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名将岳钟琪是岳飞后代吗?

清朝名将岳钟琪是岳飞后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69 更新时间:2023/12/31 12:13:58

南宋名将岳飞,清朝名将岳钟琪,很显然岳飞的名字自然是很大的,而第一次听到岳钟琪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联想起岳飞,他们又都是名将,于是就猜想岳钟琪是不是岳飞的后人。那么,岳钟琪和岳飞是什么关系呢?岳钟琪身为清朝时期的一代名将,他最终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他的结局会不会比岳飞要好很多?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历史上不少名臣武将在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用生命和鲜血描绘出壮丽的人生画卷。但是,也有一些名将能臣或者因为作战失利,或者因与君王反目,或者因为战前签订“生死状”而被杀或者自杀。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被赵王迁怒杀,周亚夫被汉景帝冤死,于谦被明英宗冤杀等等历史事件常常让人唏嘘慨叹;秦国名将蒙恬被迫吞毒而亡;项羽被困无解,乌江自刎;名将袁崇焕给崇祯皇帝立下五年平辽生死状等等。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但是,英雄也往往不计归路。

在清朝康熙、雍正两代,名将岳钟琪曾经屡立功勋,成为大清政权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然而,在讨伐准噶尔时,岳钟琪吃了败仗。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雍正皇帝却怒不可遏,他厉声呵斥道:“攻敌不速,用人不当。”

皇帝正在气头上,有人出来火上浇油。素与岳钟琪不睦的内阁大学士鄂尔泰趁机弹劾。一夜之间,从名将成为阶下囚,兵部把岳钟琪关入大牢。在牢狱中,岳钟琪苦苦熬过了两年,等来的是兵部斩首的判决。奏折摆到了雍正皇帝的案头,当年岳钟琪平定青海的往事涌上心头。雍正留下了岳钟琪,给他一条生路。

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么,清朝名将岳钟琪兵败后被捕入狱,雍正为什么没有杀他呢?

作为大清名臣,岳钟琪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岳钟琪出生在四川成都,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嫡孙,其先祖是岳飞的第三个儿子岳霖。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在康熙年间担任四川提督、议政大臣,也曾经跟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多次建立功勋。

因为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调教,幼年时的岳钟琪就文武双全,智勇过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噶尔丹叛乱,岳钟琪主动要求从军上前线。在川西、青海,拉萨一带,岳钟琪用兵得法,杀敌神勇,战绩不俗,展现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和个人魅力。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岳钟琪率奇兵星夜兼程赶到拉萨,驰援被困的藏王,平定了西藏的动乱。

因为平定西藏的英勇表现,康熙六十年(1721年),岳钟琪被皇帝康熙封为四川都督,并嘉奖给他孔雀花翎。

不久,青海省郭罗克一带发生叛乱,岳钟琪立刻前往救援。岳钟琪用时两个多月,攻城拔寨,擒获叛将,在郭罗克取得全线胜利。康熙大帝很是高兴,赏赐岳钟琪骑都尉。

一年后,雍正即位,青海再度爆发动乱。叛军扣押亲王,斩杀清廷来使,把刚刚上位的雍正皇帝压根就没有当回事。雍正大怒,派出自己最为倚重的川陕总督年羹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作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跟随年羹尧讨伐乱贼。

在甘南和青海,岳钟琪灵活机动,节节胜利。而年羹尧却因为地形不熟,反被叛军包围。岳钟琪率兵救援,克敌制胜,以少胜多。

时间到了冬季,双方军力各有消耗。是养精蓄锐、来年再战,还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年羹尧坚持偃旗息鼓、春后再战。岳钟琪主张乘胜进攻,打一个歼灭战。

雍正裁判,按照岳钟琪的想法执行,并封他为奋威将军。

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率一万五千兵马进攻叛军,取得大胜。气可鼓而不可泄,他未曾有过丝毫懈怠,继续西进,又接连大胜,消灭了叛军的主要力量,收复了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雍正王朝赢得了安定的发展空间。

岳钟琪受封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兼任甘肃提督,雍正甚至还为他赠诗,赐金扇黄带。

在消灭了谢尔苏噶的残余势力,缴获大量装备、牲畜和粮食之后,岳钟琪分发物资、安抚百姓、恢复秩序,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不久,被雍正皇帝任命为甘肃巡抚。在“改土归流”中,岳钟琪废除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土司”的旧制,改为由中央派出和任免的“流官制”,强化了朝廷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控制,扭转了土司欺压百姓的状况,加强了民族交流和团结。

