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却功亏一篑,牛辅一死长安再次沦陷

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却功亏一篑,牛辅一死长安再次沦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24 10:51:04

牛辅在《三国演义》中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他是董卓的女婿,曾出任中郎将一职。董卓死后牛辅逃至陕地,吕布曾派李肃讨伐牛辅,却被牛辅击败。王允设计除掉董卓后,以为汉室就能恢复正常,没想到董卓旧部再次杀回长安,导致长安彻底沦陷,实际上这也跟牛辅的死有关。可能不少朋友都还不太了解这段背景,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话就赶快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回,发生在董卓残部与吕布交锋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牛辅、李肃和吕布。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王允联合吕布除掉董卓后,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逃往陕西,同时上表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不过,司徒王允却态度坚决,不肯赦免李傕、郭汜等人。正当李傕等人惶惶不可终日之际,谋士贾诩提出建议,以为董卓报仇为由联合其他董卓旧部,向长安发动进攻。这一建议得到李傕等人的采纳后,其部众人数急剧增加,兵力达到十余万众。李傕随即兵分四路,向长安发动进攻,其先锋正是董卓的女婿牛辅。

得知李傕、郭汜等人进犯,吕布主动请缨,领兵迎战。但在首战中,吕布部将李肃大败而回。吕布非常愤怒,将李肃斩首示众,自己亲自率部迎敌。牛辅不是吕布的对手,大败而回。当天夜里,牛辅带着心腹胡赤儿及三、四名随从渡河逃跑。谁知胡赤儿将牛辅杀死,并向吕布投降。吕布得知胡赤儿是见财起意杀死牛辅,勃然大怒,又将胡赤儿诛杀。

此后,吕布率众迎战李傕。吕布一马当先,将李傕击败。不过,李傕认为吕布有勇无谋,遂与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密谋,以一部兵力牵制吕布,主力分两路偷袭长安。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董卓残部与吕布之间的较量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不过,事情的起因及经过却与历史记载有着一定的差距。按照小说的描述,牛辅被杀是在贾诩怂恿李傕等人起兵之后。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此事却是在贾诩提出建议之前。据《三国志·董卓传》载,董卓被杀后,吕布命李肃带着朝廷的诏书去诛杀牛辅。牛辅负隅顽抗,反将李肃击败。吕布大怒,将李肃处死。

不过,此后牛辅军中突然出现哗变,令牛辅惊慌失措。牛辅竟然扔下部众,与胡赤儿等五六人逃跑。结果胡赤儿见财起意,将牛辅杀死,并将其头颅送往长安邀功。此后此有了王允不赦免李傕及贾诩建议进攻长安之事。

回顾李傕、郭汜等人重新控制汉末朝廷这一段历史,很多人将责任推到了谋士贾诩的身上,认为正是由于贾诩的建议才导致了汉末局势的混乱。不过,这种观点并不全面。要论及责任,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并非是贾诩,而是诛杀董卓的大功臣王允。正是因为他的决策失误,才导致了汉末王朝的万劫不复。

据史料记载,王允诛杀董卓时,仅仅解决了长安城中的董卓部下,而大部分的董卓旧部仍在。在这种情况下,王允命吕布诛杀牛辅是一招好棋,震慑了董卓旧部,因此才出现了李傕、郭汜等人上表乞求赦免的情况出现。此时,王允应该采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对董卓旧部进行拉拢,将其收为己用;二是先答应李傕等人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分化瓦解,逐个击破,最终将其铲除。

不过,此后王允却出现了重大失策。据《后汉书·王允传》载,王允的表态是这样:“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这无疑就将李傕等人逼上了绝路。这时候贾诩及时出现,向李傕、郭汜等人提出了聚众攻打长安的建议,李傕、郭汜立刻意识到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自己的命运。

