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养三千死士,为什么一直没人发现?

司马懿养三千死士,为什么一直没人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8 16:16:44

史书记载,司马懿曾经背地里偷偷地养了三千死士,这段情节在一些电视剧中也有展现,但是不幸的是被人发现了,无奈之下只好杀人灭口,却引起了别人的怀疑。但是在历史上,司马懿养死士的这件事情,其实一直都是没有被人发现的,这也是他最终用死士,在曹爽离开洛阳去祭拜的时候,用死士控制京城,夺取政权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司马懿养死士会不被人发现呢?

魏明帝曹睿去世后,八岁的曹芳即位。魏国宗室曹爽及司马懿均为托孤大臣,也就是说,曹芳表面上是魏国的新皇帝,但军政大权均掌握在曹爽及司马懿手里,曹芳那屁大一点的孩子,只是他们二人手里的提线木偶。

刚刚开始履职的时候,曹爽比较敬重司马懿,朝廷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曹爽一般会主动找司马懿商量,在取得司马懿的同意后,才定下决策,然后报到曹芳手里,下令执行。

在实际的工作接触中,曹爽发现司马懿见解深远,虑事周全,办事滴水不漏,自己与司马懿相比,也就是小学生三年级的水平,远非其对手。曹爽担心时间一长,朝廷大局会被司马懿一人所掌控,自己会被排挤出权力的核心圈。到那时,讲话没人听,放屁放不响,日子会非常难过。

曹爽利用自己是曹氏宗室的特殊地位,经过一番暗箱操作,明升暗降,将司马懿推到太傅的高位。

太傅只是一个名誉性职务,手中沒有什么权力,朝廷有什么决策,也用不着找司马懿商量。曹爽的这一着棋,完全解除了司马懿托孤大臣的身份,曹爽一手掌控了朝局。

司马懿饱经政治风浪,对曹爽的这一个小小的阴谋,洞若观火。他不想再为曹魏政权卖命,就以身体有重大疾病为由,向曹爽提出了退休的请求,曹爽答应了。

公元259年正月,曹芳准备离开洛阳,前去高平陵祭拜父亲魏明帝。曹爽丶曹羲丶曹训一同前往。在临行前,曹爽对司马懿不太放心,担心司马懿在自己离开洛阳的这段日子,往自己的屁股后面捅刀子。

曹爽打发一个心腹,以到外地就职为由,前去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老谋深算,假装身患重病丶不久于人世的样子,连连咳嗽不已,瞒过了曹爽。曹爽毫无顾虑地前去祭陵了。

曹爽一走,司马懿立刻将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即是死士三千,集合起来,发动政变,逼迫郭太后开口,将曹爽的军权收了回来。司马懿暗地里组织属于自己的三千名武裝分子,为什么未被朝廷发现呢?

一丶司马家族家大业大,根深叶茂,其政治影响力不可小视。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是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是颖川太守,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

到了司马懿这一代,司马懿共有七个兄弟,他是老二。司马防的这八个儿子,个个都是人杰,每人都有一身本事,人称“司马八达”。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更是了不起,其中的一个后来成为了晋朝的皇帝。

司马家族的人位高权重,手中的钱财颇多,个个都在京城建了府邸,每个府邸都有数量不等的保安及家政服务员。

而且,那个时候的公务员在朝廷上班,薪水不高,主要发的是粮食、绸缎等实物。对于那些有功于国家的朝廷大臣,除了实物薪水,还会发给一块面积不等的农田,由大臣自己派人去管理与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司马家族的封地不少,而且每块封地的面积都相当大。那个时候连年打仗,地广人稀,不少土地都处于荒芜状态,朝廷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资源。

曹丕称帝后,司马懿的日子不太好过,他时而被罢职,时而被起用。他起用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魏国的衮衮诸公中,没有一个人是孔明的对手,只有司马懿才能摆平蜀国。

曹魏朝廷重用司马懿,完全是被逼无奈的。

司马懿一方面为曹魏政权出力,另一方面为自己及司马家族的人谋求出路,以摆脱曹魏政权的残酷屠戮。他将自己选中的人员,以保安丶家政员及封地耕种与管理人员的身份,东一个西一个地往司马家族的各个要员的府邸及封地中送,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蓄养了三千死士。

尤其是封地,远离城市,不仅需要劳动力去耕种,而且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家丁(保安)去维持秩序。将自己的私人武装(死士〉,以农夫及家丁的身份埋伏在这里,真的是人不知鬼不觉,就算是天王老子,也发现不了。

这些人员平素无事时,就在司马家族的府邸及封地中,从事一些轻闲的管理工作,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又有高薪水拿,父母子女都跟着过好日子,比在社会上谋生幸福一万倍。

因此,这些死士心甘情愿地为司马家族效忠,沒有一个有二心。

一旦有需要,只要在事前派人去联络一下,通知一声,这些人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从司马家族的各处府邸及离京城洛阳不远的封地里,赶到指定的地点集合,领取任务,不打折扣地予以执行及完成。

