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弟弟庞林,为什么要背叛蜀国投靠魏国?

庞统弟弟庞林,为什么要背叛蜀国投靠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4/1/19 11:36:21

庞统是三国时期著名军师,有着“凤雏”之称,也是早年刘备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位人物。其实庞统还有一个弟弟叫庞林,原本他也会蜀汉官员,但最后却选择投靠魏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根据史书记载,庞林在夷陵之战后就和黄权一起投降曹魏,此后成为魏国官员,难道是因为兵败被擒所以才顺势归降么?史书对于庞林的记载很少,不过庞林此番举动肯定还是有些蹊跷,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

庞氏家族在汉末时期已经是荆州颇有影响力的几个大族之一。其家族掌门人庞德公不仅在当地颇有名望,还是个著名的品评家。不少读者熟知的“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以及“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是出自于庞德公之口。

庞统作为庞德公的侄子,在荆州士族阶层中享有一定的声誉。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司马徽对庞统的这番评价,不可谓不高。庞统少年成名,其内心也难免有些心高气傲。

自古荆襄多才俊,落魄的皇室后裔刘备在来到荆州以后,凭借其仁政爱民的名声,吸引了不少贤才纷纷投效。就连庞统的老朋友诸葛亮,最终也选择了刘备为效忠对象。此时的庞统却委身于周瑜麾下,担任了功曹之职。

又过了一段时间,庞统才来到刘备的麾下。在诸葛亮的引荐之下,刘备与庞统进行了一次详谈。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在这次会谈中,庞统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庞统还提出了以益州为根据地,进可图取中原,退可安稳自保的战略方针。自此之后,刘备对庞统愈发信任。从刘备入西川所带的军师是庞统这件事来看,刘备对于庞统的军事才能是执肯定的态度的。

在攻取益州之时,庞统还一口气为刘备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刘备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便采取了庞统的中计,果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可惜的是,庞统在不久之后的战斗中,却不幸死于一场意外。“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后来在各种民间话本中,庞统的形象不断被拔高。在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庞统受到敌军埋伏,死在了落凤坡下。正因如此,还衍生出了一种庞统忠义为主的说法。小说中的刘备,因为太过仁厚,不愿意强取宗室刘璋的西川。对此,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不惜用自己的身死,来给刘备一个出兵益州的借口。这样一来,庞统忠心为主的形象,也让他得到了无数读者的赞扬和肯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庞统还有一个亲弟弟庞林,他并没有像自己的兄长那样忠于蜀汉集团。反倒是在兄长死后率众投降了魏国。庞氏兄弟二人的选择,也形成了一种巨大反差,让人唏嘘不已。那么庞林背叛蜀国这件事,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统弟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值军败,随权入魏,魏封列侯,至钜鹿太守。”其实说起来,庞林也有着自己的苦衷。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幌子,亲率五万精锐伐吴,旨在重新夺回荆州。刘备率领的精锐其实分为水军和陆军两方面。其中刘备亲率步兵精锐,前往夷陵伐吴。而蜀汉集团仅有的全部水军,被刘备交给了黄权与庞林掌管,令他们带着江北军来防止魏军的突袭。

据《三国志•黄权传》记载:“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可以看到,在刘备败退之后,他逃往了白帝城。而此时的黄权、庞林,则成为孤家寡人。无奈之下,两人只好投奔了曹魏。

站在庞林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不仅如此,庞林后来还在魏国与自己的家人重逢了。《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曹公之破荆州,林妇与林分隔,守养弱女十有余年,后林随黄权降魏,始复集聚。魏文帝闻而贤之,赐床帐衣服,以显其义节。”可以看到,或许庞林没有选择自己兄长的道路,或许也是因为有着家人牵绊的原因吧。从这方面考虑,庞林的做法也是值得理解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马陵之战战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弱小,顶不住魏国的进攻,只好求救于齐国。齐国在权衡利弊后,派田忌和孙膑领兵救韩。庞涓得到齐国救援的消息后,迅速从韩国退兵,回援到魏国东侧,以阻击从东面而来的齐军。庞涓是战国初期的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

