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族趁机入侵呢?其实早已轻松解决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族趁机入侵呢?其实早已轻松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23 更新时间:2024/2/3 21:54:57

在我国的历史上,每逢乱世年代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趁机南下,这样的事情似乎像是早已经是定律了。八王之乱时期,五胡南下;南宋乱世,蒙古南下;明末乱世,满清入关等等。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们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国乱世时期,从未有过异族南下。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三国时期即便是再乱,曹、刘、吴虐异族就如虐弱鸡一般。

在三国时期之前北方的游牧民族遭到了史诗级削弱,北匈奴和西羌都被东汉打了一顿。东汉时期有个外戚叫窦宪,因为得罪太后所以请求以功赎罪。当时窦宪带着部队一直北伐,最后登上了燕然山,史称燕然勒石。燕然勒石可是比肩封狼居胥的荣耀,窦宪竟轻而易举就做到了。原本只是想赎罪,没想到却成了大将军,此时窦宪内心:“我也不想打你们,我也是被逼的,至于为什么这么轻松,可能是你们太弱了。”

段颎曾经在边境征战十多年,他和西羌先后打了一百八十多次,斩杀西羌四万多人,而且还顺道灭了东羌。段颎和窦宪分别解决了西羌和北匈奴,虽然还有一些异族,但是这些对于曹老板来说就是练兵的地方。

乌桓曾经和袁绍联手对抗曹操,袁绍兵败之后袁家势力就逃往乌桓。为了斩草除根,曹操派张辽出征乌桓。张辽攻打乌恒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摧枯拉朽。不仅大破乌恒而且还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其投降的足足有二十多万人。之后曹老板就把乌恒收之己用,并且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当时的评价为:“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建安二十三年,乌桓无臣氏造反,曹老板让儿子曹彰去讨伐。说是讨伐,但就跟镀金差不多。曹彰听从田豫的计策轻而易举的大破叛乱势力,当时鲜卑族的首领带着几万人就在旁边看着曹彰攻打乌恒,后经过一番思索果断向曹老板臣服。之后曹操让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而对于田豫的记载,史书是这样说的: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看明白了吗?对于曹操来说,北方的异族就是用来练兵的。张辽、田豫、田畴、曹彰,这些人哪个不是打游牧民族打出来的威名?

《后汉书》卷二十三: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三国志》: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

孙权:我让他打我,他让我滚

孙权的吴国坐落在东南一带,在孙权地盘上盘踞着山越等异族,我们就先简称山越族吧。山越族人口众多,在经历西晋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之后,盘踞在东南的山越族仍旧有数百万人。在经历衣冠南渡之后南方的人口拢共才五百多万人,而山越族就有数百万人,足见山越族的影响力。那么如果山越族要是想推翻东吴政权,东吴政权该怎么办?其实要是山越族真有这个想法,那孙权做梦都能笑醒。我先给大家挑几个记载,然后你就明白了。

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同出馀汗。军讨汉兴,经馀汗。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松阳长丁蕃留备馀汗。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齐乃斩蕃,於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临陈斩明,其免、当、进、御皆降。转击盖竹,军向大潭,二将又降。凡讨治斩首六千级,名帅尽禽,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为平东校尉。-《三国志·吴书》

大致意思:山越族造反,东吴派贺齐去镇压,贺齐杀敌六千,然后就地征兵,得万人,就此升官为平东校尉。

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馀人。-《三国志·陆逊传》

大致意思:有人造反,陆逊去镇压,就地征兵,得兵两千人。

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八百人,将还建业。-《三国志·吴志·潘璋传》

大致意思:有人反,潘璋去镇压,征兵,得八百人。

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可以威恩诱也,权令东占且讨之,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得精兵万馀人。

大致意思:人反,凌统镇压,征兵,得万人。

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三国志·吴书·十三》

大致意思:反,陆逊镇压,兵,万人。

后权以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募召,得精兵万馀人,出屯牛渚,稍迁偏将军。-《三国志·吴书·十五》

大致意思:反,全琮,万人。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馀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馀分给诸将。-《三国志·吴书·十九》