1725年,年羹尧被赐死,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一职。他走向了人生的顶峰。

1732年(雍正十年),噶尔丹突袭,岳钟琪出战。但是,岳钟琪接连失误,清军大败,损失惨重。

岳钟琪受到责备,官职被削。雍正皇帝命其回京。

带着一颗落寞的心,岳钟琪走在回京的路上。同时,不好好意的奏章也正犹如雪片般来到雍正的案头。张广泗、鄂尔泰为首的大臣们严厉地弹劾他。刚一到京城,雍正帝下旨,关押岳钟琪。

两年后,兵部提出“斩决”岳钟琪。雍正又心有牵念,御批“斩监侯”,话句说就是改为“死缓”。

乾隆时期,岳钟琪获释。在短暂复出后,年近七十的出山剿匪,不久去世。

起落才是人生,沉浮方显命运。岳钟琪不爱钱、不惜命,实在是大清朝廷的巨臂。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皇后是谁?为何古代典籍无一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作为第一位完成大一统、也是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史书典籍对于秦始皇的家室记载非常不详细,秦始皇的皇后以及妃子一位都没有记录下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说是漏掉基本不可能,有人猜测是被秦始皇故意抹除,那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背后的

  • 我国历史上北方的柔然民族为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十六国时期,我国的北方互动着一只非常强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史称“柔然”。所说柔然在历史上存在了仅仅只有200多年,但是就在这段时间里却在华夏文明中谱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柔然后来去了哪里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柔然吧。柔然的来历关于柔然

  • 曹丕对曹植到底是残酷,还是仁至义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两人也是最直接的皇位竞争者。此后曹操将曹丕立为嗣子,也宣告曹丕成为储子之争的获胜者。等曹丕登基后曹植的好日子也走到头了,不过曹丕还是给了弟弟一个机会,曹植急中生智创下著名的《七步诗》。其实历史上亲兄弟争夺皇位的事已经屡见不鲜了,更严重的甚至会手足相残,大义灭亲。那曹丕对曹植到底是

  • 滕王李元婴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元婴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婴是李渊第22个儿子,他是李世民的弟弟,贞观年间被封为滕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婴还没出生,不过李元婴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目的性,他更喜欢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李元婴从小在宫廷内感受艺术的熏陶,所以他在音乐、绘画上都有着一定的成就,而且滕王阁就是由李元婴修建。李元婴的滕派蝶画也十分出名,下面

  • 雍正微服出宫喝了一杯茶,回来之后为什么杀了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虽然加在康熙和乾隆之间,但是名气却比不过他们,而且康雍乾盛世总是被人忽略成康乾盛世,但其实雍正做出的贡献才是最多的。然而相传,有一次雍正微服出宫的时候,在外面喝了一杯茶,顺便问了一下茶叶的价格,为什么回宫之后就直接杀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谁,雍正为何要杀他们呢?雍正微服私访后回宫杀了三个人

  • 春秋三杰和战国三杰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汉初三杰”,是汉朝建立初期非常有名的三个杰出人物,他们都在汉朝的建立当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历史上的其他时代,也都有很多的厉害人物,比如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也都分别有“三杰”,而在这六个人里面却有一个人很少为人所知,这个人是谁,他们分别有

  •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为何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一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皇帝,可能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甚至还有建立蜀汉的刘备。相比之下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要比西汉皇帝低很多,例如刘秀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但名气也只能说是中等偏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刘秀也是一位很出色的皇帝,是他帮助汉室延续了血脉。但后人对刘秀的记忆点似乎总是很模糊,其中的原

  • 历史上仙人关之战有多惨烈?最后战争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曾和金国战事不断,1134年两国又在仙人关进行了一次要隘攻防战,这场战役也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不过这场战事从结果来看,是宋军阻挡了金军的进攻,但过程却异常惨烈。仙人关是从陕入川的军事要地,所以吴玠决定放弃和尚原,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到仙人关。两军开战死伤在万人以上,最后金军被击溃,只能被迫退守凤翔

  • 汉武帝攻打匈奴对汉朝经济有哪些影响?汉武帝如何维持军队开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让匈奴臣服中原王朝的皇帝,也是第一位派军深入匈奴腹地展开大规模战斗的皇帝。汉武帝时期曾和匈奴进行多年的交战,其中河南之战、河西之战还有漠北之战是最为关键的三次战役。不过汉武帝此番攻打匈奴虽然占据优势,但也给本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战役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汉朝

  • 李瑁妃子被李隆基抢后,李瑁有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瑁是李隆基第18子,实际上杨贵妃最早是李瑁的妃子,后来李隆基将杨玉环封为贵妃,等于是从自己儿子的手上抢走了杨玉环。杨玉环被称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可能李隆基也是对其动心,反正他也不是第一个这样干的唐朝皇帝。不过比较好奇,李瑁此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其实李瑁在当时的存在感并不高,李隆基对付自己儿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