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攻破太平天国天京的?

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攻破太平天国天京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91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18

说到曾国藩的湘军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的话可以说的,这个队伍非常的厉害的,最近也是有人表示其实在1864年的时候是有攻破太平天国的,那么有的网友说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曾国藩这边真的很厉害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1862年4月,曾国荃开始围攻南京,于东西南三面设围,只有东北角钟山,可以与江浙太平军余部沟通。

双方兵力配置为,湘军水陆各军合计230营123000人,其中陆军206营约十万人:主攻部队为曾国荃吉字大营100营五万人,皖南阻击部队朱品隆,唐义训等40营两万人,皖北阻击部队成大吉等20营1万人,游击之军鲍超霆字营26营1万3000人。皖苏交界处刘松山等部20营1万人。湘军水师杨岳斌彭玉麟等24营约两万人。

太平军:李秀成等水陆合计十万。

此时太平军经营南京已经14年,城防工事兼顾,外围有重要据点雨花台,钟山,北固山等。湘军只有以铁齿铜牙一般的韧性,逐一克服。洪秀全只得急调在上海、松江前线指挥作战的李秀成及镇守浙江金华的侍王李世贤等部火速带兵回援天京。8月,李秀成率补王莫仕暌、堵王黄文金、襄王刘官芳、首王范汝增、来王陆顺德、奉王古隆贤等部,兵力20余万,号称六十万,几万太平军为前部,人人背负木板,或土箱,以挡湘军火器,手拿干草,以填外壕,蛇行前进,一齐对湘军发动冲锋。湘军于壕边、垒内以强大火力还击,太平军前仆后继,营垒内湘军也死伤甚重,副将倪桂节被击毙,曾国荃本人也被洋枪击中,左颊负伤。

不久,侍王李世贤率部三万余人从浙江赶到助战,太平军开始以壕沟战术接近湘军营垒,湘军也开始不断横挖新壕,以毒烟,粪尿等物蒸熏。

九月十日,李秀成、李世贤再次并力猛攻,终于,太平军用炸药轰塌湘军雨花台大营附近的营墙两处,数千名太平军敢死队乘机突入。湘军面临绝境,也竭力阻击,十月初五日,外围的太平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再加上长江被湘军水师控制,单凭陆路无法补给大军,李秀成只得下令撤围,李世贤带西路军退秣陵关,李秀成率东路军绕道进入天京

李秀成入天京后,说服洪秀全,用围魏救赵之计,试图解围,同治二年2月,率大军入安徽,又试图分兵武昌,汉口与与远征陕西的扶王陈德才军队联成一片。然而当日皖北正值饥荒,饿殍遍地,此时天王洪秀全因雨花台失守,又急令李秀成回师天京救援,李秀成也只得从命班师。这时候正逢长江水涨,路道被水冲崩,无路行走。湘军又水陆进攻。李秀成急于回京,未等筹备完毕,即调集船只,自率领前部绵延过江,大军还未过尽,江浦、浦口、下关、九洑洲已被彭玉麟率水军占领,结果随李秀成过江者不过四五万人,其余滞留江北被歼殆尽。

李秀成入城后,也曾数次向城外出兵,试图打破湘军围困,但都无功而返。此时,李鸿章淮军与常胜军在江苏连战连捷,李秀成深知自己苦心经营的苏福省如全部沦陷,南京孤城一座更加危险,只得分身再回苏州,李秀成一走,天京城内太平军更漫无布置,七瓮桥、秣陵关、博望镇等城外重镇接连陷落,曾国荃见势更把大营移至孝陵卫。

然而李秀成即使返回,也无力回天,装备了新式武器的淮军和常胜军接连贡献昆山,苏州常州,平定苏南。李秀成大军只能屯守丹阳,出于对天国的忠义,他谢绝了李世贤不救天京,另立山头的建议,率领几千骑兵,又回到了重围中的天京。

同治三年正月,湘军向太平军控制的最后两座要塞天堡城、地堡城发动进攻。天保城在紫金山第三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南京历来战争以紫金山为全城锁钥,第三峰迫临城郊,尤为重要。所以太平天国在这里建筑天保城。第三峰南麓有一高阜,叫做龙尾坡,明初筑太平门,城跨其上,城内的为富贵山,城外的为龙脖子。太平军又在龙脖子筑地保城。守住天保城,就可以截断湘军山南山北的连络,保障天京东面的交通线。守住地保城,则可拒敌于太平门外。这两处实为保卫天京的最后两处堡垒。正月二十一日,曾国荃亲督各将率队冲锋,李秀成则带太平军乘机劫营,直扑嘉字营壕墙。嘉字营营官为湘军悍将朱洪章,率队奋勇还击,太平军无效退而上山,湘军乘机追击,以火球火箭射入天堡城。天堡城筑的异常坚固,却无法阻挡湘军的就近火攻,太平军无法忍受烟熏火燎,冒火突出,退回城内,天堡城遂为湘军占据。

接着,湘军在太平门外筑垒两座,扼住太平门与外界的通道,另以总兵梁美材所部扎洪山,朱南桂所部扎北固山,堵住神策门大路。李秀成于城内要冲的城墙内部修筑月城,开挖深壕,以防湘军地道进攻。此时,即使太平军再有援军到来,想进入天京,也非易事,城内要突围而出,更为困难。四月二十八日,久病卧床的洪秀全去世,天京城外的最后一个堡垒地保城反被湘军于五月三十日攻破。

曾国荃下令在龙脖子山上居高临下,架炮数层,安炮百余尊,日夜轰击。又迫近太平门外开掘地道攻城,湘军火力猛烈,又居高临下,太平军无法上城墙防守,不到五天,湘军的地道就挖到了天京城下。李秀成也知湘军攻城在即,想做最后一次努力,出城攻击湘军的地道大垒。当时天京城内已弹尽粮绝,守军一万多人,实际能够作战的只有三、四千人,兵力已经极度衰竭。六月十五日深夜,李秀成率近千名太平军勇士分五路从太平门城墙上吊城而下,来攻地道,但遭湘军李臣典等部堵截,未能成功。

由于清廷上谕,有意调在苏南的李鸿章部淮军会攻天京,曾国荃决议即刻拿下天京,以免夜长梦多,史书上记载,已经病的不清,疲惫不堪的曾老九对着一帮同样形销骨立的下属喊:他人至矣,艰苦两年,以与人邪?

