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爆米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原理是什么?

爆米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原理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78 更新时间:2024/1/16 10:24:36

爆米花首次被发现于数千年前的印加帝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小吃之一,印第安人教会了欧洲新移民如何栽种、如何烘烤玉米的技术。中国最早的爆米花的记载可上溯到宋朝,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

那么宋朝的爆米花是用什么做的?然后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下面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1、宋朝的爆米花是用糯米做的,所以也叫糯米花,并不是玉米做的,所以不是玉米花,大家不要搞错了。古代很多事情和现代差别巨大,大家不要拿现代的眼光去看古代的事情了。

2、而且宋朝的爆米花并不是和现在一样拿来吃的,宋朝的爆米花是用来占卜的,这个大家也要知晓了,不要搞错了,这个就挺有意思的了吧。

3、在宋朝爆米花叫熬稃,在《石湖集》中范成大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撚粉团圞意,熬稃腷膊声”,说的就是当时上元节街头干炒麦粒时的景象。在明朝玉米传入中国后,爆米花的原料就从糯米、小麦等转变成了玉米,并在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变化出了更多新的口味。

4、至于占卜就要追溯到伏羲时期了。龙头节与爆米花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初二这天有看“引龙熏虫”之说,为的是驱毒,以免于病疫。

爆米花的原理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放入爆米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花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可口的爆米花来。

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锅内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

但此时米粒内外的压强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会在锅内爆开。当锅内压强升到4-5个大气压时,突然打开爆米花锅的顶盖,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冯太后掌权后为什么要重用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冯太后是我比较佩服的几位古代女政治家之一,在其掌权期间,太监的确深受重用,仅封王者就有王琚、赵黑、张祐三人,这是即宗爱首创太监封王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三、四位得以封王的太监。而冯太后之所以会重用太监,我认为应该与她所面对的政治局势有关。冯太后所经历的复杂局势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

  • 司马懿为什么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不起兵攻打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可以说如果没有司马懿,也就没有后来的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因病逝世,其长子曹睿继位,诸葛亮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北伐。一直到公元234年,这8年间一共北伐的五次,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司马懿也在诸葛亮的

  • 义和团真的有刀枪不入的拳术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中国出现的“义和团运动”,对西方人的影响最大,19世纪末发生的这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是当时西方大小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义和团在当时也宣称他们已经练就了刀枪不入,洋人根本不是对手。但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那时的清政府加上义和团不可能打的

  • 最后义和团到底杀了多少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堂而皇之地瓜分中国这块蛋糕。很多农民在此形势下流离失所,随着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义和团运动爆发了。这些普通人坚信自己刀枪不入,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希望可以赶走侵略者,从而让自己过上好日子。那最后义和团到底杀了多少洋人呢?义和团发展速度之猛,真是叫人难以置信,短短两年时间,义

  • 朱元璋禁止交易人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人参用药的最早记载,就在《神农本草经》之上,直到今天这里面关于人参的用药规则和药效的描述,都还被海内外众多医学名家所沿用。关于《神农本草经》这本书,目前学界广泛认为它并非一人之力可作,因为这里面描述的中草药,积累了汉朝以前几乎所有的中医成果,可谓是集大成之作。因此人们认为,这本书的应该是汉朝官方

  • 古墓里长明灯千年不熄的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墓里的长明灯千年不灭,这个说法最早源于盗墓者。的确,盗墓者往往身经百战,敢于深入古墓,才会如此早又如此近距离地注意到长明灯。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古墓中,通常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帝王寝墓中甚至可能存在不可预知的危险。但是,为了获得古墓中埋藏千年的金银珠宝,盗墓者往往铤而走险。有时候,就在他们进入古墓的时刻

  • 唐朝名将苏定方为什么不被李世民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苏定方是隋末唐初的知名将领,为河北省武邑县人氏,天生大力,从小练武,深得父亲武艺真传,年纪轻轻就随父出征,在隋末乱世积累了可贵的战斗经验,从的是河北地域的义军,先后跟过夏王窦建德,东汉王刘黑闼,之后因骁勇善战而得名,多方势力头领都想纳其入麾下。李渊、李世民父子创立大唐王朝后,直到李世民上位,苏定方才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这个历经风霜的古国,在发展改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谜团从几千年前一直存在到今天,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毕竟,在那个充满了限制因素的年代里,人们的认知水平相对来说远没有现今这么高,所以,很多的事情是无法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解释的,只能留给后人来解

  • 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墓地里边放置含有剧毒的水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时候范围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离开人世以后,社会上有关于这位始皇帝的墓地记载和传说慢慢的开始展现出来了。对于秦始皇墓地的说法是五花八门的,怎么说的都有,在民间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以至于一直到了现在秦始皇帝墓还是话题度非常高的皇帝

  • 刘备推辞称帝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前,属下大臣搞了一大堆天象符瑞和图、谶明征,以说明刘备续汉是天意,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推辞不许,是诸葛亮给他说了东汉初年故事,刘备这才接受了帝号。那么,刘备的这番推让是真心还是假意呢?刘备称帝的背景以及部下的动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完全占有了汉中之后,在群臣的推举下,自称汉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