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害自己儿子失去太子之位,阴差阳错成就了千古一帝

她害自己儿子失去太子之位,阴差阳错成就了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40 更新时间:2024/2/13 14:32:21

以上是汉武帝的发妻陈阿娇皇后被废之后,花费了百两黄金请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中的一段。

陈阿娇皇后和汉武帝刘彻是姑表亲,陈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一直有个梦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馆陶长公主首先找到了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给自己女儿找婆家,可是栗姬对这个大姑子并不待见。之前馆陶曾经给弟弟汉景帝介绍过许多美女,栗姬这个兄弟媳妇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所以拒绝了馆陶长公主抛出的橄榄枝。第一次做媒没有成功。

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看到了机会,趁机拉拢大姑子馆陶,与此同时刘彻一句“金屋藏娇”的临时承诺,这对娃娃亲就这样定了下来。馆陶公主下一步就是替女婿谋到太子之位,她经常在自己的弟弟汉景帝面前,夸赞自己未来的女婿刘彻,另外时不时说几句栗姬的坏话,时间长了景帝也知道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无据可查,也就姑且听之。

景帝曾经故意考验栗姬,交代她善待自己的其他儿子和妃嫔,栗姬竟然大发雷霆,当场回怼了景帝一顿。很明显的情商不够,善于钻空子的王美人和长公主利用这个机会,撺掇大臣上疏提出立栗姬,这封疏的戳到了景帝的痛处,把上疏的大臣直接推出午门外了。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栗姬失宠,太子被废。刘彻按照在老爹面前的宠爱指数,顺位替补得到了太子之位。

刘彻在姑妈兼丈母娘的长公主安排下,顺利登基并娶了阿娇做皇后,实现了小时候许下的诺言。

阿娇从小在家刁蛮惯了,结婚时脾气性格已经定型,骄横、霸道成了陈阿娇在刘彻面前的主要标签。陈阿娇在做了十年的皇后之后,被汉武帝以参与“巫蛊”案,被废于长门宫。

据传,陈阿娇花百金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企图挽回刘彻的心,可最终却已经覆水难收了。

反观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众生相:

一:恃宠而骄的栗姬:手握着一手好牌,被自己的硬生生打烂了。自己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栗姬如果格局能大一点,有容人之量,皇太后的位置早晚就是囊中之物。可是由于自己的嫉妒心,让自己失宠并把儿子的太子之位也葬送了。

二:善于把握机会的王美人: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名叫王娡。王娡的外公是燕王臧荼的儿子,王娡的母亲出生的时候藏家已经家道中落。王娡先嫁给了金家,在生下一个女儿后,离婚入太子宫中做了宫女。凭着出众的长相和心计,迅速地俘获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的心。在怀刘彻的时候,王美人就和景帝说梦见太阳入怀。古代著名的帝王将相都会有这样的传奇经历,不是太阳入怀就是降生时红光满屋之类的吉兆,这似乎成了名人的一个标配。这个梦估计也是王美人故意编造说给景帝听的,为以后刘彻的接班做的铺垫。

当馆陶公主来找她的时候,两人一拍即合,机会总是给与有准备的人,恰巧王娡是最会把握机会的人。王娡从一个平民百姓变成母仪天下的皇后,不得不佩服她的这种逆袭的奇迹。

三:馆陶长公主:身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挑了个侯爷做驸马,一心为了女儿的将来无所不用其极。把自己的女儿送入了无情帝王家,福兮祸兮?

四:陈阿娇:幸福来得太容易,不懂珍惜。从小娇生惯养,是个直肠子,爱憎分明,不会掩饰。“巫蛊”应该只是个借口,阿娇经常出入皇宫这点宫禁应该还是知道的。被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无子。其次,是嫉妒卫子夫,她和卫子夫的出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卫子夫却比她得宠,所以阿娇处处为难卫子夫。再有可能的就是陈阿娇的家庭背景,娘家太强犯了汉武帝的忌讳。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就成了阿娇被废的原因之一了。

综上几点,做人切记:冲动是魔鬼,把格局放大!戒掉你的嫉妒心,随时做好准备,不要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你就会变得非常成功!