  • 一生都在为大清禁毒的张之洞为何到了晚年才知道自己已经有十几年的吸毒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的军队没过多久就在洋人的船坚利炮面前败北了,至此中国就进入到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之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中英两国的巨大贸易差。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日常所需都是自给自足的,英国人的洋枪清朝人看不上,认为是奇淫巧术。而中国所生产的瓷器和茶叶反而是在英国非

  • 唐朝长安城有哪些“黑科技”?揭秘长安城的特殊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长安十二时辰》虽然是一部以唐朝为背景的古装剧,不过看了几集以后却感觉科技感十足,其中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长安城的这些“黑科技”。毕竟古代通讯是一个弱项,所以如何能快速传递信息变的尤为重要,还有各种新奇的技术运用,感觉在千年以前唐朝简直就是一个科技大国。不过《长安十二时辰》中出

  • 长平之战结束之后,为什么其他五国不趁机攻打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谓是赫赫有名,关于这场战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赵国四十万俘虏被坑杀的事情了,不过其实还是有很多疑点。而在战后,秦国也是损失了不少兵力,赵国不是那么好打的,虽然胜利但是秦国兵力也有很大的削弱,而这个时候,为什么其他五国就没有人动手攻打秦国呢?长平之战耗时三年,赵国当年因为赵王一时

  • 为什么16岁的崇祯皇帝,上位后便能轻易铲除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继位时仅有16岁,而当时朝中风气已经糜烂不堪,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更是横行霸道。不过崇祯皇帝继位后,却立即铲除掉了魏忠贤,还大力惩治阉党。如果是在其他朝代出现这种情况,恐怕皇帝只能沦为傀儡,更别说崇祯皇帝当时只有16岁都还没成年。为什么崇祯却能轻易除掉魏忠贤呢?

  • 道光节俭连鸡蛋都不舍得吃,为什么还给自己建了豪华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其实是有很多皇帝都很节俭的,但是可能道光皇帝的节俭最为出名,作为一个皇帝,他节俭到了什么程度呢,竟然连鸡蛋都不舍得吃,这样的皇帝,可以说是非常不多见了。但是,这样一个以节俭著称的皇帝,却拥有一座最为豪华的陵墓,这又是为什么?既然那么节俭,却又为何舍得花钱给自己建豪华陵墓?倘若说起皇帝,世人都会

  • 秦昭襄王逼死白起?其实是白起凉了秦王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长平之战上白起歼灭赵国45万大军,打赢了军事史上的一场奇迹之战。这正是因为秦国重创赵国,才为此后一统六国节约了不少宝贵时间。不过白起最后的下场却是被秦昭襄王赐死,这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人觉得秦昭襄王为人太绝情,竟能狠下心来赐死这样的有功之臣。实际上秦昭襄王会出此下策也是因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喊庞德公救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经是一个神乎其神的人物了,小说中他临死前摆下了七星阵,据说如果成功就可以为自己续命,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诸葛亮也因此丧命。而在诸葛亮死前还说过一句话“庞德公救我”,这个庞德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诸葛亮要让他来救自己,如果庞德公真的在这里的话,就能救下诸

  • 曹操明知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为什么不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据记载,司马懿此人有“狼顾之相”,这并不是什么好的相貌,预示着这个人有狼子野心,不过这些话大多数还是后人所写,后人知道了司马家篡位,所以说有狼顾之相,如果司马懿没有篡位的话,大概也不会这样写了。不过,若是司马懿果真有这样的相貌,曹操也知道这件事情,那为什么曹操却一直都没有杀掉

  • 秦穆公为什么把重耳送回晋国,造就出春秋第二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不过晋文公年轻时因为骊姬之乱被迫在外流亡19年,最后还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重回晋国。那秦穆公为什么要帮助重耳呢?实际上这跟晋怀公还有一定的关系。晋怀公原本是秦穆公的驸马,不过晋怀公为了国君之位抛下妻子偷回晋国,此后还和秦国断交,这也让秦穆公看清了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