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完颜立童记为什么是清朝最美格格?

完颜立童记为什么是清朝最美格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4/1/24 13:05:58

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完颜立童记这个名字,但是很多人可能都见过她的照片,他是清朝末期的一位格格,之所以照片流传甚广,就是因为她被称为是清朝最美格格。我们知道,清朝选妃是从八旗子弟当中挑选,相貌上不是很注重,所以生出来的后代很多可能都不是很好看,但是这位格格的颜值,却可以说是格格们非常高的一位了。

古装剧中清朝的格格们都是非常漂亮的,实际上清朝的格格都很丑,比平常老百姓家的女儿都不如,因为满清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性,一般都近亲结婚,我们都知道,近亲结婚除了增加遗传病的几率,还会因得不到新的基因融合,导致生下来的孩子越来越丑,所以清朝的格格长得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凡事均有例外,并不是说清朝每个格格都是丑的,其中有个叫完颜立童记的格格,她就长得非常漂亮,可以跟《还珠格格》里面的晴儿想媲美,完颜立童记还有个名字叫敏彤,她是毓朗贝勒外孙女,她的母亲是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所以王敏彤是名正言顺的格格。

敏彤从小就十分美丽,长大后更是天仙一般的美人,身材纤瘦颀长,皮肤白皙娇嫩,脸蛋如白玉般精致,而且为人性情温和,王敏彤从上到下每个地方,都是那么完美,加上她出生名门,身世显赫的她本应该幸福一生,可惜却爱错了一个人,导致52岁仍是处女之身。

王敏彤爱上了溥仪,即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她对溥仪不仅仅是爱那么简单,简直达到了痴恋的地步,如痴如狂般的爱恋。爱情它是种什么东西,让人欢喜,叫人伤心,一但迷失,无法抗拒,它的世界让人无法看清,爱的是你,痛的仍然是你……”欢子这首歌用在王敏彤身上在合适不过,因为不知怎么的,他就是爱上了溥仪,而且爱得不可救药,或许爱情就是这样,没有原因,但溥仪却一点都不爱她。

王敏彤爱上溥仪时,对方已经娶了婉容为皇后,王敏彤是婉容的表妹,因为表姐的关系,她不能横刀夺爱,只能痛苦的割舍下她对溥仪的爱,她不想破坏婉容与溥仪的美好生活,她不愿伤害任何人,所以只能选择默默离开。

溥仪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后来他投靠日本,又被苏联逮捕入狱,后来回国又被劳动改造,最终晚年的溥仪出狱,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不料这个时候,王敏彤竟然还在等着他,可溥仪偏偏对她提不起一丝兴趣。

恢复自由后的溥仪,后来娶了淑贤,王敏彤知道后非常伤心,但依旧不死心,有一次溥仪生病住医院,她去医院探望溥仪,不料溥仪一见到她就咆哮:“我不想见到你,你给我滚出去!”搞得她十分尴尬,为了挽回自己的爱情,王敏彤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1965年,王敏彤已经52岁了,她为了证明自己对溥仪的真心,不惜去医院开出了处女女证明,证明自己依旧还是处女,当她把处女证明拿给溥仪看时,更加令溥仪对他厌恶,最终王敏彤不仅得不到溥仪的心,连人也没得到。

她,至死都没有嫁人。晚年因为精神失常,在破败的老屋和养老院中度过了剩余时光。告别这世间的时候,身边除了一个常来看望她的亲戚再无其他至亲。一代红颜就这样仓促地走完了余生,后世之人也只能凭着那张泛黄的旧照来缅怀这位曾经佳人。

完颜立童记,一看姓氏就知道是满清贵族。王敏彤是爱新觉罗·毓朗的外孙女,父亲完颜立贤乃大清国军机大臣。王敏彤祖上是完颜崇厚,她母亲更是地位显赫,乃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爱新觉罗·恒慧。王敏彤出身显赫,从小养尊处优,可这位娇弱美丽的公主一生命运坎坷,过得很不顺。

今天留下不少王敏彤的照片,现在看起来仍然十分美丽,那时的护肤品可没现在这么好,拍照前也不描眉画眼。她的长相绝对不输一线女星。她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而且性情温和,很讨男人喜欢。

这位美丽优雅的公主因被时代的漩涡拖累,背上太多传统的东西。一生错过好几次婚姻机缘,导致一生未婚,最后孤苦无依,晚年患上精神疾病。直到2003年才去世,享年90岁。

王敏彤命运不好,结局也不太好,但童年挺不错的。

在父亲百治无效之后,母亲就带着她与妹妹住在外祖母家。由于是长女,外婆和家人都对她极其重视,吃饭跟着大人一块,而她的妹妹和表姐妹们得到后院吃。平时客人来时,王敏彤都要出来招待客人。凡是见过她的人,无不称赞其知书达理。