更多文章

  • 隋朝灭亡真的是因为杨广吗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隋炀帝,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呢?许多人肯定会把锅甩给杨广,认为他残暴无道的统治就是隋朝灭亡的根源,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雄才伟略功盖千秋的伟大帝王。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隋朝的突然灭亡呢?这就不得不讲回三国时期,众所周知曹魏篡汉靠的是军功,得利的是曹家人;而司马氏的篡魏靠的是氏族,得利的是门阀世家;所以才会导致西晋黄

  • 曹腾因家贫当宦官,最后居然被曹操追封帝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腾,东汉,曹操,历史解密

    要知道古代女贫的话基本上都会为了生活而为奴为婢,那么男贫又担不起气力活的总不能去卖腚子吧,于是他们很多都会选择进宫去当宦官,毕竟宦官也是份差事,虽然说不太体面,但在那个时期伺候好了主子要呼风唤雨也不是不可能的,史上就有诸多太监是只手遮天的人物,但曹腾大概就是这些阴险狡诈的太监形象里为数不多的清流了,

  • 尼姑写下一首情诗,不久就成了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社会非常讲究和看中文学才华,正如《左传》中写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言,就是著书立说,通过立言,便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获得不朽的生命,由此也可看出文学的重要性。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既是一个写诗最多的后妃,也是一个会写诗的皇帝,她不仅自己很有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疯狂自杀冲锋,为何还是冲不破秦军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有朋友问:长平之战中,赵军多次拼命冲锋,可为何还是冲不破白起的包围圈?我们知道在赵括为将以后,曾经发动过进攻,但是,秦军主动后撤,吸引赵括前进离开自己坚固的营盘。结果赵括顿兵与秦军防御工事面前,秦军已经在战场修建起了坚固的墙壁式防御工事。而此时,秦军利用机动力优势以5000骑兵占据了赵军的粮库,以2

  • 曹操培养了那么多忠臣良将,司马懿夺权时没人反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氏家族是十分悲哀的,好不容易打下江山建立起的基业,这果实却被司马家族给窃取了。此事让人感到很是惋惜,不禁在心间对司马氏族多了几分恨意。奈何,事情就是如此,已经成为了定局。纵然是一生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不可能掀开棺材板来,痛骂司马懿是个不忠之人。此前,曹氏阵营中曾培育了许多十分忠心的将领,这些老将也有

  • 南平政权是怎么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平,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的乱世中,群雄四起,涌现了许多英明君主和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有许多十分强大,比如中原的后梁、后唐以及南方的南唐、荆楚等。这些政权疆域辽阔,国家综合实力比较强,同时国家内战事较多。而同时中国大地上,还存在许多小政权,这些政权往往仅辖几州之地,人口和面积都十分有限。但他们也能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

  • 古埃及神话斯芬克斯简介 形象的起源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埃及,斯芬克斯,历史解密

    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也常见于西亚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但斯芬克斯在各文明的神话中形象和含义都有不同。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哈夫拉按斯芬克斯的形象建造了一座石像,后世称为狮身人面像。形象起源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当时的传说中有三种斯芬克斯——人面狮身的An

  • 韩世忠,是如何平定南宋第一起政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韩世忠,生于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为“中兴四将”。韩世忠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

  •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真的吓退了15万魏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提到空城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六计》,然而将这一计发扬光大的却是罗贯中,他在《三国演义》中为诸葛亮安排了这个桥段,诸葛亮巧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以此成就了卧龙先生一世美名。但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吓退的吗?实则是他有意要放诸葛亮一马!那年,诸葛亮从马谡的建议中获得启发,对孟获七擒七纵,收

  • 揭秘:长平之战真得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卒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一,关于考古证据在长平之战的古战场(现山西高平西北)已经发现多个尸骨坑,但多是已经死亡或受重伤后被掩土下,并非活埋,而“阬”的本意是活埋,所以,至少可以说,实际发掘和载还是有差别的。更不能证实四十万人被阬这样的记载。不过,对于载中的“阬”字的含义,也不能理解的过于执着于活埋,其意更接近大量杀害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