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4/1/16 13:01:00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凤雏”指的便是庞统,诸葛亮的大名我们都知道,作为和他齐名的庞统,其才能也不在孔明之下,最后这两位三国的顶级谋士都被刘备收入囊中。其实庞统在投奔刘备之前曾经在孙权手下做过官,那么孙权为何没有重用这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

不久,郡中任命庞统为功曹。庞统有知人之明,他喜欢评判人品高下,乐于培植养成别人的声望,但是他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多有溢美之辞。

时人们觉得奇怪,问其原故。庞统说:“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吴人多闻其名,因此,当他要西返荆州时,众多知名人士齐会昌门,为他送行,陆绩、顾劭、全琮都参加了聚会。庞统又开始品评人物,他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接着,他又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陆绩、顾劭对庞统说:“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于是,庞统跟他们深相结交而归。

此时的庞统正是在孙权手下,而且名声也很大,孙权不可能没听过他,但却一直不肯重用。原因就是庞统长的太丑了,而孙权虽然自己长的也丑(碧眼紫髯。碧眼就是看起来有白种人混血的那种感觉;紫髯就是两腮都长满了紫黄的胡须。),但其手下文武百官都是美男。而且庞统为人狂傲,不拘礼法,并不是一般君主能驾驭得了的。从之后的两件事可以看出其不羁的一面。

刘备占据荆州,任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署耒阳县令。其在耒阳县令上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看出此人的孤傲与清高。按说初来乍到,给个县令做做也很不错了。但庞统却不这么看,因为嫌官小,到了任上百余日不理政事,终日饮酒。及至张飞前来诘问的时候,还满不在乎,振振有词——“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给张将军留一个好印象。于是唤来公吏,将百余日所有公文诉词一并呈上。不到半日,将百余日的公务一一剖断,没有分毫差错。此事,虽然让庞士元展示了才华,得到了重用,却也让其乖张的性格展露无遗。耒阳县百里小县固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正值战乱时期,一应政务军务定然不会少,哪是半日之内就能做得好的。身为一县之长,不到民众之中嘘寒问暖,劳军抚民,却身居县衙,终日宴饮,偏重词讼,荒废政务,岂不就是在玩忽职守!

庞统之死,与才气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反倒是此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推上了不归路。性格决定命运,有时不无道理。诸葛亮一生谨慎,智虑深远,且未雨绸缪,重视长远发展。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内政,从来都是谋求万全之策,讲究万无一失。不到万不得已,从不弄险。后人有诗为证:“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由此可见一斑。而庞统则恰恰相反,性格张扬,傲慢自负,且心胸偏狭。更为严重的是意气用事,尤喜争一时之短长。有什么样的秉性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平常人倒也无关大碍,而作为统兵打仗的将军就不足取了。这是庞统的致命伤。

如此看来,庞统死于落凤坡,与其说是一种宿命,倒不如说是性格使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气学说是怎样的?王夫之的元气学说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夫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史上明末清初思想家。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后面便是清朝,清朝是中国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朝代,据说当时的明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的,王夫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可以说还是比较厉害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准噶尔为什么要和大清为敌?是看不顺眼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准噶尔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国家全名叫准噶尔汉国家,这个国家好像总是和清朝过不去,总是要和大清为敌,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其实真的不就是为了什么领土,为了什么政权等等一系列的利益的东西,下面我们就着这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准噶尔与清朝为敌,就是一场蒙古人和满人争

  • 历史上"万人敌"张飞是怎么死的?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刘关张”三兄弟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哥刘备的仁德,二哥关羽的忠义,以及三弟张飞的勇猛,都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性格耿直但作战勇猛的“万人敌”张飞,他的那份纯粹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历史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就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从小便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于是,上位后也是大肆的推行廉政,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朱元璋推出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可以说这项制度非常严格,使得当时的明

  • 春秋时的春秋五霸怎么到了战国就不叫战国七霸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rdquo

  • 张骞出使大月氏被匈奴扣押十多年,汉武帝为什么没有派人去寻找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开拓的丝绸之路,至今仍然对中国产生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非同一般的影响。作为一个可以算是吃螃蟹的人,张骞出使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汉武帝派他出使大月氏,想要联合起来夹击匈奴,结果却被匈奴扣押了下来,这一扣押就是十多年。然而,在这十多年里

  • 古代女子为什么都是十几岁就出嫁?古人结婚平均年轻十几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不管男女结婚都是非常的早,甚至有些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一般百姓家庭似乎希望能把女儿早点嫁出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都和当时的规定有关,如果国家规定你多少岁必须结婚,不然就增税那你也是没办法,就只能提早嫁人。所以古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也是不大,但也并不说所有人都能结婚,古代也是会有很多单身旺

  • 窝阔台在拖雷去世之后为何不选择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窝阔台和拖雷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位了,这两个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中国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人非常的陌生,小编也觉得非常的陌生啊,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慢慢来学习,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两个人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拖雷去世后,窝阔台做了两件事,普遍

  • 俄国古代农奴制改革的有怎样的意义?最后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历史上俄国农奴制改革。说到俄国,其实现在的俄国还是非常的发达的,不过,在古代,俄国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俄国也经历了农民战争,俄国也有内乱,我们今天要说的农奴制改革就是俄国进步的一大标志,通过农奴制的改革,俄国是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不过,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也是有一些遗留问题,

  • 十二奇策是什么?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荀攸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么怎么听说过,在历史上,他是曹操的“谋主”,即为主君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由此可见,真正的荀攸绝对不会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的光芒或许是被后人削弱掉了。他曾经设下十二个奇策,但是只有钟繇才知道,然而却并没有流传下来,对此,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是钟繇没有