不过王用汲又不像海瑞那么刚烈,他在官场上更加懂得如何收放自如。不过王用汲也干过一件很拼的事情,他曾上疏弹劾张居正,结果自己反被免了官职,只能回乡。直到张居正去世后,才重新被启用。可能很多人都对王用汲还有海瑞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他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