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摔儿子是为了拉拢赵云吗?

刘备摔儿子是为了拉拢赵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3/18 9:15:41

说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赵云也还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说啊,这两个人虽然是主仆关系,但是被人谈论到的次数也还真的是不少了,这其中就有很多网友说了非常多的人就说了赵云其实好像就是一位保镖并没有什么实权了,而且其实刘备早期在拉拢赵云的时候是有摔儿子阿斗的,但是为什么刘备明明很器重赵云却不给赵云一个虚职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要说起来,《三国演义》里能人异士比比皆是,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孔明,羽扇纶巾,于千军万马中谈笑自若指点江山;还有“王佐之才”的谋士荀彧,奇才郭嘉等等。武将更是多如牛毛,不仅有名满天下的关张吕布,还有许诸典韦这样的勇冠三军的悍将。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却另有其人,他就是一生视金钱如粪土,视功名如草芥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常山赵子龙是也!

赵云,字子龙,生年不详,卒于229年,官至镇军将军,永昌亭候,谥号顺平侯。出生于常山真定,即今天的河北正定,是三国时期威名赫赫的蜀国常胜将军。

《赵云别传》说其:“云身高八尺,容颜雄伟”,罗贯中笔下的赵云第一次出场,是救公孙瓒之时。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

赵云第一次亮相,虽然没有记忆里那白衣锦袍白马银枪,姿容秀美丰神朗逸,却也是仪表不凡,单人独骑便救下了深陷危难的公孙瓒。此后赵云便投身公孙瓒门下效力,可惜公孙瓒有眼无珠,目光短浅,对赵云这块美玉不加重视,以至于赵云在其麾下被埋没了光彩,直到后来遇上了刘备,两个人一见如故,相逢恨晚。

赵云真正投靠刘备,是在古城兄弟聚义那天。

玄德早挥鞭出马大叫曰:“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原来果然是赵子龙。玄德大喜,诉说从前之事。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当日就烧毁山寨,率领人众,尽随玄德前赴古城。

从此后,赵云便忠心耿耿跟随刘备,东征西讨,历尽艰辛,为西蜀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赵子龙,刘备不会那么快就能在乱世中三足鼎立,也就没有了后来阿斗坐下的几十年安稳江山。

来看看赵云的不败战绩就知道这话绝非危言耸听。当年在长坂坡,若不是赵云,焉能够有阿斗命在。史书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率十六万大军挥师南下荆州。在长坂坡与刘备遭遇,刘备仓猝应战,兵溃,弃妻子仓皇出逃。赵云于乱民中遗失了刘备家小,回身寻找,正遇曹军。危难中赵云奋不顾身地与曹兵展开了一场大战,后曹军大部队赶上,赵云奋力杀透重围救出甘夫人与刘禅。为了救阿斗,赵云也是拼了性命不顾,他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在万马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骇得曹兵曹将无不胆战心惊,来看看死在赵云枪下的曹将们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高览、杨明、朱慈、高平、曹成、曹顺、淳于琼三兄弟等五十多人,其中还不乏高览这样的名将。高览:使一柄开山岳。赵云初冲当阳时杀的第一员曹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将,号称“四庭柱”。这次高览在赵云面前也仅仅只走了一个照面,就亡命枪下。由此,赵云之神勇可见一斑。

除了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还曾截江夺阿斗,计取桂阳,保刘备到东吴成亲,汉水拒曹兵,猇亭救刘备,凤鸣山力斩五将,下辩巧使疑兵计空城计吓退曹兵,街亭失利断后,保护蜀军安然撤退。无怪乎刘备曾这样称赞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可就是这样文武双全的儒将赵云,似乎后来在蜀中的地位越来越不起眼了。关羽和黄忠都死在了刘备称帝前,不过他们也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军。刘备称帝后,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是车骑将军,赵云是翊将军。但这个翊将军是干什么事的呢?就是保卫皇帝安全的将军,当然很重要,但级别没有多高,比起同时期的关张来差了一大截。赵云最后是在刘禅当了皇帝之后才升为征南将军,也就是说赵云在刘备帐下鞍前马后效力多年,也只是替别人做了嫁衣,自己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这就引起了后人的强烈不满,一致认为刘备小肚鸡肠,如此对待劳苦功高的长胜将赵云,连个侯爵都没封上,实在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也!

那么真正原因究竟是不是如此呢,赵云为何不被刘备重用,其背后到底有何隐情呢?说到这,我们首先要看看刘备本人的态度,他是怎样对待赵子龙的呢?

刘备当年落魄之时,恰好在公孙瓒那结识了赵云,赵云那时候尚未显山露水,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少年而已,连公孙瓒都看不起他,嘲笑赵云道:“听说冀州的人都欲依附袁绍,为何你独与他们不同,难道是迷而知返吗?”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未知谁是明主,民有倒悬之危,鄙州议论,要投奔仁政之所在,因此我不投袁绍而投将军。”

赵云这一番不卑不亢的回答,恰到好处的解释了自己的意图:要保仁政之君!公孙瓒并未在意,然而却引起了寄居于此的刘玄德的注意,此后刘备才开始对这个白马少年另眼相看,时间一久,刘备大喜,他发现赵云绝对是一个被公孙瓒埋没的英才,他日虎啸山林,定能一展身手。因此刘备极力笼络赵云,私下里和他结交很深,就差焚香结拜了。这也为赵云后来千里迢迢投奔刘备打下了基础。

要说刘玄德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看人的眼光和笼络人的手段可是一流的。就凭他和关张桃园三结义就能看出来,刘备的眼光有多贼,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关张二人虽然衣着普通,但绝非常人之辈,所以果断与之桃园结义。后来的赵云也是如此,刘备早看出其有超人之勇,所以才大打情感牌,把赵云牢牢绑缚在自己的战车上。事实证明刘备果然没有看走眼,赵云以过人的智慧和不败的战绩,为刘备集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他不仅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中,还两次救回幼主阿斗,西蜀的功劳簿上当居首功一件。

所有的这一切,刘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不然他也不会摔孩子来收买赵云了。那么刘既然这么重视赵云,为何在称帝后只封了其一个虚职呢?

