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真的只是布衣吗?诸葛亮出山前真实身份揭秘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真的只是布衣吗?诸葛亮出山前真实身份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52 更新时间:2024/2/3 21:53:18

很多人一定都还记得,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写的他在出山之前只是一介“布衣”,即“臣本布衣”,但是,诸葛亮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布衣的话,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真的能够得到司马徽的推荐,刘备的拜访和青睐吗?如果诸葛亮的背后没点势力的话,刘备要他的才华,其实作用也不见得有多大,毕竟刘备也是需要强大的后台的。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布衣”?

布衣原本是指是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作的廉价衣服,后来引申为广大的穷苦百姓。与布衣相对的是贵族或士族,因为贵族或士族穿的衣服一般是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而普通百姓穿的都是麻葛之类的织物,这样就形成一个天然的区别,而布衣就泛指普通百姓。

那诸葛亮呢?当然不是布衣了,如果连诸葛亮都算布衣的话,那还有谁是贵族呢?

当然了,诸葛亮很谦虚,在《出师表》中说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说自已本来是布衣百姓,在南阳郡隆中务农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在这里,诸葛亮只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诸葛亮肯定不是布衣,但他肯定是知识分子、读书人,两汉的读书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有识之士有一种心怀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他们喜欢把自已称为布衣,把自已的这种责任感称布衣精神。

布衣精神到了现在就变成一个比喻词,是指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不为贪图个人一切好处而努力工作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非常符合诸葛亮的为人与处事的,这也是诸葛亮称自已为布衣的原因之一。

另外,从诸葛亮的家世来看,他也不是布衣。

诸葛亮的家族是徐州琅邪郡的名门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的最高监察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在刘表手下做官,诸葛家族不仅不是布衣,而且是标准的士族,所谓士族,就是指世代为官的大家族。

再说,诸葛亮在荆州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

诸葛亮是黄承彦的女婿,黄承彦是荆州襄阳名士、当地士族,黄承彦又是蔡讽的女婿,蔡讽是襄阳当地最有权势的士族,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后妻是姐妹,诸葛亮的岳母还有一个弟弟,叫蔡瑁,这个人可在刘表的政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大姐退给了蒯祺,大姐夫蒯祺官至房陵太守,他有两个兄弟,分别叫蒯良、蒯越,蒯家也是荆州的名门望族,刘表政府中的重要官员,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家也是荆州的望族,庞德公还是庞统的从父。

看出来没有,诸葛亮通过联姻与荆州大大小小的名门望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荆州牧刘表都扯上了亲戚关系,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不与寒族和布衣通婚的,如果诸葛亮是布衣的话,这些荆州地区的名门望族根本不会与诸葛亮通婚。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诸葛亮都不是布衣,相反他是一个标准的士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万无一失什么意思?万无一失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和刘璋展开争夺益州之战,当时刘备的军力刘璋根本抵挡不住,最后为了百姓选择开城投降。实际上刘备在益州之战中,除了要对付刘璋,孙权也是一大威胁之一,孙尚香就差点将阿斗带回荆州。总之孙权也不想让刘备入住益州,不然他的势力便会大幅增长。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万无一失”,就和益州

  • 赵国四大名将是谁?赵国四大名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赵国前期实力并不算太强,但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拥有了能和秦国争霸的实力。而赵国也出现了很多知名将领,例如李牧、廉颇等人,战国四大名将中就有两位是赵国人。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赵国的四大名将,作为战国后期最有实力和秦国抗争的国家,要是没几位优秀的将领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 周瑜嫉妒诸葛亮才能?这就冤枉周瑜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就像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而且周瑜还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最后还被诸葛亮气死。实际上,周瑜此番作为只是为了拔高诸葛亮才强加上去的,以周瑜当时的地位和才华来说,他完全没理由嫉妒诸葛亮。周瑜并不是一位小肚鸡肠之人,所以不可能和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斤斤计较,而且当时东吴国力强于刘备

  • 李世民为什么要娶弟媳杨氏为妻?还差点将她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除掉了哥哥李建成还有弟弟李元吉。此后李世民下令赐死李元吉五子,但留了李元吉妻子杨氏一命。好像李世民对杨氏有着不一般的感情,他在登基以后,娶杨氏为妻两人还生有一个儿子。李世明十分宠爱杨氏,这不仅让人怀疑他们此前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而且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还打算立杨氏为新一任皇后

  • 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魏人助秦国变的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对周边诸侯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不过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超越魏国,从而走上称霸之路。实际上帮助秦国崛起的商鞅,他原本是魏人,但后来选择转投秦国。当时很多具有才华的名将原本都是魏人,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留在魏国,而是去他国求职,为什么魏国就留不住人才呢?无情、张仪、公孙衍等

  • 光绪皇帝怎么没有子嗣?光绪帝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光绪帝可能是整个清朝最惨的一位皇帝,一生都过的不太平。光绪帝继位时只有4岁,当时是被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慈安驾崩后便由慈溪一人掌控大权,没想到慈禧这一掌权直接是把光绪帝变成了自己的傀儡。光绪帝本有发展改革的意图,但最后却抵不过慈禧的势力,而且光绪帝一生竟然没有一个嗣子,让人难以置信。光绪皇帝

  • 战国韩国和燕国谁更弱?燕国为何能列入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战国七雄中,谁是最弱的国家可能多数人会想到韩国和燕国,实际上韩国虽然总吃败仗,但综合实力应该还是在燕国之上。燕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没有太大作为,感觉存在感极低,可能当时和燕国有关最出名的事件便是荆轲刺秦王了。那为什么燕国还能列入七雄之一呢?实际上这跟早期燕国封国时的待遇有一定关系,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刘戊发动七王之乱失败,有一人却能看清局势保住生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时期,晁错建立削弱诸侯王,加强皇帝的权利,于是汉景帝开始实行《削藩策》,大力削弱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各个诸侯国担心日后地位不保,于是暗中联合发动叛变,历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乱就此爆发。当时楚王刘戊算是主力军之一,但最后败在了周亚夫手上,最后被逼入绝路无奈自杀。而刘戊身边有一人却能提早看清局势,并

  •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没有马?原因竟是马牵扯到了宋朝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北宋著名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生动的将北宋都城繁荣的一面给记录了下来,如果仔细观看全画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不过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连一匹马都没有呢?能在画上看到牛和驴,唯独不见马的身影。马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张择端总不可能是忘了画吧?

  • 李白为什么到处游玩?他不用挣钱养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作为唐朝时期首推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出了很多人羡慕但是又做不到的样子,只不过把普通人困住的,无非就是钱财二字,想要养活自己,要挣钱,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也要钱,满足了基础条件后,想要出去玩,更需要钱,但是为什么李白就随意四处游玩?他也有家庭,但为什么他就不用养家糊口吗,李白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