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蓄谋已久的吗?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蓄谋已久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43 更新时间:2024/1/26 9:24:01

说到赵匡胤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黄袍加身了还有什么陈桥兵变了,但是说到陈桥兵变的话,小编也觉得这个事情也还是有一些说法的,那就是陈桥兵变是不是赵匡胤蓄谋已久的事情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陈桥”是一个地名,在北宋时,它是一个驿站,故而称之为“陈桥驿”,它位于现在河南开封北面黄河边。公元九六零年,这里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那便是“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事件发生的前五十多年中,强盛的唐朝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纵横驰骋的是各路军阀,他们不停发动着争权夺利的大混战。皇位频频易主,这里先后建立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南方,则先后建立起“吴”、“吴越”、“前后蜀”、“南唐”、“北汉”等十个政权,这一段历史,史书称为“五代十国”时期。其实,就在中国内部大混战时,北方边疆的契丹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五代”、“十国”、“契丹”之间,互相攻伐杀掠,中原大地兵害酷烈。

在这一段中国的分裂时期,如果从安史之乱算起,差不多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割据时代。百姓对于连年战争已经厌恶至极,强烈渴求安定的统一。在后周立国者郭威与继子柴荣的努力下,后周逐渐强大,开始有了统一全国的能力。但是随着有为的后周皇帝柴荣的突然病死,年仅七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国内开始议论纷纷,政治局势骤然紧张。就在此时,握有军权的赵匡胤登上了历史舞台,通过一场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灭亡以后,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国重新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赵匡胤出身官僚家庭,颇有胆量和见识。他二十多岁时,便投靠郭威,郭威通过军事政变篡夺了后汉的政权,建立起后周以后,赵匡胤被迅速提拔,到周世宗柴荣执政的显得六年,在征讨各地立下赫赫战功的赵匡胤,被提拔到“殿前都点检”的官位。这个官位很不简单,它是当时后周政权中最被皇室信任倚重,同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禁军”的最高统帅。与此同时赵匡胤与当时后周的重要将领、实力人物杨光义、石守信、王审琦等结拜联合,把赵普、王仁瞻等善于出谋划策的人物网罗在自己身边,政治势力逐渐强大,其羽翼渐趋丰满。

公元九五九年,周世宗柴荣率领军队北伐契丹,刚刚占领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就得了重病,只得班师回朝,随后便去世。柴荣的儿子,年仅七岁的柴宗训被推上了皇帝位,“主少国疑”,人心不稳,后周的政治局势出现重大的变化。赵匡胤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部署他的夺权计划。公元九五六年,亦即显德七年的元旦,朝廷突然接到契丹、北汉组成的联合军攻打后周的报告,其实,这份报告是赵匡胤暗中要求镇定二州谎报的,当时的后周的宰相范质与次相王溥商量对策,而王溥其实早已暗中投靠赵匡胤,范质不辨虚实,匆忙的就让小皇帝批准,派遣赵匡胤率领军队出征。

接着,整个首都的人们都在传“策点检为天子”的政治流言,意思是皇帝已经将皇位禅让给“点检”赵匡胤。自从唐朝灭亡以来,整个五代时期,政权的更迭都是由掌握军权的将领造成的,这样的政治流言,不胫而走,使得首都百姓人心浮动,害怕再起兵祸,遭到劫掠,纷纷逃跑藏匿。而如此重要的政治流言,却没有传到内廷,“惟内挺晏然不知”,接着,赵匡胤部署自己的结拜兄弟,“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与都虞候王审琦为驻守京城的殿前司最高指挥官,作为内应,等待时机发动政变。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三,赵匡胤带着部队向北进发,晚上,大军驻扎在距离首都开封四十里的“陈桥驿”。(当时的陈桥驿位于黄河南岸)此时,慕容延钊的军队已经渡过黄河北上,因而不在兵变现场,同时又有黄河的阻挡,无法成为兵变的阻力,拥立赵匡胤成为皇帝的计划到了可以正式实施的时候了。

晚上,禁军中的几个将领带着一批军校,鼓噪而起,与赵普、赵光义商议,公开提出要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这些人的理由很简单,当兵打仗,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与更多的富贵,现在皇帝年幼懦弱,将士们拼死杀敌,但是谁能知道!不如先册命“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出兵北征,那也不晚。赵普顺势回答将领和军校,他说:“改朝换代虽然是天命,但也同人心相关,如果你们能够严格约束士兵,使得都城人心不动摇,四方必定安定,到时候,什么富贵不能长保。”这等于是答应了军士们的要求。赵匡胤知道,如果鲁莽行动,即使掌握了政权,也很难稳固,便假装酒醉睡觉,先让赵普和赵光义部署行动方案,并且连夜派人回到京城,串通宿卫皇宫的石守信与王审琦等人,要求他们掌握宫门的开闭,以便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的反抗。

