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文官集团有没有威胁到皇权?明朝权臣为何不如宦官?

明朝文官集团有没有威胁到皇权?明朝权臣为何不如宦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27 16:02:55

在汉朝时期,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是外戚和权臣,宦官基本上难以对朝政产生影响。但到了明朝,宦官当政的严重性,甚至威胁到了明朝存亡的根基。虽然文官集团也有很强大的势力,但制度的不同导致权臣很难掌控实权,宦官则容易的多。所以文官基本上对皇权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哪怕是身为首辅也有诸多限制。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明朝的文官和宦官的处境到底有何不同,一起来看看吧。

文官集团的权利即使在张居正时期都没有真正威胁皇权,张居正的权力稳固很大程度上靠着太监冯保朱元璋朱棣时期不用说,都是非常强悍的君主,文武哪敢威胁皇权。

(1)文臣缺少公开的、正式的领袖,是文官集团难以形成统一势力,首辅稳固地长期地居文臣首领不足六十年,其他时期都是首辅与吏部尚书的较量。

朱元璋时期废除相权,明朝没有“文臣之首”,行政权力的相权被废除,皇帝的私人秘书的首辅只是代替部分相权职能。六部尚书以吏部(短期兵部于谦)为首与内阁抗衡,两个半多世纪里,时而六部占先时而内阁领先。

朱元璋朱棣时期都是内阁初创、扩权时期,吏部作为百官之首的潜规则还是存在的。但是,吏部尚书与其他五部尚书和相关各部门首脑在公开场合都是一样的。即使到了嘉靖时期,礼部尚书王琼都在质问杨廷和时还说“九卿在廷,我为长,今日谁当立者,而不使闻?”。

只是夏言严嵩等任首辅后内阁权力才真正地上升到“第一”。

张居正被清算后,六部势力再次上升,内阁权力大为缩小。也即从1530年代到1580年代,内阁权力毋庸置疑,但在其他时期,内阁权力受六部及其他部门首领制衡比较厉害。

(2)宣宗之后,宦官制衡力量强大,儒家根本没有可能对皇权占据优势地位

从宋朝开创“皇权与儒家共享天下”局面后,只是因为宋朝是开创时代,所以在实际执行中显得比较乱,皇权确实被文臣挟制了。但明朝、清朝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3)明朝皇权始终是坐着,儒家权力则是站着。儒家为什么得占着?谁有军权谁控制一切,儒家和皇权下属的宦官共掌兵权,但宦官更容易控制武将。

儒家虽与皇权“共享天下”,但皇权通过“镇守太监”一直没有失去对武将地控制。虽然,“镇守太监”没有分兵权但却有监军权。文臣也没有调兵权,却没有监督权。文臣依靠正统的显性化的条文、规章管理武将。

镇守太监和宦官、锦衣卫则通过更现实的隐性权威,与武将打交道。

说句简单地话,文官与镇守太监发生矛盾,镇守太监直接上奏皇帝。文臣还要逐级通过正规渠道步步上报,到了内阁能不能被皇帝看到还难说呢。

实际生活与文字总是有差距的,你在皇帝面前再受信任恐怕也超不过宦官吧。除非皇帝本人不喜欢、不信任宦官。否则,为了皇帝尊严也要保护自己的家奴!

因此,综上所述,文官集团从来没有威胁到皇权,晚明崇祯朝皇帝与文臣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皇权被文臣制衡的失败,而不是被威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死之前,为什么没杀司马懿却杀了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和杨修,年轻时期都是曹操手下的很重要的官员,杨修辅佐曹植,原本就要为曹植争到曹操的位置了,却被曹丕那边横插一手,不仅让曹植失去了机会,也让杨修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最后被曹操杀掉。但是司马懿却不同,他活得足够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但是为什么曹操临死之前没有杀掉司马懿,毕竟最终是司马懿夺了他们家的江

  • 如果要从五虎将中去掉一个人,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五虎将”,虽然是后人给三国时期蜀汉的五位大将起得名字,但是以这样的名字来命名他们,也是非常合适的。不过,很多人一直都对五虎将中五个人的排名产生异议,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五虎将的名次。那么,如果说要从五虎将当中去掉一个人,只留下四个人,那么这个人又会是谁?谁是他们当中最没有资

  • 小偷进了和珅家,为什么一分钱没拿就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小偷自然是偷东西的,所以,一旦家里进了小偷,必然会损失一些东西,或者是财物,或者是值钱的器物。而在清朝时期,最为有钱的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就算是放到今天,说他是首富也不足为奇。不过和珅家中曾经进过一位小偷,但是这个小偷却是一分钱也没有拿,就直接走掉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小偷不是偷东西的吗,为何分文

  • 司马懿装病为何屡试不爽?每次都能骗过曹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把司马懿称为影帝,司马懿的确很会演,他曾两次装病,一次骗过曹操,另一次骗过曹爽。而司马懿两次装病的理由也具有一些讽刺的意味,早年司马懿看不上曹操,于是谎称生病想借此逃过入仕。结果到了司马懿晚年,他再次装病却是为了夺权,直接要了曹氏宗明的命脉,两次反差耐人寻味。司马懿装病为何屡试不爽?可能

  • 刘邦有多迷恋戚夫人?差点为了戚夫人废长立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一向是薄情寡性之人。从他当了皇帝以后,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容功臣的存在,一定要击杀他们。以及他对自己的儿子刘盈和老婆吕后毫无留恋之意,就可以看出,他实在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帝王,情感是非常淡漠的。但是,他对戚夫人却是很有真情的。说刘邦对戚夫人有真情,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来。一是刘邦虽然有三宫六院,但自从

  • 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东吴在三国中一直排在第二名的位置,原本蜀国鼎盛时期是有能力挑战吴国的,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败而归,最后再也无力和吴国相抗争。其实东吴的确是块宝地,人杰地灵,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都是少有的治国人才。其实吴国在人才方面的储备一直在蜀汉之上,如果让吴国拿下蜀国以此扩大国力,那有没有可能击败曹魏一统中

  • 清朝的铁帽子王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个铁帽子王的官职有多大很好奇,难道职位真的是很铁不可动摇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的宗室在加封晋爵的时候分为亲王、郡王、贝勒等等。通常来说,前面两个算是个王爷了,享受的待遇肯定也是更好一些的。而铁帽子王,他们除了有王爷的身份外,他们的这种爵位还能让自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族趁机入侵呢?其实早已轻松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历史上,每逢乱世年代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趁机南下,这样的事情似乎像是早已经是定律了。八王之乱时期,五胡南下;南宋乱世,蒙古南下;明末乱世,满清入关等等。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国乱世时期,从未有过异族南下。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三国时期即便是再乱,曹、刘、吴

  • 刘邦的老婆吕后最后是怎么死的?被狗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吕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悲苦一生,年轻时丈夫刘邦因为要打江山,疏于与其交集,聚少离多,而且自己还曾作为项羽的政治人质过着没有尊严的悲惨日子。等到了刘邦的事业有了起色,却又和物资了得的戚夫人是你侬我侬的,自己却被冷落,再加上吕后身上披着利益集团守护的重任,疑心与杀心也是越来越重。可以说双手沾满

  • 刘备两个女儿被俘虏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儿子刘禅,但是刘备却并不只有这一个儿子,他总共有四个儿子,虽然不都是亲生的,有过继的,但是名义上却也已经算是他的儿子了。但是可能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在《三国演义》当中基本上就没出现过,谈论刘备的时候也很少会提起,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国演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