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在三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并非只是一介谋士

荀彧在三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并非只是一介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2/3 21:59:02

很多人都喜欢把荀彧列为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其实以荀彧的职责来看,他并不是一位简单的谋士,而是曹操想要一统北方,把持朝廷的重要人物。荀彧担任尚书令十数年,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此后他选择辅佐曹操也只是以为曹公是他心目中的“明君”。其实荀彧一直很纠结,他并不想背叛汉室,但曹操又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所以最后才选择和曹操摊牌,但也就此失去一切。

曾经有人总结过三国中的第一谋士,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有人认为是郭嘉,可最终大家都把眼光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此人正是曹操的谋臣荀彧。荀彧曾经在袁绍处效力,可他发现袁绍并非王霸之主,故而选择投奔了实力弱小的曹操,光是这份眼光,荀彧便可以在三国的谋士中被称为出类拔萃了。

在曹营效力的多年,曹操对荀彧一直非常看重,从曹操对抗刘备与吕布开始,荀彧便提出了驱虎吞狼计,让吕布与刘备相互内斗自己从中渔利。曹操在面对吕布和袁绍的夹攻时,荀彧明确提出袁绍优柔寡断要先攻打吕布,结果大获全胜结束了曹操的被动态势。甚至在曹操出兵前线,马腾趁许都空虚时偷袭,也是荀彧坚守大后方,才让曹操不至于被人偷了老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荀彧,也就没有后来曹操的功成名就。

正所谓“人无完人”,荀彧虽是曹魏阵营中分量十足的谋士,可他一直有个心结不能解开,什么心结呢?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为曹操服务,还是为大汉王朝效忠?在这种心理下,荀彧的行为也开始变得矛盾不已,他之所以这样努力的为曹操出谋划策,很大程度上是被曹操的那句“匡扶汉室”的口号给“忽悠”了。

在东汉末年,虽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可是众多诸侯都达成了默契,每个人各怀心腹事却依然在口中大喊“汉室万岁”。袁术逆天而行在寿春称帝,立马遭到了群雄的合力打击,导致兵败身死。袁绍多疑不定,未能听取沮授之策迎回汉帝,导致自己处处被曹操掣肘,最终含恨官渡。

到了三国中后期,所剩下的军阀无非只有魏蜀吴三家,可是三家的口号无一例外出奇的一致。曹操手中掌握着汉献帝,一直以汉家正统自居,并扛着“匡扶汉室”的大旗,处处做着准备夺汉家江山的勾当。

刘备号称中山靖王之后,打出了“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的标语,口号虽然响亮无比,却在听说汉献帝被曹氏夺位后匆匆登基称帝,似乎早就想着过一把皇帝瘾了。

偏安江东的孙权也一样,虽然江东历来低调,可是每当有需要表明政治态度时,孙权都要以“扶汉”为己任,还跟着起哄架秧子,似乎忘了自己父亲孙坚看着传国玉玺贪婪的眼神。

在荀彧的眼里,刘备是“伪”君子,孙权更是“孬”小人,只有曹操才是真英雄,毕竟天子握在曹操的手中,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还汉室江山一片安宁。

可是他却没想到,就天下苍生而言,与其让汉献帝掌权,倒不如让曹魏夺得天下。汉室天下传了几百年,已经衰微羸弱,百姓们流离失所。

汉献帝做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即便真正的掌握天下,也只能让灯枯油尽的汉王朝苟延残喘,再难有中兴之势。反观曹魏则不同,如此一个新崛起的势力,已然收复了北方民心,曹魏统治者无论是农业还是经济上,都采取了有益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东汉末年战乱的创伤,让黎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王朝更替是历史潮流,哪个王朝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一个天选的王朝。既然汉室已经衰微,便没有必要再去为其哭丧守孝,荀彧正是在此处犯了致命的错误。

出于儒家思想的忠君教育,荀彧在心底还是向着汉朝,可他却忽略了天下的苍生百姓,如此的腐儒心态,在滚滚的历史车轮面前犹如螳臂挡车,也定然造就了他最后的悲剧。

在曹操晋级国公加九锡时,荀彧横加阻拦,并以“(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之言来反驳曹操,使得曹操大怒渐渐对其疏远。

