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微服出宫喝了一杯茶,回来之后为什么杀了三个人?

雍正微服出宫喝了一杯茶,回来之后为什么杀了三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75 更新时间:2024/1/26 18:37:14

雍正皇帝虽然加在康熙乾隆之间,但是名气却比不过他们,而且康雍乾盛世总是被人忽略成康乾盛世,但其实雍正做出的贡献才是最多的。然而相传,有一次雍正微服出宫的时候,在外面喝了一杯茶,顺便问了一下茶叶的价格,为什么回宫之后就直接杀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谁,雍正为要杀他们呢?

雍正微服私访后回宫杀了三个人,听上去是暴君行为,实际上是一桩反腐事件。

雍正登基后,接手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大清,因为官员腐败导致国库严重空虚。雍正执政期间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反腐,因为雍正反腐的雷霆手段,清朝才得以恢复元气,盛世局面得以维持。

雍正为了更加了解河南水患发生的详情,微服私访到河南,途经陕西后回京城。在路过山西的时候,雍正等一行人在一家茶叶店稍作休息。茶叶店老板一看雍正就知道出身不凡,热情招待,还拿出来自己店里面最顶尖的茶叶招待他们。

雍正本身就很喜欢喝茶,也十分懂茶。在品尝完茶后,他发现眼前的茶和宫中自己喝的茶叶竟然是同一种。为了确定自己没有弄错,还特地询问老板这茶叶是不是安徽黄山的尖,老板的回答与雍正想的一样。这个时候,雍正还顺嘴问了一下这茶叶的价格,居然只需要五百一斤,而内务府总管盛安却和自己说宫中的同款茶叶需要三十两一斤。

按照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钱进行计算,宫中茶叶的价格居然是民间茶叶价格的60倍。雍正没有想到,自己喝个茶还能查出来一桩宫内的一桩腐败事件。回宫后,雍正马上派人彻查这件事情,发现内务府总管盛安、皇太监与商人秦永安暗中勾结,哄抬物价,中饱私囊。雍正在得知真相后,将这三人抄家,处斩。

雍正这一举动有杀鸡儆猴的意思,他自己也十分清楚皇宫内部的腐败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桩,想要彻底清除皇宫内部的腐败现象工程浩大,因此,抄家并且处斩这三个人也是为了警告皇宫内部贪污的人要及时收手,否则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自己。

雍正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自从他称帝以来,改革吏治,轻徭薄赋,惩治贪官污吏,一系列的新政忙的他废寝忘食,经常工作到深夜,雍正逐渐喜欢上了喝茶,尤其对西湖龙井情有独钟。

满洲八旗都有喝茶和冲龙沟(漱口)习惯,雍正喝茶是为了提精神,毕竟各地的奏折太多,雍正又不想让别人插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皇上爱喝西湖龙井,内务府就新进了一批,说是一级春茶,宫女为他泡了一杯,随之香味扑鼻,雍正呷了一口,唇齿留香沁人心扉。

“果然好茶”雍正由衷说道。他看了一眼账目,发现这茶价格是每斤30两。过了几天,雍正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出宫微服私访,了解一下民情,顺便品尝一下地方风味。

雍正乔装打扮一番,带上侍卫出发了。主仆几人来到城中,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天气越来越热,雍正走的有点累有点口渴,发现前面有一个茶楼,几个人走了进去。这时小二急忙跑了过来,说,“客官请上座”。

雍正找了个座坐了下来,小二站在他的旁边弯腰问“客官要喝哪一种茶?”雍正心想,这地方不可能有宫廷的西湖龙井,他有心逗逗小二,于是说:“你们这最好喝的是什么茶呢?”小二道:“我们这最好的茶叶是一级春茶西湖龙井。”

雍正一听怔了一下,心想“难道还真有宫中的茶?”于是道:“小二,泡一杯你说的最好的茶,我品尝一下”。小二急忙说:“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片刻以后,小二拿来茶叶泡了一杯,雍正是品茶高手,喝了一口,觉得这茶叶泡出来的茶水和宫里的一模一样,于是问小二,“这茶叶多少钱一斤呢?”“回客官,这茶叶650文一斤”。

此时雍正刚好喝了一口茶水,听了小二的话差点喷出来。小二急忙说道:“客官如果嫌贵你就给个整吧,600文如何?”其实雍正不是嫌贵,而是大吃一惊,雍正的记忆力很好,那次内务府进来的西湖龙井的单价他记得清清楚楚,是每斤30两,一样的东西为何价格相差这么多呢?

