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让刘备赐死刘封

诸葛亮为什么让刘备赐死刘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1/20 1:42:06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过来当军师的,然而刘封又是刘备的儿子,可是为什么诸葛亮会让刘备赐死刘封呢?这个事情也是存在着很多的疑虑,难道是诸葛亮和刘封之间有什么恩怨?或者说是诸葛亮这样做有什么目的。至于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刘封乃是蜀汉先主刘备的义子,刘封武艺出众,胆力过人。在刘备的创业期间曾经立下过不少功劳。在入川之战,还有汉中之战中刘封皆有不错的表现!同时,刘封也是刘备除了关、张、赵、黄之外比较信任的大将。

其实在刘备下定决心要斩杀刘封之前,他是听信了诸葛亮的劝告的。换句话说,刘备之所以下定决心除掉刘封,诸葛亮的话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在《三国志》之中有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这是诸葛亮当时找的要除掉刘封的理由。丞相的意思就是害怕刘封太过刚猛,在刘备百年之后,恐怕蜀中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当然了也包括他诸葛亮。而,刘禅就更不用多说。

诸葛亮与刘封有仇吗?一定要置刘封于死地?其实诸葛亮与刘封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另有原因。

仅就三国时期而言,因立嗣诱发的悲剧就屡见不鲜。袁绍死前立幼子 袁尚为继承人,导致长子袁谭与袁尚同室操戈,结果一同被曹操歼灭。刘表废长立幼,也重蹈袁绍覆辙,荆州落入他人之手。曹操也曾为立嗣之事犹豫不决,但看到袁绍和刘表两家的教训,最终还是立长子曹丕为继承人,保证了身后政权的稳定。后来的孙权,也同样在晚年为立嗣迟疑不决,最后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可以说间接导致了吴国的衰亡。

诸葛亮虽然没有看到孙权家的结局,但 袁绍、 刘表的教训就在不远,不了不在继承人问题上摔跤,杀掉刘封无疑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这不是仁慈不仁慈的事,而是为了江山永固而做出的政治决择。生为政治家的诸葛亮,在做这种选择的时候,必定是眼都不带眨的。

刘封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与刘禅之间的矛盾,加上其特殊的身份、刚猛的性格,诸葛亮认为将来刘备死后自己无法驾驭,所以糊里糊涂的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营五子良将分别是谁,为什么没有夏侯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大家肯定都知道五虎上将分别是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说到这个五子良将,可能就并没有那么熟悉了。毕竟五虎上将在三国里面名气可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曹营的五子良将分别都有谁呢?这个可能是很少人说的出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五子良将。1、曹营五子良将分别是谁前将军张辽、右将

  • 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八爷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胤禩是康熙皇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胤禩从小深得父亲喜爱,是所有皇子中最年轻的贝勒。当太子被废后,胤禩想要替自己争取一番,不过他因利用张明德相面来为自己立嗣,使他在康熙心中形象受损,他的威望也就此衰落。此后胤禩和胤禛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夺嫡之争,最后由胤禛胜出。然而,胤禩依旧不甘心,后来他是被削王爵,并圈

  • 天子守国门是明朝祖训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天子守国门的相关问题,这句话非常的振奋人心,很多人也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情况,比方说这句话的具体来历,还有这个句话的完整句子是什么样的,下面就简单的带大家解析解析看看了。“天子守国门”这句话并不是明朝的祖训,这个只是网友后期加工而成的

  • 明军三大营中一个营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军三大营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明朝三大营的厉害之处,但是久而久之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明军三大营好像人数并不多,为什么人数并不多的明朝三大营有这么高的人气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明朝时期三大营的人数都是有变化的,三大营的前期、中期

  • 明朝灭亡和崇祯帝急于除掉魏忠贤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死后过了17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也就此宣告明朝走向灭亡。有一种这样的声音,称明朝此后快速走衰,和崇祯帝急于除掉魏忠贤有关,如果魏忠贤不死,或许能带来转机。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明朝走向不是魏忠贤一人能够左右的,他还没这么大的能力。魏忠贤能够权倾朝野,和皇帝的放纵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一位

  • 忽必烈为何要将都城迁往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蒙古领袖忽必烈,为何要将都城定在北京?首先我们要明白忽必烈建立的朝代是元朝,按照我国封建传统正统王朝的排序来看,忽必烈先是灭亡了金朝,然后是在金朝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而当时金朝的中都位于北京,北京又是金朝的中间部分,非常的利于统治。一是忽必烈统一蒙古。由于忽必烈的想法是统一整个中原,才将首都迁至

  • 汉武帝为什么将卫氏家族诛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外戚,为何结局会如此凄惨呢?或许这也跟当时卫家势力过于庞大有关。汉武帝对待外戚有自己的尺度,如果让他感受到了威胁,那无论此前的关系有多好,汉武帝都会想尽办法将其消灭,卫家

  •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李世民​要拔剑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李世民在听闻太子李承乾准备谋反后,气的欲拔剑自杀。李世民的这个举动应该也是因为他十分懊恼,没想到自己对李承乾那么好,他却打算篡位,这无疑是一种教育上的失败。对于李世民来说,他肯定不希望玄武门之变在自己身上重演,但因为宠爱儿子,最后还是留了李承乾一命。李世民打算自刎的举动,也是有多种解读,但相信

  • 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报复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的反应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当时有没有做出这个报复行动呢?明朝对当时的瓦刺军又有什么样的对策呢?还有很多相关的问题了,下面小编也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吧。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并没有实施什

  • 土木堡之变被掳的妃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比较关注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发现这个土木堡之变还真的是非常的残忍和残酷了,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要不会被别人欺负的,不仅仅自己受欺负,自己身边的人也保护不了,所以当时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明英宗不仅仅被俘虏,身边的文武百官,妃子宫女,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了,那么具体下场如何,被掳走的妃子又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