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帽上的顶珠有什么含义?不同顶珠代表不同官位

清朝官帽上的顶珠有什么含义?不同顶珠代表不同官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3/6 20:32:44

清朝官员的官帽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礼帽、一种是便帽。礼帽需要在正式场合佩,例如上朝或者出席一些重要场合,而官帽上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饰品叫顶珠,这个顶珠到底是有什么用呢?我们都知道清朝官员是根据官服上不同的禽兽图案来区别等级,而顶珠除了装饰也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清朝官帽上的顶珠都有哪些种类,还有其中的含义,一起来看看吧。

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饰,他们不一样的服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官级尊卑,官帽的佩戴非讲究。顶戴花翎属于帽子的两个部分,顶戴指的是帽顶,提起清朝官帽上的装饰品,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些帽子的顶端都装饰着一颗珠子,或大或小,颜色也多样,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它的存在。这些珠子其实是官帽的灵魂一样的所在。

顶戴花翎虽为一体,却是“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清代“顶戴”分二种,一是凉帽,一是暖帽清代“花翎”也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

顶戴:俗称为“顶子”。按清大清会典规定,从皇帝到各级官吏,无论穿礼服,吉服乃至常服,都要在所戴冠帽上,用各色宝石和金属装饰物,标明官爵品秩,不得潜越。如降级或革职须立即变更顶戴或摘去顶戴。因而“顶戴”成了获取高官厚禄,功名、前程的代称。有钱的乡绅富贾本无官职,为了抬高社会地位、光中耀祖也要用重金“捐前程”、“买顶子”以炫耀招摇。朝冠顶子以金属底座承一至三层;中嵌圆珠宝,上嵌锥形尖宝石;吉服冠顶子为球型珠宝及金属底座。

三品官员使用的是蓝宝石。相比一品官员的红宝石,蓝宝石的产量和种类要多一些。蓝宝石属高档宝石,是五大宝石之一,位于钻石、红宝石之后,排名第三。一品至子爵级别的官员,礼帽上的顶珠都为红色宝石级刚玉。红宝石质地坚硬,硬度仅在金刚石之下。红宝石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贵。

在清朝时期,对官帽也进行了改革。以前的乌纱帽不见了,代之的是一种新式的官帽。他没有帽翅,但却在帽子之上缀有顶珠,在帽后垂着花翎尾羽。这便是大家熟知的顶戴花翎,而这顶戴花翎,在历史上不仅是代表清官的威严,而且在价值上也十分不菲。

无论是顶珠还是花翎,都是为了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朝冠,分冬、、春秋三套。冬朝冠内为圆顶,上扎赤色缨7层长5寸。中立9龙镂空金顶7层,每层镶4分大东珠不等,共19颗。外环檐镶黑色貂熊皮,檐下为明黄缎搂海带。春秋朝冠与冬朝冠略同,为外檐改用黑尼。夏朝冠内以长白山青藤为框外裹白绫做斗笠状,上以金丝锦扎赤色缨15层长7寸,顶与冬朝冠同。为前后檐首有别,前檐为镂雕小金佛一尊外镶东珠莲座与八宝佛光,后檐为金制胥弥座上设金制神火镶大东珠15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董卓迁都长安谁赞成谁反对?迁都长安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此后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这些诸侯也都心怀鬼胎,不想展露真正的实力,只有孙坚一人将董卓击退。此后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但杨彪和黄琬反对因此被免职。实际上董卓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迁都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董卓还想把持朝政就必须将汉献帝控制起来。只是董卓没想到

  • 赵高上位有哪些手段?重臣和宗亲全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是秦朝权臣,其野心已经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赵高在职期间,擅自伪造秦始皇诏书,逼死扶苏立秦二世为帝。此后赵高便开始独揽大权,结党私营,根本不把秦二世放在眼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皇室宗亲一律不放过,哪怕是秦二世都不是赵高的对手。为什么赵高一人能做到如此为所欲为的地步呢?这其中也

  • 李斯和韩非是什么关系?李斯为什么要陷害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秦国丞相李斯和韩非师出同门,韩非算是李斯的师弟。不过韩非和李斯的政见并不一致,还有很大的分歧,李斯担心自己会被疏远,便想除掉韩非。但李斯又深知韩非口才了得,于是抢先一步在秦始皇面前直击韩非要害。此后韩非被抓入狱,最后服毒自杀。可以说韩非的死十分可

  • 东汉名将皇甫嵩有多厉害?为什么皇甫嵩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皇甫嵩是讨伐黄巾军的主力,曾用大火击败张宝。此后又在讨伐张梁的战役中连胜七场,立下赫赫战功。皇甫嵩为人十分正直,他因不愿贿赂宦官而遭受免职,在抄董卓家产时,还将董卓藏于家中的子女全部释放。皇甫嵩在唐宋时期都被列入武庙正将之一,但皇甫嵩的名

  • 如果赵构信任岳飞,南宋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南宋最终的灭亡,有一部分原因是南宋初期,赵构一直都不信任岳飞所导致的。岳飞虽然一直说着要迎回二圣,但是其实并没有任何想要废掉赵构的意思,他只是心思太直了,没有想到这里来,但是却引来了赵构的怀疑,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如果当初赵构愿意一心信任岳飞,南宋还会是后来的那个样子吗?如果赵构真

  • 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被杀,他和朱棣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没儿子了,朱元璋一共有26子,但他直接选择跳过自己的儿子将孙子定位继承人,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朱允炆继位后迎来了一段上升期,后被称为“建文新政”。不过朱允炆却在削藩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最后削藩不成反被杀。

  • 乾隆在位六十年禅让,真的是因为不敢超过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皇帝了,光是他的在位时间就长达六十年,在古代可是有很多皇帝连寿命都没有六十岁。而乾隆还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他在位时间到了六十年的时候,说自己不敢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所以选择了退位,把皇位交出来。但是,皇位毕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乾隆这样让出来,真的只是因

  • 越王勾践为什么赐死文种?文种之死真相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文种是越王勾践身边的谋士,曾辅佐勾践灭吴。此后文种自觉功高,反而是引起勾践的猜忌。范蠡曾给文种留下一封信,劝他赶快逃跑,文种本想装病但最后还是被逼着上朝。当时勾践已经下定决心除掉文种,所以给他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文种最后也选择自刎而死。为什么勾践一定要除掉文种呢?文种之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下面就为

  • 秦始皇的祖籍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很短命,但是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留下了“统一”这个思想,后世不管再怎么打仗,最终还是会收归统一。很多人也对做出这一切的秦始皇感到好奇,秦始皇是秦国人,但是古时候的秦国又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秦始皇如果放到现代来看,他

  • 姬发为什么安排周公旦辅佐成王,不让姜子牙辅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姜子牙作为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大功臣,在《封神演义》当中虽然进行了神化,但是他的作用和功劳却的确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姜子牙,周朝的建立恐怕更加困难。然而周武王姬发在临死之前,却让自己的弟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却没有让姜子牙继续辅佐,这是什么原因?姜子牙与周公旦又有什么差别呢?周朝开国的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