大致意思:诸葛恪,4万人。

根据不完全统计,东吴一共镇压山越族那么多次,一共得兵保守估计二十万以上。东吴一共才有多少兵力啊,而山越族直接给东吴贡献二十多万兵力,这样的好事哪找啊。东吴在三国时期有两大国策,其一就是联蜀抗曹,其二就是去山越征兵。每次征讨山越又不会有太大的伤亡,而且还能极大的补充兵源,要知道山越族都是躲在山里面的武装势力,不用怎么练兵拿来就能用,这种好事可不是天天能碰到的。

孙权:为了大东吴帝国的伟大复兴,求求你(山越族)打我一顿。

山越族:滚!滚!快滚!

诸葛亮: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

原本蜀国蒸蒸日上,南方的蛮夷也不敢乱动。但是自从刘备夷陵之战兵败后,南方的雍闿直接杀了太守,然后径直归顺吴国。当时蜀国在夷陵之战吃了大亏,诸葛亮一时也没空收拾他。没想到这人还蹬鼻子上脸了,他以为蜀国不行了所以直接找孟获一起造反。孟获在南方蛮夷中很有地位,当时的蛮夷都以孟获马首是瞻。诸葛亮一看孟获也要造反,所以干脆就去平定南方吧,正巧现在也腾出手了。

雍闿只是个小人物,诸葛亮南下直接搞死了他,而他的部队又都投靠孟获了。为了彻底解决南蛮的问题,诸葛亮开始用新办法收拾孟获。

第一次诸葛亮生擒了孟获,并且让孟获参观军营,笑眯眯的问服不服?

孟获:刚才没准备好,一时失误被你抓了。然后诸葛亮就放了他,让他准备。

第二次诸葛亮生擒了孟获,问他服不服?

孟获:一时失误。

第三次生擒,问服不服。

孟获:失误。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直到第七次。诸葛亮问服不服。孟获:你是大哥,我服,以后南方不会再造反。

孟获被收复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发展南方,反而是把南方的金银,战马,耕牛全部充公,并且用南方人组建了一支精锐。这就是要确保南方没有造反的势力,每次南方有什么好东西,诸葛亮就笑眯眯的收为国用。一边拉拢孟获和南方上层精英,一方面抽空南方的财务和军用物资,这样南方的威胁就小很多。看到没有?诸葛亮让异族入侵,让南蛮造反,但是孟获不中用啊。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三国志》

曹操、孙权、诸葛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从中原诸侯战场剩下来的人,是人精中的人精,要是没有能力分分钟被别人吞并了。异族想去入侵这些人精,骑马的时候脑子被马踢了?这不是送人头是什么?曹操想着练兵,孙权正愁没兵源,诸葛亮眼馋南方的财物,异族入侵这不是等同于送上门的好事吗?曹操、孙权、诸葛亮之所以一直在中原战场角逐是因为中原土地是最肥沃的,要相比于那些异族占领的土地好多了。要是异族占领的土地比他们还好,他们三人分分钟把异族收拾的明明白白。

而且那些士兵都是从中原战场剩下来的精英,这可不是所谓的新兵蛋子,其战斗力绝对只高不弱。再说这些人都是瓜分汉朝的土豪,汉朝积攒的国力全被这几个人分了。正所谓破船还有三斤钉,更何况一个因为太强而灭亡的朝代了。怎么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曹操、孙权、诸葛亮这三人瓜分了汉朝的亿万遗产,都是千万级别的人物。而周围的异族原本是千万级别的人物,但是被汉朝打成百万级别人物。三个千万级别的人物和这几个百万级别的人物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其实《三国志》中还记载了大量异族入侵的事件,但是都被一一打退了,而且那些人打退异族的故事也都津津乐道。《三国演义》中虽然也有这方面记载,但是《三国演义》主要记载的还是三国内斗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了解三国是如何击退异族的,推荐阅读《三国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的老婆吕后最后是怎么死的?被狗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吕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悲苦一生,年轻时丈夫刘邦因为要打江山,疏于与其交集,聚少离多,而且自己还曾作为项羽的政治人质过着没有尊严的悲惨日子。等到了刘邦的事业有了起色,却又和物资了得的戚夫人是你侬我侬的,自己却被冷落,再加上吕后身上披着利益集团守护的重任,疑心与杀心也是越来越重。可以说双手沾满