在李傕、郭汜起兵进犯长安时,王允还犯了一个致命的失误,将董卓集团的一位重要人物放走,进一步壮大了李傕、郭汜的力量。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九州春秋》载:“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及李傕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这段记载中提到的“胡文才”,便是讨董之战期间董卓大军的前线统帅胡轸,是董卓集团的核心人物。面对李傕、郭汜的进犯,王允竟然将胡轸派去调解,无疑是纵虎归山。而胡轸回到西北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招兵买马,壮大叛军力量。面对彪悍的西北叛军,以王允为首的并州势力功亏一篑,无力回天,这才导致了长安的沦陷及王允的被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如何挑选皇位继承人的?玄武门之变差点在他身上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是依靠发动政变,大义灭亲才成为皇位继承人。虽然李世民是一位很伟大的皇帝,但他的这个行为还是给后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李世民在选择继承人时,“玄武门之变”就差点在他身上重演。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他的长子李承乾就曾打算秘密逼宫,只是最后消息泄露所以失败了。不过不止李承乾,

  • 清朝军机处为何只有五个军机大臣?如果有六个就会出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的军机处,可能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吧,在很多电视剧上面都出现过,而且听名字也觉得这个机构很是高大上,担任军机处大臣的也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可能少有人知的是,军机处的大臣一直都保持着五个人的数量,多一个都没有,这是为何?为什么军机处但凡多一个人,就一定会出事呢?军机处设于1729年。当时,雍正

  • 朱标溺水侍卫下去救,为何最后却被朱元璋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按理说,侍卫下水救朱标是应该的,在古代朱标身为太子,又是他们的主子,那侍卫下去救人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这救人的侍卫们最终却是不同的结局,有的救人就能得到赏赐,被朱元璋连升三级,但是有一些却被朱元璋下令杀了,这究竟是为何?这些被杀的侍卫为什么会有如此悲剧的结局,他们不是也救人了吗?朱标在历史上以宅心仁厚

  • 乾隆皇帝退位太上皇后依然掌控实权,为什么他还要主动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是中国古代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在位一共60年,禅位后又掌权了3年,加起来一共是63年4个月的时间。不过乾隆退位太上皇后依然牢牢把控朝中实权,那他为什么还要提前禅位呢?其中的原因说法很多,有说乾隆此举是为了嘉庆能够顺利继位,也有说乾隆是为了除掉和珅,其实乾隆皇帝这样做是存在某些风险的。下面就为大家

  • 西周到春秋周王权威为何一去不在?和郑庄公的这一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虽然有800多年的历史,但自从西周过度到春秋以后,周室对于各个诸侯国基本上已经丧失掌控权了。周室权威每况愈下其实和“春秋三小霸之首”郑庄公还有一定的关系,郑国和周王曾有过一次军事交战,混战中周王的肩头被射中,也正是这场战役让周天子的百年神话几乎破灭。等楚国国君率先称王后,

  • 齐桓公怎么死的?身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什么会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相信,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竟然是被饿死的。毕竟他身为诸侯,齐国的一把手,早年在外逃往都没有饿死,回到齐国成为齐桓公之后,更是有忠臣良将辅佐,让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且齐国又没有饥荒,就算有他也不会挨饿,那为何最终饿死了?齐桓公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结局会这么悲惨?这个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

  • 如果战国七雄的明君都在同一时期出现,历史将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权威。平王东迁之后,东周开始了,周王朝开始衰败,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控制能力。而中原各国也因为社会经济的条件不一样,大国之间争夺霸主的局面也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

  • 曹操占据汉中,为什么不向益州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之战,刘备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击败了曹操,从而有了建成第三方势力的资本。虽然曹操口头说汉中“食之无味”,但对于想要一统天下的曹操来说,不可能会给刘备这样一个能够崛起的机会。那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如果能及时大乱刘备的节奏,说不定此后就不会变成三足鼎立的局

  • 李善长和刘伯温哪个厉害?谁对朱元璋更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李善长与刘伯温,都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时候的非常厉害的功臣,两个人对朱元璋来说都是很有用的,可以说缺了任何一个人,历史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但是,如果要从他们两人中间选出一个对朱元璋来说更重要的人,那会是谁呢?李善长和刘伯温到底谁更厉害,谁对朱元璋来说更有用呢?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曾

  •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案为何牵连诸多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末年期间有着四大奇案,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历时长达数年,再加上当时朝廷与湘军之间的关系,这件原本发生在民间的冤案最终却导致一百多官员遭到连带责任,其中数十位被惩处,另外还有100多为官员被革职,堪称轰动朝野的案件。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案件。小白菜丈夫患病死亡,杨乃武被牵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