即便有个别人怀疑司马懿有二心,在暗地里养死士,但这些人沾过司马家族的光,是司马家族阵营中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到曹爽及皇帝面前打小报告,题本上奏。

二、司马懿劳苦功高,为曹魏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劳,手下的部将众多,铁粉无数。如司马懿早年带兵平定辽东公孙渊之乱,智擒猛达,击溃蜀国丞相孔明的多次犯边,这些都是一般人做不来的大功劳。

尤其是关羽长放水淹死了于禁所部的军队,并趁势夺取了樊城,消息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吓得手打哆嗦,当即就想将魏国的都城迁往它处,以避关羽的锋芒。

司马懿找到曹操,反对迁都,轻轻地说了一句:“关羽之所以能击败于禁,完全靠水淹的结果,关羽本人并未杀掉一个曹卒。”一句话,就打消了曹操心中的顾虑,不再迁都了。

假如司马懿不提醒曹操,曹操一时六神无主,迁了都,三国的格局恐怕是另一种局面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政治智慧与军事谋略了。

在长期的斗争中,司马懿与不少的部属及士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愿紧跟司马懿的铁粉自然不少,看好司马懿前途的人也不在少数。司马懿从这些人当中,挑选一些政治上放心丶业务上过硬伪死忠分子,然后以各种名义,送往司马家族的各个府邸丶封地中蓄养起来,别人很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这是司马懿阴养的三千死士的主要来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高宗下12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他是怕宋钦宗回归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得到各地义军支援,接连收复郑州、洛阳等地,面对金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此后宋高宗却连下12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岳飞无奈只能会师,没想到回去后竟然遭到秦桧等人的诬陷,导致被冤杀。一代抗金名将就这样被冤死了。实际上宋高宗会下12道金牌实属罕见,而他的动机被认为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

  • 沙丘之变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为什么会被后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遗诏令长子扶苏主持葬礼,寓意让扶苏继位。但赵高和李斯却在中间作梗,擅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还废掉扶苏的太子之位将其逼死。最后扶持胡亥秦二世继位,史称沙丘之变。赵高和李斯合谋的计划应该并没有透露给太多人知晓,毕竟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危险,一旦走漏消息肯定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个秘密他们势必会带入坟墓,在

  • 李商隐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诗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上也学过很多由李商隐著写的诗歌,风格十分独特。李商隐大概有600多首诗歌流传了下来,而他本人成就最高的诗体是近体诗,其中七言律绝最为经典。李商隐也被认为是继杜甫后,第二位在七律上立下自己里程碑的人。不过李商隐虽然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充满着坎坷和无

  • 司马德文禅位刘裕,刘裕为何还将司马氏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419年,刘裕派人除掉晋安帝,随后立司马德文为新帝。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的地位就和东汉末年汉献帝差不多,没有任何实权都是被他人挟持。不过晋恭帝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汉献帝那么好,汉献帝禅位以后起码还能落个善终,而晋恭帝禅位以后则是被刘裕派人用棉被给闷死。司马德文已经决定禅位,刘裕为何还要将

  • 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伦也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起司马懿的儿子,很多人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司马昭了,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第二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司马师了,司马师同样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只不过死的早。不过除了他们俩之外,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司马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做过些什么呢?司马懿有九个儿子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一直都有些遗憾,认为当年项羽因为没有过乌江,白白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觉得似乎只要项羽过了乌江,回到江东,就一定可以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乌江,实在是很可惜,否则历史就可能要改写了。不过,就算是项羽真的过了乌江,他就真的能够翻盘吗?那个时候的项羽,恐怕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霸王项羽

  • 朱元璋有没有想过远征日本?最后为什么没有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朱元璋在登基初期有派使者到日本,当时还没有征伐之意,只是要求日本向明朝进贡,而且让他们解决倭寇问题。不过日本非但没有朝贡,还把明朝派来的使者给杀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准备起兵征伐日本。不过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最后并没有出兵,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把日本定位“不征之国”。当时一

  • 刘备死后,孙夫人真的投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备和孙夫人,很多人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他们之间的确是有真感情的,而刘备死后孙夫人投江,自然就是殉情之举。不过,这毕竟是小说的情节,真实历史是这样吗?孙夫人毕竟比刘备小了几十岁,而且孙夫人未出阁的时候,自然也是见识过很多优秀的男儿,父亲和两个哥哥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她的眼界又怎么会狭隘

  • 姜维后期对蜀汉有多大贡献?姜维北伐不仅是为达成诸葛亮遗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负责扛起了北伐大旗,虽然姜维北伐兵力不如诸葛亮时期,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人不理解姜维为什么会如此坚持北伐战争,其实姜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诸葛亮,也是为自己寻求一个出路。姜维是诸葛亮找来的,诸葛亮不在以后他从此便少了一个靠山,而蜀国也被分割成了几个阵营。姜维已经预料会发展成这

  • 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去设想另一种情况,对于现实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来说,顶多也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而已。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感到遗憾,而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致使崇祯杀了袁崇焕,最终影响到了明朝的延续,那么,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