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函谷关被攻破过吗?为何战国各国都无法攻破秦国函谷关?

函谷关被攻破过吗?为何战国各国都无法攻破秦国函谷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77 更新时间:2024/2/20 14:29:37

说到函谷关这个地方真的是超级给力超级给力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大家也应该清楚的,那就是话说这个地方就是保证了秦国一直未被打败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真的太重要了,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叫函谷关的地方真的一次没有被攻破过吗?还有但是战国几个国家为什么无法攻破函谷关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

其实前前后后无非就五点原因,下面一一给大家来分析看看。

第一、函谷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灵宝市北,是古代一座著名的险关要塞。从函谷关以西至潼关,称为桃林塞。在春秋时期,晋军全歼秦军于崤山,屯兵桃林塞,阻断秦国东进之路,此后两百多年,秦国无法跨进中原一步。

直到战国时代,晋国分裂后,秦国经历商鞅变法,日渐强大,从魏国手中夺取桃林塞,修筑函谷关。此雄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地处洛阳至长安的咽喉要地,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故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塞。

在战国历史上,东方诸侯多次合纵攻秦,然而函谷关几乎成了东方诸侯的噩梦。这既与函谷关之险峻难攻有关,也与东方诸侯貌合神离有关。

第二、第一次合纵攻秦,止步函谷关

公元前318年,在著名纵横家公孙衍的努力下,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共同出兵,组建一支多国部队,讨伐秦国。

尽管看上去五国联合,气势不小,兵强马壮。可是各诸侯之间并不是一条心。在战国时代,诸侯之间频繁交战,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谁敢无条件地信任别的国家呢?于是乎你防我,我防你,你要养保存实力,我要避敌精锐,谁也不肯使上全力。这样的军队,即便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对秦国的进攻开始了,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多国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而秦军则同仇敌忾,气势逼人。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这次合纵运动虎头蛇尾,草草而终。

第三、孟尝君伐秦,攻至函谷关,秦国请和

公元前29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合纵齐、魏、韩三国,进攻秦国,兵至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吃了大败仗,狼狈逃回,据险固守。

由于当时秦国正发动对楚国的战争,精锐部队还在南方,来不及调往函谷关战场,难以抵挡孟尝君的攻势。面对联军的进攻,秦国震动,秦昭王不得不思考以割地的方式与孟尝君谈和。昭王的庶兄公子池也力主割地求和,认为倘若孟尝君攻破函谷关,兵锋直指咸阳,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不过,当时三国联军也遇到问题,粮食补给出现困难。孟尝君便打算向西周君借点粮食。西周君不愿意借,又不敢得罪孟尝君,便派了个名叫韩庆的说客去见孟尝君。韩庆对孟尝君说,齐国与秦国领土又不接壤,攻打秦国,捞到土地,最后会落到魏、韩两国手中,齐国吃力不讨好,何必呢?韩庆提出,不如与秦国谈判,让秦国释放被扣押的楚怀王,这样齐国可以从楚国那里捞到好处,岂不更妙?

于是孟尝君以释放楚怀王为条件,同秦国谈判。秦国满口答应,孟尝君遂撤兵而去。然而,一向外交无下限的秦国很快就食言了,拒绝释放楚怀王。

这是东方联军距离攻破函谷关最近的一次,如果孟尝君全力进攻,函谷关是很难阻止联军前进的步伐。

第四、信陵君合纵拒秦,秦人闭关而守

公元前247年,秦国大将蒙骜挥师进攻魏国,连克高都、汲城,魏国震动。眼看国家陷入灾难,寓居于赵国的信陵君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魏国。魏安釐王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统领魏国的全国武装力量,抗击秦国。

那么信陵君如何凭借一己之力来保卫魏国呢?光凭借魏国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借助于东方诸侯的联合。信陵君上任后,马上派遣使者前往诸国,共商合纵大计。当各国听说信陵君执掌魏国兵权后,纷纷表示愿意合纵。其中的原因,正是信陵君个人非凡的人格魅力。十年前,他不计个人安危,断然窃兵权拯救赵国于将亡,这是何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东方诸侯们都强烈感受到秦国的威胁,在历史上多次合纵抗秦,但合纵运动并不太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领袖人物。如今信陵君无论从人品或是能力,都堪当重任,诸侯们把军队交给他,心里踏实。

很快,一支由五国联合作战部队组建起来了。信陵君率这支联军在河外与秦军大战,大败秦军,秦国将领蒙骜落荒而逃。信陵君乘胜追击,一直把秦军赶到函谷关。秦国人关闭函谷关,军队不敢出战。

与以往合纵运动不同,信陵君合纵东方诸侯,主要是拒秦而不是攻秦。以当时魏国的实力,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不错了。因此,信陵君把秦军赶到函谷关后,并没有继续发动进攻。

