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究竟是信任诸葛亮,还是一直提防诸葛亮?

刘禅究竟是信任诸葛亮,还是一直提防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3/7 4:37:18

刘备死后,由刘禅继位。不过刘禅的外号大家都懂,叫“扶不起的阿斗”,似乎蜀汉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刘备可能也明白刘禅不是什么大才,所以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才会对诸葛亮说出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很多人觉得刘备说“君可自取”是在试探诸葛亮,这就有点太小看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情谊了,其实刘备在当下的真实感情,更多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无奈。刘备建立蜀汉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续汉朝血脉,诸葛亮根本就不姓“刘”,所以他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取代刘禅的位置,如果他敢擅自称帝那诸葛亮就成了叛国的人了。其实刘备和诸葛亮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又苦于刘禅实在没有一统全国的才能,所以才表露出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对于刘禅来说,可能再次打击到了他的自尊心。

刘禅听到刘备托孤时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呢?既然父皇都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那刘禅应该也明白在刘备心里究竟谁的分量更重了。所以此后就算蜀汉真正的掌权人是诸葛亮,对于刘禅来说也无所谓了,因为这也是刘备的意思。不过刘禅真就对诸葛亮这么放心吗?恐怕也不是这样的。刘禅应该是十分恐惧诸葛亮才对,刘禅并不知道刘备遗言的真正含义,所以他必须提防诸葛亮以免真的被逼宫。

所以刘禅也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其中黄皓就是刘禅身边最重要的一员。只不过刘禅眼光太差,还是选中了一位小人,为此后蜀汉的安危埋下了一颗隐患的种子。其实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任何要取代刘禅的意思,但刘禅有防备之心也能理解,他们二人就算有猜忌也能和平相处下去。坏就坏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马上在黄皓的提议下废除了丞相之位。

其实刘禅的这个举动已经暴露了他此前对诸葛亮的担心,他不想以后又冒出第二个诸葛亮,所以要想办法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上。到了这时,蜀汉的结局基本上就已经被决定好了,《出师表》中有很多诸葛亮对刘禅的告诫,可惜刘禅只会空背,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等黄皓总览朝政,开始操弄权威后,蜀汉的灭亡便已进入倒计时。

所以说,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在刘备不在以后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诸葛亮也没办法重新获得刘禅100%的信任了,其实诸葛亮此后做了很多能让刘禅放心的事,只是刘禅实在不争气,非但没有自强起来更是一点想要继承刘备遗志的样子都没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咸丰死后,慈禧为什么能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慈禧太后,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大权的女性,她的一生也是非常的令人好奇。咸丰死后,慈禧和慈安是“两宫太后”,两个人可以说势均力敌,甚至慈安还要比慈禧权力更大一些,但是最终还是慈禧掌控了大局,慈禧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她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所有阻碍她的人都消灭,然后自

  • 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吗?还喝掉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要说不爱洗澡,历史上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即便是现在仍旧有很多人也不爱洗澡,但是原因可能不太一样,现在人大概是因为懒,但是古人却不是如此。清朝时期的苏麻喇姑,据史料记载,一年就是只洗一次澡,并且在洗完了之后还要把自己的洗澡水喝掉。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史书却又言之凿凿,究竟为什么苏麻喇姑要这样做?

  • 唐朝人吃什么?唐朝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东西,不管是各种制度也好,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中国一直都认为“民以食为天”,饮食更是最基本的内容,人们对于饮食的看重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唐朝时期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的?历史上被称作是

  • 历史上玄奘真有徒弟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西游记》的唐僧有三个徒弟,一路保护他取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和事情。而三个徒弟虽然是虚构出来人物形象,但是唐僧却是有历史原型的,就是唐朝时期的玄奘大师。玄奘真实的取经之路,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历经十七年,最终回到大唐。他也有一些徒弟,只不过都是在回来之后才收的,那么这些徒弟分别都是什么人呢?《西游

  •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当上元朝皇后却下令攻打自己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出生于高丽,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皇后。奇皇后当年是以贡女的身份被送入朝廷,后来被元惠宗看上,便加以宠幸。后来奇皇后被封为第二皇后,也拥有了部分实权,奇氏家族依然在高丽,不过奇皇后却要元朝出兵攻打高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奇皇后是为了替家人报仇,因为高丽王杀死了

  • 曹爽为什么敌不过司马懿?其实是曹爽自己给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司马懿也没想到高平陵之变竟会如此顺利,曹爽最后没有一点反抗选择无条件投降。但司马懿这次是动了杀心,要将整个曹氏赶尽杀绝,恐怕在被处斩的时候,曹爽才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万分后悔。其实曹爽本有机会出逃,然后集结兵力对抗司马懿,这场战事也将变成一场持久战。但曹爽却在关键时刻斗志全无,从而把获胜的机会白白让

  • 商鞅变法时,为什么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变法,将秦国从一个弱小,不断受到欺负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令山东六国都不容小觑,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国家,可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不过商鞅变法中有一些规矩很奇怪,比如说,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在一起了,这是为何

  • 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是什么意思?汉为什么是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严尤新朝重臣,在王莽时期担任大司马,一生征战无数,并且战绩可嘉。当时王莽对匈奴也是一筹莫展,想听听各位对于匈奴一事有何看法,严尤就说:“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意思就是周、秦、汉三朝对于匈奴的战略没有一个算是上策的。不过汉武

  • 文种帮助勾践灭吴,为何勾践却不容文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文种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身边的谋臣,文种曾帮助勾践击败吴国,立下赫赫战功,不过此后勾践却不容文种,将他赐死。文种和范蠡都是灭吴的功臣,不过范蠡此后选择主动引退,并且还劝告文种让他也退居二线。只是没想到,朝中竟有人污蔑文种企图反叛,勾践身处高位必定会加重疑心,这才导致了文种的死亡。可以说文种的死或难避免

  • 赵武灵王最终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废嫡立幼造成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赵武灵王一生英明,带领赵国推行伏虎骑射,使得赵国国力逐渐走强。不过赵武灵王的下场却十分凄惨,最后是活活被饿死。赵武灵王在选择继承人时,违背宗旨废长立幼,让次子赵何继任也就是赵惠文王。此后长子公子章趁他们二人出游,于是发动政变,公子成起兵救驾,没想到赵武灵王既然接纳了公子章,于是公子成便杀了公子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