然而事实是刘备取了益州之后,当时孙权的妹妹已经嫁给刘备,留在荆州,刘备就让赵云来管理内事。《三国志》注引《云别传》: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让赵云掌管自己的大后方,包括刘备的后宫,这是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和放心的表现,并非敷衍了事的应付。因为赵云文武兼备,而且头脑冷静,心思缜密,能够从容应对突发的各种变局,所以刘备才作此安排。这也是刘备知人善任的表现,绝非后人猜测的赵云出身低微,所以才没有被刘备重用。

其实很早刘备就看出赵云的不同凡响,从他万马军中救阿斗的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和后来多次解救刘备于危难中,刘备就下定了决心,要把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以随时保护自己和家眷的安全。这才是赵云被封“翊将军”的原因,其实也是对赵云看重的结果,而不是他人猜测的疏远。

再有一个就是赵云自身的原因。

众所周知,赵云并非是贪图功名之辈,否则当年他也不会投靠人单势孤的刘备,而非实力雄厚的袁绍和曹操。当年长坂坡下,曹操曾对赵云许以重金和高官,赵却丝毫不为所动。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深以为然。此外,赵云还婉拒寡嫂,拒绝诸葛亮赏赐绢布等等。这充分说明赵云的高风亮节,不慕虚名。

至于后来刘备称帝大赏文武时,关张黄等都封候拜将,只有他得了个不起眼的职务。看起来似乎是被刘备冷落了,其实也可能是赵云主动要求的,刘备也明白赵的心思,于是才有了“翊将军”的封号。

赵云一生劳苦功高,却不图名利,低调做人,因此成为了五虎上将里结局最好的一个。诚如姜维所言:“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生子当如孙仲谋,做人当做赵子龙”,不仅有勇有谋德才兼备,而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在连年乱世之中能平安终老,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文:杨红志

参考文献:《三国志》《赵云别传》《三国演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宋理宗头骨被盗了吗?是谁盗取的宋理宗的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宋朝的故事,说到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其实,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的经济还是非常发达的,到了南宋之后,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宋朝一位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当时的宋理宗头骨被盗,究竟宋理宗的头骨有没有被盗?

  • 汉武帝为什么非常器重匈奴人金日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武帝很多网友都知道这是汉朝的皇帝,是汉朝的真命天子,如果对汉武帝这个历史不是非常了解的人话你会发现汉武帝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行为,那就是他非常的器重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位匈奴人,他就是金日磾了,有的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汉武帝会这么器重一位匈奴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对汉武帝来说,匈

  • 甲骨文是被谁发现的?王懿荣是怎么发现甲骨文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里看看历史上的文字,早起的文字应该是象形文字,也就是用一些动物或者一些植物代替的文字,这些文字识别度不高,后来,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可在骨头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存。再到后来出现的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相继兴起。我们今天主要来看看历史上的甲骨文,甲骨文

  • 曹操之子曹彰是怎么死的,是否跟曹丕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他的几个儿子都还挺出色,魏文帝曹丕自不用说,曹植善于诗词,曹彰作战勇猛,曹冲也是三国出名的神童。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黄须儿”曹彰,他一生随着父亲曹操南征北战,是一位骁勇善战不可多得的猛将。曹彰到洛阳朝见曹丕时,因病而

  • 诸葛亮为何将所学倾囊相授于姜维,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说起谋士,总是绕不开诸葛亮,诸葛亮的名声是在太大,我们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凋零,幸好还有“幼麟”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曹魏,为了兴复汉室而努力。诸葛亮生前一直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倾囊相授,可是他明明有儿子诸葛瞻,为何不好好培养

  •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都是一个农耕大国,因此老百姓的主体都是农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每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农民起义”都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他们对王朝的更迭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一些学者却对“农民起义”存在着一些争议,他们认

  • 阿富汗为何被称为帝国坟场?为什么苏联与美国征服不了这个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阿富汗很多网友都想到了这个国家就是现代战争的代名词了,但是阿富汗其实是有一个外号的叫帝国的坟场了,那么为什么会被这么叫呢?还有就是苏联和美国这么强大,为什么就是征服不了这个小国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阿富汗又被誉为“帝国的折翅之鹰”,在苏联和美国入侵阿富汗之

  •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中告密者是谁?没有王晊的告密李世民会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说到玄武门之变,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了,李世民是当时唐朝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同时,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擅长打仗的勇士,在当时唐朝的发展史上贡献还是很大的,那么,李世民能够登上皇位其实就要说到玄武门之变了,玄武门是历史上一场流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蓄谋已久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匡胤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黄袍加身了还有什么陈桥兵变了,但是说到陈桥兵变的话,小编也觉得这个事情也还是有一些说法的,那就是陈桥兵变是不是赵匡胤蓄谋已久的事情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陈桥”是一个地名,在北宋时,它

  • 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为何给人感觉是两个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邦和秦始皇,大家都会觉得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先是秦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死后由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即位,然后被刘邦和项羽推翻。因此大家都会觉得这中间至少差了一代人,可是事实上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小编当时得知这个事实的时候也很吃惊,为什么大家会有两人不在一个时代的错觉呢?且听小编细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