  • 刘备两个女儿被俘虏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儿子刘禅,但是刘备却并不只有这一个儿子,他总共有四个儿子,虽然不都是亲生的,有过继的,但是名义上却也已经算是他的儿子了。但是可能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在《三国演义》当中基本上就没出现过,谈论刘备的时候也很少会提起,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三国演义》一

  • 夏朝真的存在吗?新砦期文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夏朝真的存在吗?夏人到底来自何方?自从在1894年法国人著作家拉克伯里出版的专著《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在这其中论证中国文明最初来自于巴比伦,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的中国人拾人牙慧,相信夏商古人来自于西方古文明。越是这种奇谈怪论越博眼球,不过,子不语怪力乱神,民族虚无主义的搞法,就算能迎合猎奇的观众,

  • 曹操为何不重用张松?曹操作风并非以貌取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张松是刘璋部下,他曾暗中帮助刘备夺取益州,最后被自己的兄长告发,从而被杀。实际上张松是一位颇有才华的人,据说他能过目不忘,当时张松在曹操门下不受重用,虽然杨修力劝曹操让他吸附张松,但曹操却因张松相貌太丑所以拒绝。不过曹操作风也并非以貌取人,为何他就是不重视张松呢?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张松劝刘璋与刘备

  • 吕后为什么放刘肥一马,还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肥是刘邦和他的情妇曹氏生下的儿子,刘邦称帝后封刘肥为齐王,在临淄定都,总共管理七十三城,是当时最大的诸侯国。刘肥虽然是长子,但吕雉才是刘邦的皇后,所以刘肥并没有得到继承权,不过刘肥早期的势力还是令吕后感到忌惮,吕后根本机会除掉刘肥以绝后患,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还让刘肥得以善终。一项心狠手辣的吕后

  • 古代最悲惨的状元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考取功名,自然是古代每个读书人的愿望,而状元又是第一名,所以如果能够成为状元,简直就是能够光宗耀祖的,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不过状元却很少有能够在后来成为国家栋梁的,甚至历史上还有一个最为悲惨的状元,才当上状元没多久,就被皇帝下令车裂处死,这简直比小说还要让人难以置信,那么这位状元又是为什么被车裂的呢

  • 晋国灭亡后,晋静公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晋静公是晋国最后一位君王,虽然晋国是亡在他的手上,但晋静公继位之时晋国多半领土早已被赵、韩、魏瓜分,晋国的灭亡只剩下时间问题。公元前349年,赵、韩、魏彻底占领了晋国宗室的土地,三年后晋静公被贬为庶人,就此晋国彻底宣告灭亡。而三家分晋也被认为是春秋迈入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当然晋国的灭亡肯定不是一时造成

  • 秦始皇一统六国还要感谢君王后?君王后为齐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君王后是齐襄王王后,齐襄王去世由他长子田建继位,但早期齐国真正的决策者是君王后。也正是在君王后的带领下,齐国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和平,同秦国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不过有人认为,君王后虽然给齐国带来了一时的和平,但也间接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君王后的强势,导致齐王建存在感太低,而且没

  • 康熙皇帝究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虽然有“千古一帝”之称,为清朝延续盛世,但清朝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和西方拉开差距,为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丧权辱国事件埋下隐患。所以也有人觉得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过大于功,这些“盛世”只是浮于表面,内核后患无穷。其实这件事要分两面来看,康熙为人还是有值得后人

  •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什么刘禅和孙皓的结局差别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和孙皓,分别是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亡国之君,历来亡国之君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最终也都是没有善终,但是凡事总有例外,而刘禅就是其中的那个例外。刘禅虽然被俘虏,但是晚年生活过得还算是不错,至少没有直接被杀掉,也没有太多的虐待,但是孙皓就不一样了,下场悲惨,为什么同样是亡国之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