第五、最后一次合纵,仍止步于函谷关

公元前241年,东方诸侯又一次合纵攻秦,这也是最后的一次。

参加合纵的有六个国家:楚国、魏国、赵国、韩国、燕国、卫国。此时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已经去世,楚国领导这次合纵运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实际负责人是战国四公子中的春申君。春申君尽管久负盛名,但威望远不及信陵君,这也决定了合纵运动缺乏真正的领袖人物。

六国联军先下手为强,进攻秦国,夺取寿陵。然而联军的攻势并未维持很久,当他们杀抵函谷关时,秦军出关迎战,六国军队不能协同作战,甚至毫无还击,便草草退师了。这次合纵运动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战国时代东方诸侯曾经四次攻至函谷关,但是函谷关一次也没有失守。除了易守难攻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东方诸侯各自盘计自己的利益。比如孟尝君伐秦,攻下函谷关的机会是很大的,但是最后也是盘计自己的利益,齐国越数国攻秦,就算秦国割地求和,这些土地也不可为齐国所占领,那么齐国那么拼命攻函谷关干嘛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南宋最杰出的皇帝是谁?并不是靠女人上位的赵昚而是赵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南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好混乱的,小编到现在也搞不清这个朝代到底是个什么鬼,但是这些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学习就好了,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十分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有人说南宋最为杰出的皇帝到底是谁呢?有的人说是赵昚,赵昚就是那个隐忍了二十年而且靠十个女人才上位成功的人,但是这只能说是上位啊,并不能说

  • 卫国有什么自保的办法?一个小国为何能存活9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非一个强国,但他却是整个周朝存活最久的诸侯国,共有907年的历史。很多人不理解,卫国西接晋国,东靠齐国,长时间都在列强的包围下生存,为什么卫国的寿命反而是最长的呢?卫国究竟是有什么独特的自保技巧?虽然卫国是一个小国,但从卫国走出的将才可以说是数

  • 唐朝女性化妆特点介绍,桃花妆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朝代,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因为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后,算是给广大女性带来了不少福音,对于女性之前的各种限制也解除了很多。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位观众应该都已经见识了唐朝女性的风采。也有很多小伙伴对当时女性的妆容感到好奇,因为感觉脸实在太白了,而且额头上还会点一个像桃

  •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回成都下葬,而是选择葬在定军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汉丞相诸葛亮受先主托孤之重,北伐却未成功。临终前,诸葛亮留下一条遗嘱:我死后,就埋在定军山吧。成都有个武侯祠,最早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昭烈庙。后来,“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昭烈庙成了武侯祠。而诸葛亮遗体埋

  • 李必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真实的李必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的朋友应该都已经发现,剧版中有很多角色的名字都做了改动。小说中是用的真实历史人物的姓名,剧版则变成化名。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实际上就是唐朝中期著名谋臣李泌。李泌年少出名,据说七岁便能写文,此后得到唐玄宗赏识,入朝为官。剧中李必开场的一段对白,完全将自己内心的抱负展露无遗,那历

  • 雍正成为皇帝后,“四爷党”成员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雍正与四爷党,还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四爷党可以说是雍正争夺皇位的道路上最大的威胁,说到这里那么就有人问了,既然是最大的威胁,雍正后来称帝之后这四爷党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针对真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谓“四爷党”其本身是否存在本就是存在争议的。中国古代

  • 密折制度是谁始创的?密折制度优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密折制度起源于清朝康熙晚年,在雍正时期逐步完备。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皇帝鼓励大臣打小报告的措施。当时皇帝允许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交密折,这样做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压迫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而皇上也能享受其中特有的神秘感。雍正皇帝就很喜欢官员呈上密折,仿佛

  • 吕蒙白衣渡江为何不走一人?白衣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史上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吕蒙先是对外宣称抱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当时陆逊并不出名,关羽对其也是放下戒心。吕蒙深知关羽骄横,所以才会出此计谋,来了一招出其不意。不过为什么江陵之战会被称为白衣渡江呢?这个白衣究竟是什么意思?当时吕蒙和士兵都潜伏在船舱

  • 慈禧真的把丽妃做成人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人彘,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西汉时期的戚夫人吧,戚夫人的确下场很惨,但毕竟也是她先惹到了吕雉,吕雉在外奔波流离那么多年,一旦有人威胁到她,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而除了戚夫人之外,还有一个很多人印象当中也被称作成了人彘的人,那就是清朝时期咸丰皇帝的妃子,被慈禧做成了人彘。不过,戚夫人是有历史记载的,丽妃

  • 崇祯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把女儿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身为皇帝,虽然一心想要挽救明朝,但是一人之力难以阻挡一个王朝的覆灭,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成了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不过在崇祯临死之前,他作为父亲,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女儿们都杀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崇祯的女儿们什么也没做,可为什么还要杀了他们,崇祯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能够保护她们。生在皇家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