在此之后,荀彧依旧不知改过与曹操对着干,终于迎来了曹操送来的空食盒。空食盒代表着“缘分已尽,空食俸禄”,荀彧也知曹操之意,遂伏剑自杀,带着自己对大汉的愚忠而死。

也许荀彧认为自己死的很是悲壮,可是在小编看来,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如此守旧,确实是不应该,与其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还不由改弦更张,跟着曹操干一番事业。故此,荀彧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是很强大?依然能痛揍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牺牲约有45万兵力,但战国并没有快速衰亡,反而依然强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了战国晚期,能和秦国单独正面交战的诸侯国也就剩赵国了。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后,军队实力大增,也是抗秦的绝对主力军。赵国战败以后,此后依然能痛揍邻居燕国。而且要是赵国没留点资本,早就被秦国趁势给灭国了。当时赵国的处境究

  • 四行仓库实际只有414人,为何谢晋元送出800人的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10月份日军就已经兵临上海城下,中国军队“800壮士”在上海的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几十万大军整整4天,以一场拉锯战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因为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对外公布的是800人防

  • 赵匡胤对北宋有哪些贡献?他或许是宋朝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或许多数人都认为赵匡胤最大的成就便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实际上赵匡胤对于北宋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宋朝能就此步入正轨,并且在文化、经历等多个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其实都和赵匡胤离不开关系。赵匡胤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开国皇帝,他曾两次“杯酒释

  • 典韦作为三国第三武将,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典韦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也是曹操最信任的部将之一。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典韦作为排名第三的武将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典韦原本是张邈手下,后来转投曹操,此后在讨伐吕布之战上表现英勇,因此还升了官职。最后典韦是因为保护曹操,而被叛军杀死,一代猛将就这样陨落了。不过也有人觉得以典韦的实力来看

  • 李莲英是如何做到能够让光绪和慈禧都重用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清宫剧已经是成为一个经常搬上电视荧幕的系列了。在清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也都被演绎出了不一样的性格,但是只有太监这个类型的角色总是没有什么好的形象。尤其是清末时期的臣官大太监李莲英,权诈贪婪,很多人对他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清朝的灭亡李莲英也要担责任。即使有人觉得他只是历史的

  • 刘邦起义前是干什么的?刘邦早期生活经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虽然是汉朝开国皇帝,但他的形象一直给人一种不太正经的感觉。刘邦出生于农家,但条件也没那么清贫,性格上不拘小节喜欢和他人打成一片。早期的刘邦并不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几乎不干什么活,也没有收入。直到当上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才算获得了一份真经差事。虽然刘邦看起来胸无大志,实际上他还是有一定野心的,加上刘邦

  • 曹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本有机会夺回大权却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多数人了解的曹魏,恐怕都是集中在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身上,对曹芳、曹髦、曹奂的了解甚少,因为他们在位时基本上属于傀儡皇帝,一直被司马家所控制。不过曹髦本有机会除掉司马昭,只可惜计划没能成功,导致曹髦英年早逝,死后还贬为庶人。曹髦在位六年时间,那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实际上曹髦才华横溢,不仅

  • 商鞅变法有哪些弊端?虽强国却摒弃了道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变法是秦国能够强盛的基础,也正是凭借商鞅的这套改革理念,加上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成果,秦始皇才能顺利一统六国。不过商鞅变法也并不是完美的,虽然它能强国,但却摒弃了正统的道德体系,这也是为何其他各国不愿效仿商鞅变法的原因。可能在大国眼里他们根本就不耻用这样一种变法,但秦国并没有这样的精神抱负,所以可

  • 北庭都护府在现今哪里?武则天为何要设立北庭都护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北庭都护府是唐朝在庭州设立的一个军政机构。在此之前,李世民为了加强对西突厥的管理,选择在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其管辖区域是从天山以南直到葱岭以西。武则天称帝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所以设了北庭都护府,也帮助当地在农业、牧业和商业等领域得到了有效发展,从而成为西北的中心地区。当时庭州是如今的

  • 鳌拜拥有40万大军,为何宁死却不推翻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鳌拜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很坏,而且坏得可怕,主要是他不仅仅坏而且还有权利,话说鳌拜的权利大到拥有40W大军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个就显得十分的给力了,但是最后鳌拜也还是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40W大军在手还是有搏一搏的机会的啊,如果当时鳌拜搏一搏去推翻康熙行不行呢?如果不行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