湘军在地道内,用棺木多具,埋下了多达3万斤的炸药,然后用粗大的竹筒导入引线,竹筒内部又用粗布包裹火药充实。六月十六日上午,五万湘军云集天京各城门外,湘军悍将朱洪章、刘连捷、萧孚泗等部齐集太平门外龙脖子处待命。正午点燃引信,逐渐听得地道内部如闷雷之声,大地微微抖动,大约半个时辰后,霹雳一声,地道内万来斤火药被引发爆炸,炸开城墙二十多丈,湘军先遣队也被飞起的乱石砸死数百人,湘军如潮水般的冲入,太平军在李秀成的率领下奔向缺口,用火药倾盆阻击,烧杀湘军无数,湘军不得不稍稍退却。可是,二者兵力太过于悬殊,湘军又对其他城门同时发动攻击,朱洪章攻击中路,直抵天王府北,刘连捷攻击神策门,萧孚泗攻击通济门,天京城大,面面受敌,势难处处救应,再加太平军为饥饿所累,战斗力大减。至晚,天京九门先后被攻破,湘军从各门拥入,开始屠城。李秀成见势不可为,率领数十骑,驰入宫中,守城的章王林绍璋投河自尽,顾王吴如孝上吊自杀。半夜四更,李秀成等千余人,保护天王幼子,幼西王,南王等从太平门地道缺口冲出,至19日,依旧有太平军残部盘踞建筑物高出,以洋枪射击湘军。曾国藩事后撰写奏折称:金陵城破,贼十余万,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巨寇。“,又称“湘军围攻江宁二载有奇,前后死于病疫者万人,死于战阵者八九千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那些有名的太上皇,他们的最终命运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不得不提另一个特殊的人物“太上皇”,也就是皇帝的亲爹。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的都是“太后”,太上皇出现的很少,因为一般都是一个皇帝死后,新皇才登基。不得不说“太上皇”的地位确实有点尴尬,皇帝身为国

  •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哪个更辉煌成就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几个之治也还是看得人非常的舒畅的,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你们说古代人为啥非要打来打去的,好好的搞一个太平盛世不好吗?最近也有人表示如果把古代的几个之治拿来对比着看一下的话,那么谁的更加厉害呢?就好比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几个吧,到底谁更加辉煌一点,谁的成就更高一点?下面就着这个

  • 在古代有的城池久攻不下,为什么不选择绕道而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有的历史电视剧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城池简直就是被围困了好几个月啊但是就是打不下来啊,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难道非要这个城池吗?这个城池不行我们去下一个城池啊,城池周边的地域那么广阔为什么选择绕道而行呢?其实这都是有玄机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古代战争中

  • 明朝做皇帝忙不忙?朱元璋父子:忙成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古代当皇帝的人真是好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那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皇帝之中也有好有坏,有的是懒鬼,有的却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便是明朝皇帝中有名的工作狂人——朱元璋父子,他们工作之勤奋可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方,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休息?放假?不存在

  • 汉景帝小时候用棋盘砸死吴王刘濞的太子,这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景帝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了,最大的成就有什么文景之治,评定的七国之乱等等,其实给他搬一个和平奖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汉景帝小的时候啊也是非常的顽皮,他竟然用棋盘把吴王刘濞的太子给砸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心理,是故意的还是说是无意的有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

  • 王亚樵为何不怕黄金荣和杜月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亚樵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人也还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被誉为是暗杀大王了,但是有的网友可能不知道了,在当时的上海还有一位流氓大亨黄金荣和一位什么土皇帝杜月笙,这三个人在上海可谓是呼风唤雨了,那么作为王亚樵他为什么怕黄金荣和杜月笙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旧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杜月

  • 皇帝死后留给孙子三十万大军,为何孙子死都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传承这件事一直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古代帝王死后都会做出一系列安排,确定自己的继承人能顺利承接皇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绵延千秋万世。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最为疼爱的长孙,他父亲朱标死的早,朱元璋就立他为皇太孙,并且留了三十万大军给他,希望它能安稳的继承自己的皇位,可是直到朱允炆去世,始终没有动过这

  • 唐武宗李炎有哪些子女?唐武宗子女都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每个朝代的兴衰荣辱都与当时的统治者有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在当时也被称作是大唐盛朝,经济和政治都是非常强大的,不过,到了唐朝中期。很多的皇帝因为时局社会都非常的稳定,所以放松治理朝政的,觉得不会出现什么,在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也成为

  • 欧洲千年以上的建筑很多,为何中国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神权政治在中国盛行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部西方建筑史就是一部寺庙和教堂的历史。中国建筑是“以人为本”,西方建筑是“以神为本”。“神”和“物&rdquo

  • 清朝和蒙古为什么联姻,而明朝为何就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为什么不与蒙古通婚?其实大明有心理优势,出身乞丐的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抹去了靖康以来200多年的耻辱,这就奠定了大明的心理优势。就连被视为最强大的蒙古骑兵也被明朝初年大明的铁骑吊打,最后蒙古的黄金家族也被追到捕鱼儿海打的全军覆没。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汉人的气势。面对蒙古人,他们不再胆怯和等待被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