而王敏彤悲惨的命运与“知书达理”有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她太遵循传统的东西,不喜欢反抗,才导致错过婚姻。王敏彤是个善良的美丽姑娘,同时思想守旧,认为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她不喜欢为自己争取,喜欢听长辈的话。这是最大的遗憾。

在王府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来随母亲去了天津。在天津时,母亲曾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爱新觉罗氏某人,两人已经订婚,后来那男子与别的女子有染,一时间满城风雨,于是婚姻作罢。之后,回到北京居住。

在北京时,王敏彤与孟小冬是邻居,孟家住东四三条26号,王敏彤家时27号。这两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是好姐妹,无话不谈,两人都属于少语型的,但这两人在一块话很多。

搬到北京后,王敏彤长大了,也开始了最悲惨的命运。她喜欢过溥仪,可惜只是暗恋。晚年与外甥住一起,生命的最后几年患上精神病,去世时已经是新世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朝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汉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而得名的。汉族由于文明程度比较高,所以当时在我国各路兄弟民族中间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和自然形成的必然结果。自汉朝之后,虽说朝代名称有变换,但是汉族作为中国的主题民族却从未改变过。汉朝的强大也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立国之初,鉴于秦末战乱,

  • 千古名相李斯,为什么会栽在赵高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是秦朝丞相,也是一名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在当时推行了很多政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他的基本主张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格局。李斯本有机会名留青史,但他却选择和赵高联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扶持秦二世继位。关键是李斯此后还被赵高所猜忌,导致李斯父子被斩于咸阳。为什

  • 辛弃疾为什么是大宋第一古惑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辛弃疾最常出现的地方还是语文课本吧,学生时代学过不少辛弃疾的词,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了解了真正的辛弃疾。辛弃疾在现代人眼中有一个外号,叫做“大宋第一古惑仔”,这与他词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究竟辛弃疾做过些什么事情,才会获得这样一个称呼?真实的辛弃疾,可能与很多人想象当中都是

  • 符彦卿在宋朝初年地位如何?赵匡胤开国后如何对待符彦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符彦卿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符彦卿带兵有勇有谋,曾多次和契丹交手,并且大败契丹,因此名震敌国。据说符彦卿13岁时,就已经能够骑马射箭,从小便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天赋,符彦卿一生总共经历五朝,并且都担任重职。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曾摆下宴席杯酒释兵权,但唯独没有夺去符彦卿的兵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

  •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哪个规模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其实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两次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事实上,宋朝的农民起义远不止这两次,两宋加起来有四百多次。不过,要论规模,其实宋江起义还比不上方腊起义,《水浒传》中作为宋江对立面的方腊,才是历史上的主角。而宋江,如果不是《水浒传》,恐怕后世也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了。施耐庵的《水

  • 孙皓本来是明君,为什么后来成了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明君不在少数,但是昏君同样也不在少数,然而既是明君又是昏君的,要说起来其实也有不少,但是,既然是明君,又为何会变得昏庸不堪呢?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皓就是这样一个人,前期孙皓可以用明君来形容,在历史上也很有作为,但是后来却成了亡国之君,成了魏国的俘虏,在此之后三国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三国演义》中的吴

  • 宋朝时期的“鬼市”是什么?为何会让欧阳修惊出一身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便是宋朝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宋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阶段外,还打破了原来唐朝固有的访市制度,不再实行宵禁。在这些政策的放松下,促进了宋朝时期的繁荣和兴盛。而在这个基础上,宋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了“鬼市”。什么是“鬼市&rd

  • 朱元璋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对出下联后为何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的传奇经历,很多人也都是有所了解的,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成为一代开国之君,纵观整个历史,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成功之后的朱元璋,自然堪称妥妥的人生赢家,而他有一次说了一个上联“老子天下第一”,然而却在一位大臣对出下联之后,把这个大臣给杀了。大臣到底说了些什么,为什么

  • 赵云是杂牌将军为什么还那么受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也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了,说他复杂并不是因为他的心思很复杂,赵云用一个忠字就可以概括了,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赵云不仅是忠义,可以说在很多人眼中,赵云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一个人。然而完美的赵云却还有一个外号叫做杂牌将军。这个杂牌将军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赵云都是杂牌将军了,却还是有那么多人都喜欢他?

  • 刘备为了拉拢荆州士族,才将李严立为托孤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不理解,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为什么除了诸葛亮以外,还把李严立为托孤重臣,感觉李严此前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有人解读说这是因为刘备为了限制诸葛亮,不过李严的实力就算他成了托孤大臣也很难同诸葛亮抗衡,实际上刘备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拉拢荆州的士族,他看中的是李严背后的力量。可能还有不少朋友对荆州士族的情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