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迁都长安谁赞成谁反对?迁都长安有什么好处?

董卓迁都长安谁赞成谁反对?迁都长安有什么好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4/2/14 23:06:10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此后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这些诸侯也都心怀鬼胎,不想展露真正的实力,只有孙坚一人将董卓击退。此后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但杨彪黄琬反对因此被免职。实际上董卓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迁都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董卓还想把持朝政就必须将汉献帝控制起来。只是董卓没想到,他最大的危机并非来自外人,而是被亲信吕布所杀。

董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曾经率领自己的军队,来到了当时的都城洛阳中胁迫了皇帝,甚至对于手下的大臣进行了非常残酷的迫害。但是在这期间他做过一件事情,就是将都城迁到了长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就是长安区离自己的大本营比较近一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董卓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来自于西凉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西北部一带。而这时的都城洛阳在中原地区,所以距离他的大本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远的。在这时如果能把皇帝迁到长安去,会距离自己军队的驻扎地更近一些,方便进一步的操控皇帝,掌握朝廷的各项大权力。因为在这时董卓已经得到皇帝的册封成为了丞相,所以在权利方面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能够有效地维持这种状态,他才会将都城搬到长安去。

其次就是长安是比较容易防守的。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长安附近有一些非常肥沃的农田,在那里种植粮食,能够满足很多军队和人民百姓的需求。同时长安的外围有一些非常险要的地方,只要派少量的军队驻守,就可以抵挡大军的进攻。董卓也正是因为看中了这样的情况,所以才会选择将都城迁到长安。

这样自己只需要派少量的军队守住一些比较险要的地方,就可以保证将天子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从而命令一些地方诸侯。因为在当时各个地区的诸侯已经自发地集结起来,组成联军想要讨伐董卓、救出天子。在这时董卓能够及时的撤退到长安,对于保护自己来说不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最后就是董卓本身也想要做皇帝的。相信这一点很多人都能够从他平时的一些做法当中看出来,他在当时对于天子是非常不尊敬的,甚至凭借自己手下的兵全经常迫害一些不服从于自己的大臣。在这时候把都城迁到距离自己军队比较近的地方,相信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自己登上皇帝的位置。

因为皇帝手下的完全是没有兵权的,在这时董卓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实力废掉皇帝,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而且距离自己的军队驻扎地非常近,可以保证政权的过度比较平稳。

以上就是董卓为什么一定要带着皇帝迁都到长安的原因,可能总结的并不是特别全面,但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也欢迎那些对这段历史比较有研究的人,能够及时的留言补充,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高上位有哪些手段?重臣和宗亲全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是秦朝权臣,其野心已经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赵高在职期间,擅自伪造秦始皇诏书,逼死扶苏立秦二世为帝。此后赵高便开始独揽大权,结党私营,根本不把秦二世放在眼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皇室宗亲一律不放过,哪怕是秦二世都不是赵高的对手。为什么赵高一人能做到如此为所欲为的地步呢?这其中也

  • 李斯和韩非是什么关系?李斯为什么要陷害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秦国丞相李斯和韩非师出同门,韩非算是李斯的师弟。不过韩非和李斯的政见并不一致,还有很大的分歧,李斯担心自己会被疏远,便想除掉韩非。但李斯又深知韩非口才了得,于是抢先一步在秦始皇面前直击韩非要害。此后韩非被抓入狱,最后服毒自杀。可以说韩非的死十分可

  • 东汉名将皇甫嵩有多厉害?为什么皇甫嵩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皇甫嵩是讨伐黄巾军的主力,曾用大火击败张宝。此后又在讨伐张梁的战役中连胜七场,立下赫赫战功。皇甫嵩为人十分正直,他因不愿贿赂宦官而遭受免职,在抄董卓家产时,还将董卓藏于家中的子女全部释放。皇甫嵩在唐宋时期都被列入武庙正将之一,但皇甫嵩的名

  • 如果赵构信任岳飞,南宋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南宋最终的灭亡,有一部分原因是南宋初期,赵构一直都不信任岳飞所导致的。岳飞虽然一直说着要迎回二圣,但是其实并没有任何想要废掉赵构的意思,他只是心思太直了,没有想到这里来,但是却引来了赵构的怀疑,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如果当初赵构愿意一心信任岳飞,南宋还会是后来的那个样子吗?如果赵构真

  • 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被杀,他和朱棣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没儿子了,朱元璋一共有26子,但他直接选择跳过自己的儿子将孙子定位继承人,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朱允炆继位后迎来了一段上升期,后被称为“建文新政”。不过朱允炆却在削藩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最后削藩不成反被杀。

  • 乾隆在位六十年禅让,真的是因为不敢超过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皇帝了,光是他的在位时间就长达六十年,在古代可是有很多皇帝连寿命都没有六十岁。而乾隆还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他在位时间到了六十年的时候,说自己不敢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所以选择了退位,把皇位交出来。但是,皇位毕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乾隆这样让出来,真的只是因

  • 越王勾践为什么赐死文种?文种之死真相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文种是越王勾践身边的谋士,曾辅佐勾践灭吴。此后文种自觉功高,反而是引起勾践的猜忌。范蠡曾给文种留下一封信,劝他赶快逃跑,文种本想装病但最后还是被逼着上朝。当时勾践已经下定决心除掉文种,所以给他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文种最后也选择自刎而死。为什么勾践一定要除掉文种呢?文种之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下面就为

  • 秦始皇的祖籍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很短命,但是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留下了“统一”这个思想,后世不管再怎么打仗,最终还是会收归统一。很多人也对做出这一切的秦始皇感到好奇,秦始皇是秦国人,但是古时候的秦国又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秦始皇如果放到现代来看,他

  • 姬发为什么安排周公旦辅佐成王,不让姜子牙辅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姜子牙作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大功臣,在《封神演义》当中虽然进行了神化,但是他的作用和功劳却的确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姜子牙,周朝的建立恐怕更加困难。然而周武王姬发在临死之前,却让自己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却没有让姜子牙继续辅佐,这是什么原因?姜子牙与周公旦又有什么差别呢?周朝开国的那段历史,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如何陨落的?最后下场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相信齐桓公一生的功绩不用介绍太多,大家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作为中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晚年生活却是惨不忍睹。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也犯起了糊涂,开始重用一些小人,最后还被活活饿死,一代霸主就这样陨落了。为什么齐桓公一世英名最后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其实这也和他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