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花和状元榜眼有着什么异同?才能哪个更高

探花和状元榜眼有着什么异同?才能哪个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82 更新时间:2023/12/17 14:11:39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探花”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名位在“状元”“榜眼”之后,但“探花”与“状元”、“榜眼”一起统称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鼎甲是进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探花”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是十分难得的荣誉。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况“探花”与“状元”、“榜眼”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

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人二等。例如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榜探花孙曰恭,原拟其为一甲第一,不料成祖发觉“曰恭”二字写在一起读“暴”,心中不悦。又见一人名为邢宽,便道:“孙暴不如邢宽。”遂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第三。能说孙曰恭就不如邢宽吗?又如北宋真宗咸平六年(999年)孙暨榜探花钱易,17岁曾举进士,三篇章一挥而就,未过午即交卷,主考官厌恶他年轻气盛,他因此落选。第二年,他又应试,在礼部试名列第二,他感觉应当第一,认为有人故意压制,便在《驭六马赋》中含沙射影、意在讥讽。宋真宗不喜欢钱易这种苛求于人的狂妄态度,又将他降为第三。再如宋代的秦埙,因是秦桧之孙,也被高宗从第一降为第三。由此可见,谁为“探花”,是由种种偶然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以辞赋、策论分高下。

时至今日,废除科举制度已有100多年,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惟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近些年来成了频繁使用的词汇,在体育、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成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代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标签: 探花状元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江忠源的去世为什么和楚勇的衰败有关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忠源,清朝,历史解密

    之前编给大家讲述了楚勇是怎样成为太平军早期的劲敌,在楚勇和太平军作战的四年时间中,可以说是达到军事战绩的顶峰:苦战桂林,防御33天;蓑衣渡一战中,冯云山死亡;长沙保卫战中,萧朝贵炮伤不治死亡;守卫南昌城;保卫庐州(今合肥,虽然失败了,但是小编一直觉得如果不是巡抚开城投降,江忠源是可以等到援军到来的,

  • 曹操杀了杨修,为什么却放过了司马懿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在谋划大业的时候,虽然广纳贤才,但是用人家的时候,也都防备着人家。当时杨修、司马懿都在其门下,都是有才能的才俊,甚至这两个人都有着不甘人下的野心。这一点曹操是非常清楚的。那为什么他对杨修下杀手,却对司马懿防松了戒备呢?这里面就要说说这两个人身上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个性。杨修有才,学问渊博,一直被重

  • 清朝时期流通的货币有哪些 分别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铜钱,历史解密

    清朝通宝币清朝从顺治时期开始造顺治通宝,一共有五种样式之多,一种是顺治时期元年造的,很像仿古一样的币,正面写有顺治通宝,背面什么都没有。然后没多长时间就造了第二种币,正面也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雕刻的汉字。第三种是顺治10年造的,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和钱居明。第四种和第五种币都是在顺治时期年间造的,正面

  • 春秋时期鲁国的卿家贵族:季孙氏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季孙氏,春秋,历史解密

    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 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季孙氏起于桓公之子季友。关于季友,有个传说,说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他的父亲鲁桓公曾经让人卜,卜得"

  • 大明最有名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他们也有害怕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大明最有名的特务机构之一,朱元璋最初开设锦衣卫,叫做亲军都尉府。因为锦衣卫直属皇帝管辖,权力过大,刑罚过于严苛,受到全体大臣诟病,于是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取消了这一机构。史料记载“二十年,以治锦衣卫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录,诏内外狱咸归三法司,罢锦衣狱”这种特务机构各朝代虽

  • 袁绍彻底覆灭后,为何曹操才发布《求贤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袁绍,曹操,历史解密

    很有意思的是,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也不是士族出身。为此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他绝对不可能碰士族阶层的利益,因为如此一来,只会把这些人推向袁绍那边,他想要存活下去都是相当困难的,想要建立帝王基业,就只能是痴心妄想了。更何况这时在他手下效力的,正是以荀彧为首的士族,他还给

  • 回纥帮唐朝续命百年,唐朝为何要倒打一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公主,历史解密

    755年(唐朝天宝十四载)12月16日,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叛军势如破竹,仅用七个月时间就攻占了唐朝京师长安,大唐王朝命悬一线。在此危急时刻,太子李亨在众人的拥护下于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新皇登基给忠于唐朝的文臣武将们多

  • 古代诛九族会杀女性吗 为什么不杀未成年男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诛九族,古代,历史解密

    在电视上看到历史上因为造反、争权失败被株连九族、杀全家的时候,都是不分男女老少,直接押赴刑场处决,连审判程序都省了,甚至连刑场都免了,直接在家里全部像切菜一样杀光。不管男女老少,丫头、仆人、马夫、家丁,也都在可杀之列。但近来查了一些资料,历史上,灭三族、灭五族、灭七族、灭九族,等株连全家的大刑之中,

  • 乾隆办“千叟宴”,请3000老人为何突然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满人以数十万兵马横扫中原,并以此建立起以满人为首的大一统帝国。但是在王朝建立之后,却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面对,那就是满人相对于汉人,在人数上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可以说是严重威胁到了满人统治的江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皇帝便在制度上设置一道道条令,一边拉拢人数较多的汉人,一边又通过法令抬高满人的社会地位。

  • 张献忠起义在四川都干了什么 沉银遗址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献忠,明末,历史解密

    屠川1、清兵攻陷大西国是在他死了13年之后(1659年)。假如四川人几乎被张献忠杀光了的话,那就根本不用花如此长的时间。就算张献忠真在四川进行过大屠,那麽可以想象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对他应该是恨之入骨,那麽对前来剿灭他的清军肯定早就有敞开大门,欣喜若狂地把清兵当作把自己从恶魔中解放出来的王师对待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