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三藩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一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吴三桂三藩已饮马长江兵力是清军的一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88 更新时间:2024/3/7 4:23:10

说到吴三桂吧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是有多么的厉害的,就说他三藩饮马长江吧,但是事情有的时候看起来非常的美好,但是后续的事情其实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难以理解的,吴三桂的兵力当时是清军的一倍有余啊,那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

三藩之乱时,清军的兵力大概是在15万至40万之间,最多可以动员40多万的兵力,而吴三桂一藩的兵力即有20万,耿藩有20万,尚藩有10万,此外,陕西的王辅臣佣兵数万,明郑集团亦有兵力数万。

吴三桂兵势最盛之时,占领了江南六省之地,兵临岳州、长沙,可谓已经饮马长江了,可为什么还战败了呢?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军事技术问题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清军的火器威力。

清朝在顺治康熙年间,还是十分重视火器的,清初的时候,顺治皇帝就重用西方传教士,研制各种火炮,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红衣大炮是一种从西方传入的前装滑膛加农炮,起初称之为“红夷大炮”,因这种火炮是从荷兰人和葡萄人手中购得而得名,清初统治者忌讳“夷”字而改称“红衣大炮”。

六年(公元1626年)红夷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大显威力,清军在此战中失败,明军大胜,据说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而身亡的。

早在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的时候,清军就开始仿制红夷大炮,并成功拥有了十几门这种大炮,改名为“红衣大炮”,清军曾大规模装备这种大炮来对付明军和农民起义军。

清军入关之后,西方传教士继续留在北京,为清廷效力,他们为清军研制了各种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还成功制造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吴三桂虽然兵势盛,但清军战斗力依然很强悍,并且装备有火炮。

此外,“三藩之乱”其实只是“一藩之乱”,耿精忠在叛乱之后,很快就投降了,而尚之信更谈不上反,所以,吴三桂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兵势最盛,但到了后来,就不比清军“盛”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荀彧是怎么死的,荀彧的死是否和曹操有关?他们关系究竟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是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一位极其有才能的功臣,可以说,曹操一统北方,荀彧功不可没,说他是这件事情的首席谋臣也不为过。而关于荀彧的死,有记载说是因为曹操赐了他一个空盒子,他便自杀了。这记载到底可不可信呢?荀彧真的是这样死的吗?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关系怎么会变得这么差呢?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能够

  • 历史上微服私访的皇帝都在民间做什么?真的是体察民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微服私访,说到微服私访是指皇帝们偷偷的来到人间,对人间老百姓的疾苦进行暗访,类似于现在的一些检查组一样。有关皇帝的微服私访大家一定会想到的就是康熙微服私访了,其实,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事件了,不过,据说康熙在位并没有过微服私访,因为如果去民间,老百姓都认识康熙,起不到私访的作用,历

  • 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亲近奸臣秦桧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南宋时期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南宋历史上宋朝的一部分,北宋的灭亡之后便有了南宋,南宋的开国皇帝是宋高宗,关于宋高宗很多人给予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因为当时的宋高宗不仅是没有任何贡献,反而还勾结奸臣,重用奸臣,虽然当时宋高宗非常喜欢艺术,是一位非常好的艺术家,但是,宋高宗利用奸臣秦侩的事情很

  • 清朝为什么不用满文作为官方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为什么不用满文做官方的文字这个话题还是能提起很多网友的兴趣的,大家也都知道清朝统治了那么久了,有接近几百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清朝不统一一下文字了,满清满清,肯定是用的满文了,那么为什么却不用满文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满族的祖先是在关外游牧而居的女真人,为了方便治理国家,发展

  • 清朝养廉银真的养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的养廉银想必大家应该不是知道的太多的,因为这个东西比较的神秘而且也比较的有意思,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了,但是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在清朝官是可以买卖的,所以这个东西的用法应该是确定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就一起来揭秘看看是什么情况吧。廉银是清朝独创的一种官员薪俸制度。朝廷通过发放一笔

  • 历史上有哪些幼帝最后能真正的亲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幼帝其实也还是蛮多的,因为由于古代历史上一些习俗和规定所有幼帝还是非常的多的,所以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些幼帝最后是不是都掌权了?又有哪些最后是能自己去亲政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中国古代12岁是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就以十二为界限。十二以下登基为幼帝。我们就来看看明清两朝

  • 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韩信?韩信是背信弃义的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会认为刘邦杀韩信,只是因为自己称帝以后要把韩信这种会威胁到自己的人除掉,不过萧何跟张良不就活的好好的么?为什么刘邦没把他们一起除掉呢?其实韩信自己也是作死,想要叛变的消息被传了出去,所以刘邦肯定就不会放过他,何况韩信手里还掌有兵权。韩信如果能早点向刘邦坦露获取信任估计也不会有此下场了。韩信是秦

  • 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杀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隆基其实这个人也争议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好像经常性的有杀人了,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他好像还是在享受生活了,但是李隆基有一件事情让人觉得十分的让人难以理解,那就是他一定要杀上官婉儿这件事情,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上官婉儿众所周知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 三国吕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大英雄,小编觉得吕布还真的就是算一个了,再有一个就是关羽了,当然了其实还有更多的大英雄了,但是各个也有各个的魅力,为什么小编把这两个人人拿出来说呢?因为感觉他们都是比较的悲情的,因为死得很冤枉,在刚好建功立业的年纪就殒命了,所以也是非常的可惜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

  •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是什么意思?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出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但是大家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么?“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是一本明朝时期的儿童启蒙书,也就是说在明朝小孩子就要开始学习这种道理了。可见当时对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是非常早的,毕竟在古代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