第二天早晨,军营呼声一片,赵光义叫醒赵匡胤,赵匡胤来未穿戴好,便披衣出去,看到一干将校们手握刀剑,高声叫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众将士不待赵匡胤说话,便拿出一件象征皇帝登基用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接着跪下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兵变的帷幕正式拉开了。赵匡胤表现出被迫的模样说道:“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如果真能听从我的号令,我就同意,不然,我不能做你们的皇帝。”众将领按照计划大声回答:“唯命是听!”接着赵匡胤严肃宣布:“对于幼主、太后以及朝中大臣,都不能凌辱,对老百姓和朝廷府库,不得劫掠,听从命令的,有重赏;不听从命令的,立斩!”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赵匡胤开始率领军队返回京城。到了京城,作为内应的结拜兄弟,石守信与王审琦等人大开宫门迎接政变的大军。后周的宰相大臣束手无策,只有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一个人,企图组织反抗,结果被赵匡胤的心腹,殿前司的散员指挥使王彦昇追杀于家中。除此之外,整个政变过程超乎想象的平静。将领们逼迫宰相范质、王溥表态,王溥自不用说,范质看到大势已去,顺从的率领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毂取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宣布周帝退位,赵匡胤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新王朝取名为“宋”,建元“建隆”。

从郭威于后汉乾祐三年,即公元九五零年,澶州发动兵变,哗变将士“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到现在才仅仅过了十年,没想到“黄袍加身”的戏码又发生在了他的属下身上。郭威建立的后周,转眼又变成了大宋,当然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权斗下,至少对于普通百姓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在此后的一百六多年间,老百姓只向一个皇帝纳粮,再不用“分心”于其他的军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为何给人感觉是两个时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刘邦和秦始皇,大家都会觉得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先是秦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死后由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即位,然后被刘邦和项羽推翻。因此大家都会觉得这中间至少差了一代人,可是事实上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小编当时得知这个事实的时候也很吃惊,为什么大家会有两人不在一个时代的错觉呢?且听小编细细道

  • 项羽灭秦后秦国的财产都去哪了?秦国国库都有哪些宝贝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灭秦后,当然还搜刮了不少秦国的财产,但是秦朝经营这么多年国库肯定也有不少好宝贝,这些东西为什么最后都没有被提及过呢?难道是项羽秘密的把这些东西都给运走了么?其实项羽也是想把这些值钱东西都运走的,但是无奈实在太多,根本没办法全部拿走。所以最后就来了一手寻宝,可能也是在这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殆尽了吧

  • 满清统治该不该为中国历史倒退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王朝就是清朝了,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使得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虽然有“康乾盛世”的勉强维持,却也抵挡不住世界大的形势,中国从一个领先于世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被列强瓜分的“肥羊

  • 唐朝时期武则天为什么愿意葬在乾陵?乾陵有什么好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武则天,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武则天是当时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同时,武则天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上位也是刷新了人们的观念,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在中国古代男人的地位总是要高于女人的,所以说武则天上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同时,最近有

  • 姜维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虽然是魏国人,后来投降了蜀国,但是人们却也一直将他视为蜀国将领。他投降蜀国后,一直被诸葛亮带在身边,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尽管临死也没有明确指定姜维继承他的事业,但是姜维却一直都在努力继续北伐,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汉室,也不枉费蜀汉君臣多年的心血。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成功,被魏军所杀。那么在他死后,

  • 为什么日本从没有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国啊经常有出现什么改朝换代的情况发生,那就是过个百八年就变成了其他的朝代了,如此的反复,但是如果细心的网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在日本好像并没有出现什么改朝换代的情况了,那么有的网友要说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ldqu

  • 成吉思汗屠城之前,为何总会留下数万人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成吉思汗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的吧,铁骑踏遍全世界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成吉思汗其实作为帝王,在攻下一座城池的时候也是有一些习惯的,就好比会屠杀一些人,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习惯,那就是有的时候也会留下另外几万人不杀,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蒙古帝国的缔造

  • 隋恭帝杨侑是一个怎样的人?杨侑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隋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不过,隋朝末年也是战乱频频,当然了,如果没有隋朝的毁灭,就不会有唐朝的繁盛出现了,所以说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隋朝时期的隋恭帝,说到隋恭帝在当时隋朝的发展史上,贡献还是非常多的,具体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隋恭

  • 古代人打仗怎么处理战场上的尸体?古人会安葬敌方的士兵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一般双方发动战争,场面都是非常残酷的,毕竟冷兵器时代大家都是真刀真枪刺向敌方身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致对手于死地,不然自己就会很危险。但是等双方交战完毕,现场肯定会一片狼藉,所以要怎么处理这些士兵的尸体呢?古人还是非常讲究气节的,会把敌方的士兵一起埋葬或者火化。当然这也是看朝代,如果像是五胡乱华时

  • 刘备为什么一直不让赵云单独领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和赵云想必大家也知道这个两个人虽然是主公和武将的关系吧,但是总感觉刘备一直把赵云当保镖用,直到刘备死了之后赵云也没有亲知的领兵,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也还是比较的简单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其实,有一点喜欢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刘备在识人,用人方面都有他的独特之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