雍正突然明白了,他让小二拿来一斤,给了小二600文,主仆几人也不吃点心了,只喝了一杯茶,买了一斤茶叶打道回宫了。

雍正回到宫里强压怒火派人“请”来了内务府主管,看着跪着的主管雍正问:“你进的茶叶多少钱一斤?”主管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小声回道:“回皇上,微臣每斤30两银子进的。”

雍正把从茶楼买来的茶叶和宫里的茶叶一同摔在主管面前,怒斥道:“你给我说说这两种茶叶有区别吗?”主管一下子瘫坐在地,知道露馅了,头触地哭着说“皇上我该死,小的以后再也不敢欺瞒皇上了”。

原来内务府主管和官员相互勾结,把每斤600文进的茶叶价格提高了50倍,中间所得的差价三个人私分了。假如雍正不去微服私访,不去喝茶,他一直会被三个人蒙骗下去,盛怒之下的雍正处斩了三个人,从此内务府再也没出现过这种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三杰和战国三杰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汉初三杰”,是汉朝建立初期非常有名的三个杰出人物,他们都在汉朝的建立当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历史上的其他时代,也都有很多的厉害人物,比如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也都分别有“三杰”,而在这六个人里面却有一个人很少为人所知,这个人是谁,他们分别有

  •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为何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一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皇帝,可能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甚至还有建立蜀汉的刘备。相比之下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要比西汉皇帝低很多,例如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但名气也只能说是中等偏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刘秀也是一位很出色的皇帝,是他帮助汉室延续了血脉。但后人对刘秀的记忆点似乎总是很模糊,其中的原

  • 历史上仙人关之战有多惨烈?最后战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曾和金国战事不断,1134年两国又在仙人关进行了一次要隘攻防战,这场战役也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不过这场战事从结果来看,是宋军阻挡了金军的进攻,但过程却异常惨烈。仙人关是从陕入川的军事要地,所以吴玠决定放弃和尚原,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到仙人关。两军开战死伤在万人以上,最后金军被击溃,只能被迫退守凤翔

  • 汉武帝攻打匈奴对汉朝经济有哪些影响?汉武帝如何维持军队开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让匈奴臣服中原王朝的皇帝,也是第一位派军深入匈奴腹地展开大规模战斗的皇帝。汉武帝时期曾和匈奴进行多年的交战,其中河南之战、河西之战还有漠北之战是最为关键的三次战役。不过汉武帝此番攻打匈奴虽然占据优势,但也给本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战役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汉朝

  • 李瑁妃子被李隆基抢后,李瑁有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瑁是李隆基第18子,实际上杨贵妃最早是李瑁的妃子,后来李隆基将杨玉环封为贵妃,等于是从自己儿子的手上抢走了杨玉环。杨玉环被称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可能李隆基也是对其动心,反正他也不是第一个这样干的唐朝皇帝。不过比较好奇,李瑁此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其实李瑁在当时的存在感并不高,李隆基对付自己儿子也是

  • 戚夫人很可怜吗?看看她对吕后的儿女做的事就知道为何要被制成人彘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一提到人彘,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毛骨悚然了,对于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的。汉朝刘邦的皇后吕后为了报复她的情敌戚夫人,在刘邦死后,砍去了欺负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并将其关在厕所之中。脑补一下就会觉得这戚夫人实在是太可怜了,下场这么的悲惨。而吕雉的手段,也确实足够残忍,但是我们通常说可怜之人比有可恨之

  • 崇祯求百官捐钱,为什么大家都不肯捐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的一生过得实在是太悲哀了,身为皇帝,到了国家危难关头,国库里却拿不出钱来,不管是打仗还是别的,救国都需要钱,他作为皇帝,求着自己那些大臣们都捐出一些前来,但是大臣们尽管私底下家财万贯,却都在崇祯面前哭穷,一分钱也不想拿出来,难道对于他们来说,国家就真的一点也不重要吗,为什么都不肯捐钱呢?亡国之君

  • 历史上魏东亭的原型是谁?魏东亭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魏东亭只是在《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中虚构出来的角色,历史上并没有魏东亭这个人物。不过魏东亭却有历史原型,他就是清朝名臣曹寅。曹寅是康熙时期的大臣,十六岁就入宫为康熙銮仪卫,据说康熙六次下江南有五次都是住在为曹寅家中。可见康熙对曹寅十分信任,但曹家却卷入康熙储子之争,他们支持八阿哥上位。等雍正

  • 明朝为何那么穷?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要细说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那肯定就非明朝魔术了。一般来说,各朝代开国之初,通常情况下会迎来一段人口上升以及税收大增的增长期,随后马上就会迎来一段年岁的承平盛世,后面即位的皇帝也可以在祖上留下的家底支撑下肆意挥霍,或是大兴土木。就比如说隋炀帝或是对外扩展的汉武帝、唐高宗及乾隆,当然也有关起门自己

  • 曹操给曹丕留下三名武将,为何曹丕无一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中,最后选择了曹丕,虽然曹植才华更胜一筹,但综合素质还是曹丕更为均衡。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他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丕,而且还给曹丕留下了一众能臣武将。不过曹丕行事风格和他父亲还是有区别的,例如曹操此前重用的三名武将,到了曹丕时却无一重用,还差点大义灭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